第109章 背水一戰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背水一戰(2 / 2)

8月23日,這是一個讓所有斯大林格勒市民都永生難忘的、如同世界末日般的日子。德國空軍第4航空艦隊,在裡希特霍芬將軍的指揮下,出動了超過1200架次的轟炸機和戰鬥機,對斯大林格勒市區,進行了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極其殘酷的“地毯式”大轟炸!

成噸成噸的高爆彈和燃燒彈,像冰雹一樣,從天而降,傾瀉到這座和平的城市。一時間,整個城市都變成了一片火海!木製的房屋瞬間被點燃,磚石的建築在劇烈的爆炸中倒塌,工廠、學校、醫院、居民區……所有的一切,都在烈火和濃煙中化為焦土。伏爾加河的水,都被映成了血紅色。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這一天的空襲中,就有超過4萬名無辜的平民喪生!

這場轟炸,雖然在物質上給斯大林格勒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但也帶來了一個德國人始料未及的、充滿了曆史諷刺意味的“副作用”——它將整座城市,變成了一座由斷壁殘垣、瓦礫堆、扭曲的鋼筋和地下管道組成的、巨大而又複雜的“城市迷宮”!這些廢墟,反而為接下來蘇軍的城市保衛戰,提供了無數天然的、絕佳的伏擊陣地、隱蔽所和“城市壕溝”。德國的坦克,將在這片“人造的山地”中,徹底失去其引以為傲的速度優勢。

城市防線重建:崔可夫登場

就在斯大林格勒的防線即將全線崩潰,德軍的先頭部隊已經突入市區北部的危急時刻,蘇軍最高統帥部做出了一個關鍵的人事任命——瓦西裡·伊萬諾維奇·崔可夫中將,被緊急任命為第62集團軍司令員,負責統一指揮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保衛戰。

這位崔可夫,那可真是個“硬骨頭”!他出身農民家庭,性格堅韌,作戰勇猛,而且腦子極其靈活,從不墨守成規。他一到任,麵對著眼前那片被炸成廢墟的城市和士氣低落的部隊,沒有絲毫的沮喪。他立刻提出了一個後來被證明是極其有效、也極其殘酷的城市作戰策略——“緊貼敵人,貼身作戰!”

啥意思呢?就是要求第62集團軍的所有部隊,必須放棄那種傳統的、拉開距離的陣地防禦戰術,而是要像“牛皮糖”一樣,死死地黏住當麵的德軍!把雙方的陣地,儘可能地拉近到手榴彈的投擲距離之內,甚至是在同一棟樓房裡,你占樓上,我占樓下,進行“零距離”的肉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崔可夫的算盤打得很精:隻要我們跟敵人貼得足夠近,那德國人那引以為傲的飛機和大炮,就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地對我們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和炮擊,生怕誤傷了他們自己人!這樣一來,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抵消掉德軍在火力和空中優勢方麵的巨大優勢,把戰爭拉回到我們更擅長的、也是德國人最頭疼的近距離巷戰和白刃戰之中!

在崔可夫的指揮下,整個斯大林格勒,被迅速地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立體化的“戰爭堡壘”:

城市就是戰場,樓房就是堡壘:城內的每一棟建築物,無論是工廠廠房、居民樓、穀倉還是火車站,都被劃分為獨立的戰區,改造成了由步兵、機槍手、反坦克小組和狙擊手據守的堅固火力支撐點。

“城市遊擊戰”:蘇軍的突擊小分隊,利用廢墟、下水道、地下室和建築物之間的秘密通道,神出鬼沒地對德軍進行襲擾和伏擊,打完就跑,讓德國人防不勝防,日夜不得安寧。

全民皆兵,誓死抵抗:城內所有還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都被動員了起來。民兵、工廠的護廠隊、內務部隊的官兵、甚至一些退伍的老兵,都紛紛加入了保衛城市的行列。全城軍民,抱定了與這座城市共存亡的決心,準備與侵略者進行“逐屋、逐街、逐磚”的殊死爭奪。

蘇軍全民動員與城市意誌

斯大林格勒的保衛戰,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考驗整個國家意誌和動員能力的總體戰。

工廠即前線:城內的拖拉機廠、“街壘”兵工廠、“紅十月”鋼鐵廠等大型企業,雖然也遭到了德軍的猛烈轟炸,但它們的生產,卻一刻也沒有停止!工人們冒著隨時可能落下的炮彈和炸彈,日夜堅守在生產崗位上。他們甚至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剛剛從流水線上開下來的t34坦克,連油漆都還沒乾,就由工廠的工人駕駛員們,直接開出廠門,衝上前線,投入戰鬥!

全民支援,眾誌成城:城內的女工、技術員、共青團員和少年先鋒隊員們,也以各種方式,投入到了這場保衛戰之中。她們在後方負責運輸彈藥、救護傷員、挖掘戰壕、為前線士兵縫補衣物……用她們的雙手,支撐著這座城市的抵抗意誌。

伏爾加河上的“生命線”:當德軍最終推進到伏爾加河西岸,徹底切斷了斯大林格勒與東岸後方的陸上聯係之後,寬闊的伏爾加河,就成了第62集團軍唯一的、也是最後的補給線。蘇聯的炮艇、拖船、漁船甚至簡陋的木筏,冒著德軍猛烈的炮火和俯衝轟炸機的攻擊,在夜色的掩護下,一次又一次地強行穿越那條被炮火和鮮血染紅的“死亡之河”,為西岸的守軍,送去寶貴的彈藥、糧食和援兵,並從那裡接回傷員。這條伏爾加河上的“生命線”,雖然脆弱得如同懸絲,但它卻頑強地跳動著,為斯大林格勒的堅守,提供了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保障。

並線插敘:高加索方向推進受阻

就在德軍b集團軍群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陷入了苦戰和消耗戰的泥潭的時候,那支被希特勒寄予厚望、負責主攻高加索油田的a集團軍群,其推進也同樣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他們雖然在初期進展順利,一度占領了高加索地區西北部的馬伊科普油田。但當德軍士兵興衝衝地趕到油田時,卻發現,所有的采油設備和煉油設施,都已經被撤退的蘇軍給徹底破壞了!德國人得到的,隻是一片片冒著黑煙的廢墟和一口口無法出油的空井。

更要命的是,隨著德軍越來越深入高加索那崇山峻嶺、地形複雜的山區,他們的裝甲部隊的優勢也越來越難以發揮,後勤補給更是難如登天。而蘇軍,則依托著有利的地形,節節抵抗,遲滯著德軍的進攻。

希特勒當初那個“分兵兩路、同時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的“如意算盤”,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個致命的戰略失誤。a集團軍群被困在高加索的山區裡,不僅自身難保,更無法對正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苦戰的b集團軍群提供任何有效的側翼支援。

這種戰略上的分兵和兵力上的分散,也為日後蘇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發動驚天大反攻,並成功地將德軍第6集團軍合圍,埋下了一個致命的伏筆。

克裡米亞的戰火已經熄滅,塞瓦斯托波爾的榮光,讓曼施泰因的元帥權杖更顯耀眼。他和他那支剛剛經曆了攻堅血戰的第11集團軍,即將整裝待發,被投往一個新的、也更具挑戰性的戰場。而希特勒那場基於哈爾科夫勝利和克裡米亞捷報的“藍色幻想”,也即將在南方的廣闊草原上,放手一搏。

可無論是柏林的“元首”,還是前線的將軍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真正考驗第三帝國軍隊意誌和實力的,不是高加索的油田,也不是伏爾加河的航運,而就是眼前這座瓦礫遍地、濃煙滾滾的、以他死對頭名字命名的城市——斯大林格勒。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資本家小姐覺醒,掏空家產去隨軍 盜墓:不是吧,高三生也盜墓? 我養出來的影帝向我表白怎麼了? 無頭仙 神獸王鼎 煉丹500爐,我成丹帝了! 全能天師,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