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絞殺日本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6章 絞殺日本(1 / 2)

上一回咱們說到,在歐洲,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化作了一縷青煙,墨索裡尼的屍身在米蘭的廣場上隨風搖曳。但法西斯軸心國裡,還有個頭最鐵的——日本,還在太平洋的另一頭負隅頑抗。

自從美軍在1944年夏天拿下了塞班島,戰局就發生了質變。這個小小的島嶼,成了插在日本心臟上的一把尖刀。美軍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直飛日本本土的機場。與此同時,在深邃的太平洋海底,美國的“沉默艦隊”也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用看不見的絞索,徹底勒死這個島國。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美國是如何用“火”與“鐵”這雙重奏,把號稱“一億玉碎”的日本,一步步推向毀滅的深淵。

1944年11月24日,馬裡亞納群島的機場上,111架銀光閃閃的b29轟炸機,如同史前巨獸般依次升空。它們的機腹裡,裝滿了高爆炸彈;它們的目標,是東京郊外的中島飛機公司的發動機製造廠。按照美軍在歐洲戰場的經驗,這應該是一次乾淨利落的“外科手術”,一刀下去,就能切斷日本的戰爭動脈。

然而,當這群“銀色巨獸”爬升到9000米以上的高空時,他們碰上了一個比德國戰鬥機難纏一百倍的對手——老天爺。

具體來說,是噴射氣流,也就是我們今天坐飛機時常說的高速急流。這玩意兒在當時對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個幽靈。一股時速超過300公裡的無形狂風,像一隻巨大的手,粗暴地撕扯著轟炸機編隊。飛機在天上被吹得東倒西歪,投彈手從諾頓瞄準鏡裡看下去,地麵目標像按了快進鍵一樣飛速掠過,根本沒法瞄準。更坑爹的是,日本上空常年被厚厚的雲層籠罩,飛了半天,連目標長啥樣都看不見。

這次被寄予厚望的首輪空襲,結果慘不忍睹。111架飛機裡,隻有二十幾架把炸彈扔到了主目標附近,剩下的要麼炸了旁邊的居民區,要麼乾脆把炸彈扔進了大海。造成的工業損失,微乎其微。

接下來的幾個月,情況毫無好轉。美軍一次又一次地組織空襲,結果一次又一次地被老天爺教做人。b29的損失率居高不下,而戰果寥寥。

當然,日本人也不是站著挨打。他們的戰鬥機在高空性能不行,很難追上b29,但他們有自己的“土辦法”。有些飛行員會開著飛機,直接撞向b29,玩起了“神風”特攻。地麵上的高射炮雖然大部分夠不著,但最大口徑的五式15公分高射炮偶爾也能蒙中幾發。日本人甚至還玩起了夜間偷襲,派飛機去炸美軍在馬裡亞納的機場,也取得了一些戰果。

這些戰報傳回華盛頓,陸軍航空隊總司令阿諾德將軍的臉都綠了。b29項目,是美國戰爭史上最燒錢的武器計劃,比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花的錢還多。現在,這些“金疙瘩”在天上丟人現眼,巨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讓前線的指揮官們如坐針氈。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戰術,否則,這些昂貴的“銀色巨獸”,就要成為二戰最大的笑柄了。

1945年1月,一個狠人來到了馬裡亞納群島。他就是柯蒂斯·李梅少將。

李梅這人,堪稱傳奇。他身材魁梧,不苟言笑,嘴裡永遠叼著根雪茄,看人的眼神像冰塊一樣冷。在歐洲戰場,他就是以鐵腕和戰術創新聞名的。後來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評價他:“他是我見過最優秀的戰地指揮官。但他極其好鬥,許多人認為他很殘忍。”阿諾德將軍把他調來,話說的很明白:要麼你扭轉戰局,要麼就跟你的前任一樣,卷鋪蓋滾蛋。

李梅上任後,迅速評估了戰況,得出了一個簡單而殘酷的結論:在變幻莫測的高空,對日本搞精確轟炸,就是一條死路。再這麼玩下去,純屬拿昂貴的飛機和飛行員的命去填無底洞。

他需要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玩法。

李梅和他的參謀們,把目光從工廠,轉向了日本的城市本身。情報部門的研究報告讓他眼前一亮:日本的城市,跟歐洲的石頭城完全不同,它們是“木頭和紙做的城市”。更要命的是,日本的戰爭工業,很多都不是集中在大工廠裡,而是分散在成千上萬個家庭小作坊裡,這些小作坊就藏在密集的居民區中。

這些城市,根本就是一個個巨大的、易燃的火柴盒。

一個大膽、甚至可以說是恐怖的計劃,在李梅的腦中成形。他決定,徹底拋棄白天高空精確轟炸,轉而采用夜間、低空、大規模燃燒彈攻擊!

這個計劃,每一個細節都堪稱一場豪賭:

夜間出擊:避開日本防空力量最強的白天。

低空飛行:飛行高度從9000米,驟降到1500米!這可以完全避開噴射氣流,還能省油多帶炸彈。

拆除武器:為了裝更多的燃燒彈,李梅下令拆掉b29上除了尾炮以外的所有機槍和彈藥!他賭日本的夜間戰鬥機不行,這簡直是拿機組人員的命在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69集束燃燒彈。這玩意兒落地後會噴出粘稠的、一千多度的凝固汽油,專門用來點燃木頭房子。

單機投彈:不搞密集編隊了,一架一架地飛進去扔,像流水線一樣,火力覆蓋更廣,還能避免在低空撞上。

當李梅向下屬宣布這個計劃時,整個簡報室裡鴉雀無聲。飛行員們都懵了,這跟他們之前受過的所有訓練都背道而馳。李梅用他一貫冷酷的語氣說:

“我們正在和日本交戰。你是想殺死日本人,還是想讓美國人被殺?”

這個決定,意味著戰爭哲學的徹底轉變。美軍不再區分軍事目標和平民,而是對城市本身進行無差彆摧毀,以徹底摧毀日本的工業潛力和抵抗意誌。李梅自己也承認,如果美國輸了戰爭,他肯定會因為這個決定被當成戰犯送上法庭。但在此刻,他堅信,這是結束戰爭、拯救更多美國人生命的唯一途徑。

1945年3月9日下午,李梅的世紀豪賭開始了。超過300架b29轟炸機,以50秒的間隔,一架接一架地起飛,組成一條飛向東京的銀色洪流。行動代號:“會議室行動”。

東京時間3月10日零點剛過,兩架導航機率先抵達,在東京最貧窮、最密集的下町工人居住區上空,投下燃燒彈,在地麵上形成一個巨大的、燃燒的十字,作為後續機群的投彈坐標。

緊接著,主力機群如約而至。在1500米的低空,69燃燒彈傾瀉而下。這些小炸彈像一場致命的金屬雨,砸穿了單薄的木屋屋頂。幾秒鐘後,延遲引信觸發,每枚炸彈都噴射出超過1000攝氏度的凝固汽油火流。

瞬間,人間地獄降臨了。

無數個小火點,在幾分鐘內就連成一片,火借風勢,迅速演變成一場無法控製的巨大火災——一場真正的“火風暴”。火焰吞噬了氧氣,產生了時速堪比颶風的灼熱氣流,把燃燒的木板、榻榻米,甚至人的殘骸都卷上了天。火焰的熱量高到讓東京的運河都沸騰了。無數人跳進水裡求生,結果要麼被活活煮死,要麼因缺氧而窒息。

對於地麵上的平民來說,這是一場無法逃脫的噩夢。作家早乙女勝元當時隻有12歲,他後來回憶道,空氣中充滿了燒焦的肉味,人們的衣服從腳下開始燃燒,將他們變成一個個奔跑的火炬。母親們背上的嬰兒在繈褓中被活活燒死。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焚化爐。

空中的景象同樣令人震撼。後到達的b29機組人員在數十公裡外就能看到東京上空衝天的火光。當他們飛臨城市上空時,強烈的熱氣流使得飛機劇烈顛簸,仿佛在驚濤駭浪中航行。機艙裡充滿了屍體燃燒的惡臭,一些飛行員不得不戴上氧氣麵罩才能忍受。空襲持續了近三個小時。當最後一架b29離開時,東京東部超過41平方公裡的區域已經化為一片焦土。

日本的防空係統在這次低空夜襲麵前幾乎完全失靈。夜間戰鬥機缺乏有效的雷達引導,無法與高射炮協同作戰,在黑暗中難以發現和攻擊低空飛行的b29。整場空襲,美軍僅損失了14架飛機,其中一些還是因為機械故障或在海上迫降,日軍戰果寥寥。

3月10日清晨,幸存的b29陸續返回馬裡亞納基地。它們的銀色機身被熏得漆黑,沾滿了東京燃燒後飄散的灰燼——被機組人員稱為“黑雪”。

李梅的賭博,成功了。一夜之間,超過10萬日本人喪生,上百萬人無家可歸。這次空襲造成的單日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後來廣島或長崎的原子彈。一場大火,為太平洋戰爭的最後階段,定下了殘酷的基調。

東京大轟炸的成功,讓美國陸軍航空隊高層確信他們找到了摧毀日本的鑰匙。李梅沒有給日本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就在東京的餘燼尚未冷卻的30小時後,317架b29再次起飛,用同樣的方式夜襲了日本的飛機製造中心名古屋。3月13日,輪到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300架b29在3小時內焚毀了超過20平方公裡的市區。16日,神戶的造船中心也陷入火海。

整個1945年的春天和夏天,這場“燃燒的攻勢”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強度持續進行。李梅的轟炸機群係統性地摧毀了日本一個又一個城市。在完成了對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橫濱和川崎這六大城市的毀滅性打擊後,b29的目標轉向了日本的中小城市。到戰爭結束時,超過60個日本城市被夷為平地。

這些空襲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戰爭潛力。工業生產陷入停滯,交通係統癱瘓。更重要的是,它徹底擊潰了日本民眾的士氣。為了增加心理打擊效果,李梅還下令在空襲前向目標城市投撒傳單,預告下一次轟炸的目標。這種做法一方麵被認為帶有一絲人道主義色彩,但更主要的目的在於製造恐慌,瓦解社會秩序。效果是顯著的,僅東京一地就有上百萬居民逃往農村,導致工廠出勤率銳減,整個社會陷入癱瘓。日本內務省大臣山崎岩在5月的空襲後承認,政府已經意識到,日本的民防體係根本不起作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場戰略轟炸的代價是巨大的,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美軍在整個對日戰略轟炸中損失了數百架b29和數千名機組人員。而日本方麵的損失則更為慘重,據估計,空襲共造成了33萬至90萬日本人死亡,絕大多數是平民,另有數百萬人受傷,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超過240平方公裡的城市建成區被焚毀,這個麵積比美英兩國空軍在德國摧毀的城市麵積總和還要大。


最新小说: 奧特雜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 上山為匪:開局撿漏六房壓寨夫人 美男全部封妃,陛下今天也在發癲 特殊現場清理師 致命的權力誘惑 天生媚骨 開荒躲亂世,我家過的太富裕了! 媚君心,奪後位,重生妖妃殺瘋了 遙知而曉 末世重生:嬌軟美人霸寵各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