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午後,趁著仆人們午休,趙姬帶著贏政來到後院一處僻靜角落。她將準備好的材料一一擺開:溶解了粗鹽的鹽水、搗碎的木炭、幾層細麻布疊成的過濾器,還有幾個乾淨的陶碗。
“政兒看好了。”趙姬將鹽水緩緩倒入裝有木炭的過濾器中,“木炭可以吸附雜質,讓水變得更乾淨。”
贏政蹲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緩緩流下的液體:“阿母,水,清,了!”小阿政看著變清的水,含糊不清的對著趙姬說道。
確實,經過木炭過濾的鹽水比原先透明了許多。趙姬滿意地點點頭,又將過濾後的鹽水倒入一個寬口的淺陶盤中。
“現在我們要等太陽把水曬乾,鹽就會留下來。”她解釋道,“這叫蒸發結晶。”
看著蹲在旁邊看著自己製作精鹽的小贏政,趙姬笑笑,雖然我說的這些你可能不懂,但是有句話不是說的好嗎,“孩子學習要從娃娃抓起。”
“阿母,就像冬天湖麵結冰一樣嗎?”小嬴政突然問道。
趙姬驚訝地看著兒子:“政兒怎麼知道?”
“今年冬天,政兒看見池子裡的水不見了,變成了冰。”嬴政認真地說,“水變成冰,和變成氣,是一樣的道理吧?”
趙姬倒吸一口涼氣——這孩子現在才兩歲(虛歲三歲),竟然能自己悟出物態變化的原理!她激動地抱住兒子:“政兒真聰明!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抱著兒子哈哈大笑“吾兒有大帝之資。”
接下來的幾天,母子倆每天都會來後院觀察他們的"實驗"。鹽水在陽光下慢慢蒸發,邊緣開始出現白色的結晶。趙姬小心地將這些初結晶刮下來,再次溶解過濾,進行二次結晶。
第五天傍晚,他們終於得到了約一小撮雪白的鹽粒。趙姬用手指蘸了一點嘗了嘗,幾乎沒有苦澀味,隻有純粹的鹹味。
“政兒嘗嘗。”她小心地捏了一粒放在兒子舌尖。
贏政的眼睛一下子睜大了:“阿母,不苦!鹹鹹甜甜的!”
看著兒子驚喜的表情,趙姬心中湧起一股成就感。這可能是這個時代最純淨的鹽了,雖然產量極少,但證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阿母好厲害!”贏政崇拜地說。
趙姬笑著摸摸他的頭:“這是因為娘親知道一些他們不知道的道理。政兒想學嗎?”
“想!”贏政用力地點頭道。
就在母子倆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贏政突然指著陶盤說:“阿母,邊上的鹽比中間的更白!”
趙姬仔細一看,確實如此。盤子邊緣的鹽結晶更細膩潔白。她思索片刻,恍然大悟:“因為邊緣水分蒸發得更快!政兒發現了重要的事情!”
她立刻有了新主意——如果擴大蒸發麵積,效率會更高。第二天,她找來幾個大木盤,將鹽水倒入薄薄一層。果然,三天後他們得到了更多純淨鹽。
隨著技術不斷改進,趙姬開始小規模生產這種純淨鹽。
“青禾,今天就不用膳房的下廚了,一會兒我自己親自下廚。”
“唯。”青禾應聲音而退。
“政兒,來吃飯了,今天來嘗嘗為娘的廚藝。”趙姬對著小嬴政喊道。正在吃著飯的母子聽著身後傳來的動靜。兩人同時望過去。
“阿父。”
“公子今日咋來了,猶記得上次來還是半年之前呢。今日前來可是有什麼事兒。”趙姬慢悠悠的說道。
“今日前來是來跟你們告彆的,我父親安國君讓我回秦國。”公子異對著趙姬母子說道。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