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玄鳥傳秦聲_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7章 玄鳥傳秦聲(1 / 1)

春去秋來,轉眼已過兩載。

鹹陽城外的官道上,滿載糧車絡繹不絕,車輪碾過新修的馳道,揚起陣陣金粉般的麥屑。

趙姬立於城頭,望著蜿蜒如龍的車隊,手中竹簡上的數字讓她唇角不自覺上揚——今歲關中三川郡的稅糧,竟比推行新政前多出整整六成。

“夫人!治粟內史急報!”小翠氣喘籲籲奔上城樓,鬢角還沾著露水,“草原雲中城的苜蓿田畝產突破五石,月氏王烏孫已派人送來新打的乾草!”

話音未落,遠處忽有馬蹄聲如雷。一匹棗紅馬疾馳而來,馬上之人正是田正坤。

這位新任治粟內史雖身著錦袍,衣角卻還沾著泥土,腰間彆著的竹製量鬥隨著顛簸叮當作響。

“大都督!”他翻身下馬,顧不得撣去身上塵土,“隴西郡傳來消息,用了改良後的筒車,連旱三年的苦水河畔都種出了稻子!”

趙姬展開他遞來的羊皮卷,上麵歪歪扭扭畫著水車與水渠的草圖,墨跡被汗水暈染得模糊:“田大人,這圖紙是...”

“是當地老農琢磨出來的!”田正坤笑得滿臉褶子都在發亮,“他們把筒車和您教的區田法結合,在山坡上修梯田,一層層引水灌溉!您看這批注——【若在鬥渠加裝竹閘,還能控製水量】,當真是百姓的智慧無窮啊!”

夕陽西下時,嬴稷的步輦也到了城頭。老秦王扶著玉杖,望著漫山遍野的金黃麥浪,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當年寡人接手秦國,糧倉見底,如今...”他哽咽著說不下去,轉身握住趙姬的手,“大都督,你不僅給了秦國糧食,更給了百姓盼頭。”

正說著,北方天際忽然騰起狼煙。蒙驁的八百裡加急軍報隨即送到:草原諸部突發內亂,部分部落受他國蠱惑,竟意圖脫離秦國掌控,劫掠雲中城糧倉。嬴稷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竹簡紛飛:“豈有此理!傳令蒙驁,集結十萬大軍,寡人要讓這些亂臣賊子知道背叛的代價!”

趙姬卻按住他的手臂:“大王且慢。臣以為,此戰不需動兵。”她展開地圖,指尖點在草原重要關隘處,“草原諸部早已受我大秦恩惠,不過是一時被奸人挑唆。臣願領三千工匠,在雲中城周邊加固防禦工事,同時以糧草為誘餌,分化叛亂部落。”

田正坤眼睛一亮:“臣再調撥五萬石苜蓿乾草,以大王名義分發給忠於大秦的部落。那些叛亂之眾見有利可圖,定會人心惶惶!”

嬴稷撫掌大笑:“好!好個恩威並施!傳令下去,五日內,務必完成雲中城防禦!”

五日後,叛亂部落果然兵臨雲中城下。望著城牆上嚴陣以待的秦軍與城外堆積如山的糧草,叛亂首領狐疑不定。

當他們得知忠於秦國的部落已獲得豐厚賞賜時,內部開始出現裂痕。趙姬趁機派出使者,曉以利害,承諾既往不咎。

叛亂首領隻得下馬請罪,發誓永效忠於秦。

此役未動一兵一卒,秦國威望更勝往昔。慶功宴上,嬴稷當著滿朝文武,將象征軍權的玄色大纛授予趙姬:“大都督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此纛非你莫屬!”

熱鬨散去後,趙姬獨自來到宮苑。月光下,她望著池中倒映的星河,忽然想起前世導師曾說過的話:“農業是文明的根基。”如今秦國根基已穩,下一步...

“小翠。”她喚來貼身侍女,“明日你親自去趟鹽場,把青禾和阿魯叫回來。”

第二日。

青禾和阿魯跟著小翠從鹽場那裡趕了過來。

一進門,兩人都非常激動道,“夫人,許久未見,不知道夫人突然叫我們倆回來是有何事?”

趙姬敲擊著桌麵,腦海中思索著,隨即對著二人說道,“青禾,各個國家的玄鳥分部負責人一直都是你在聯係,我想讓你一會兒擬定一個計劃。”

青禾與阿魯對視一眼,青禾率先拱手道:“夫人儘管吩咐!玄鳥分部的諸位掌櫃雖分散列國,但向來對夫人言聽計從,擬定計劃並非難事。隻是……這計劃的方向是?”

趙姬指尖劃過案上攤開的天下輿圖,目光掃過魏、韓、楚、齊、燕五國疆域:“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秦國新政有成,百姓豐衣足食,可列國臣民尚不知曉。我要你聯係魏國清涼閣的張龍、韓國露華濃的劉媽、楚國悅香樓的柳湘湘、齊國蜃樓鮮閣的芸兒,還有燕國飲霜閣的柳城——讓他們備好車馬,等候一人。”

阿魯撓了撓頭,:“夫人,那我呢?找我回來是要製鹽的新法子?”

“不。”趙姬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你即刻去見秦國小說家首領言無忌。告訴他,趙姬願以百金相邀,借他手下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寫幾篇‘故事’。就說……”她頓了頓,目光愈發深邃,“就說秦國孩童皆能讀書識字,田間稻麥垂手可及,市集上商賈往來如織,連草原牧民都以大秦馬具為榮。”

青禾眼睛一亮:“夫人是想借小說家之筆,將秦國盛景傳遍列國?可萬一被他國王室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才要你們配合。”趙姬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宮外燈火通明的街市,“待小說家的人抵達,各國玄鳥負責人便以茶樓說書、酒肆閒聊的方式,將這些‘故事’不經意間說與百姓聽。王室就算察覺,也抓不到把柄——畢竟,不過是些坊間傳聞罷了。”

阿魯一拍大腿:“妙啊!那些小說家最會編故事,把秦國說得天花亂墜,彆國百姓聽了,怕是要羨慕死!”

“記住,不可誇大其詞。”趙姬轉身時眼神銳利,“半真半假,才最動人。魏國張龍掌管著漕運要道,他的清涼閣往來商賈眾多,消息傳得最快;韓國劉媽在婦人中威望極高,可讓她以閒話家常的方式滲透;楚國柳湘湘的悅香樓是文人墨客聚集地,需用些風雅故事;齊國芸兒的蜃樓鮮閣臨近海濱,漁民船工最愛聽奇聞軼事;燕國柳城的飲霜閣位於邊境,可多講些草原與秦國交好的佳話。”

青禾迅速在心中盤算,片刻後點頭:“夫人放心,我這就飛鴿傳書。隻是……趙國尚無玄鳥分部,該如何是好?”

趙姬摩挲著腰間佩劍,目光閃過一絲思量:“趙國我有故人在。你傳信給信陵君的門客宋瑜,他如今在邯鄲開了間‘墨香書齋’,與文人墨客往來密切。讓他接應小說家的人,以話本、詩歌的形式在民間傳播。”她取出一枚刻著玄鳥的玉佩交給青禾,“持此玉佩,宋瑜自會明白。”

阿魯雙手接過竹簡,鄭重道:“小人這就去見言無忌先生!定讓他寫出比《詩經》還動聽的秦國故事!”

三日後,鹹陽城外官道上,十餘名身著粗布短打的漢子騎馬疾馳,腰間竹筒裡插滿寫滿蠅頭小字的竹簡——正是小說家的筆杆子們。他們依趙姬所囑,兵分五路,朝著魏、韓、楚、齊、燕五國而去。

魏國清涼閣內,黝黑壯碩的張龍把玩著手中的青銅酒爵,聽著下方小說家代表的來意,咧嘴笑道:“早就盼著為大秦出力了!從明日起,但凡漕運的船夫歇腳,我便讓說書先生講秦國孩童如何用耬車播種,保準聽得他們心裡癢癢!”

韓國露華濃內,風韻猶存的劉媽正給一群貴婦人簪花,聞言眯起眼睛:“姐妹們不是總說秦國是虎狼之邦嗎?且等著,我讓她們知道,秦國的婦人能紡最細的紗,煮最香的飯!”

楚國悅香樓裡,柳湘湘輕撫琵琶,對著小說家們嫣然一笑:“諸位的妙筆配上我的曲子,定能讓‘秦王愛民如子,關中稻米流脂’的歌謠,唱遍郢都大街小巷。”

齊國蜃樓鮮閣中,芸兒一邊稱量海鹽,一邊對來人挑眉:“海邊的漢子最愛聽熱鬨,我讓他們知道,大秦的鹽白得像雪,還能治病!”

燕國飲霜閣內,柳城望著邊境上往來的秦燕商隊,點頭道:“燕國百姓總怕秦國來犯,正好借這些故事,讓他們看看秦國如何與草原各部把酒言歡。”

而在趙國邯鄲的墨香書齋內,宋瑜摩挲著青禾送來的玄鳥玉佩,望著麵前小說家派來的年輕文人,撫須笑道:“早聞秦國新政惠及萬民,正愁無處施展筆墨。明日起,我便邀邯鄲才子們辦詩會,將‘秦人鑿渠引甘泉,荒漠化作米糧川’的奇事,寫成樂府詩傳遍街巷!”

當這些或真或假的“傳聞”如潮水般湧進列國百姓耳中時,鹹陽宮內,趙姬望著各國傳來的密報,嘴角揚起誌在必得的笑容。

她知道,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然悄然打響。

小少年嬴政正好牽著白虎玄鉞走了進來。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侯門嫡女慘死重生,世子爺日日輕哄 諜戰1937:我的外掛是手機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 從瘋癲皇子到鎮國大帝 複活在魔物娘圖鑒的勇者如何是好 暴君總想殺我,我靠讀檔躺贏 清穿:宮鬥從皇後開始 奧特雜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 上山為匪:開局撿漏六房壓寨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