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後,裴元崢與羅藝就出兵的具體部署進行了商談。
這一談,也就一直談到了深夜。
所以,三人也就在燕王府住了下來。
來到住處之後,裴元崢並沒有直接休息。
反而是拿出了地圖,開始細細研究起來。
在與羅藝的溝通之中,有一個最大的分歧點。
那就是應該率先對付哪一方勢力。
除李淵、羅藝外,河北還有三大勢力。
分彆是竇建德、高開道以及劉武周。
羅藝的意思,是要先拿高開道動刀。
畢竟河北五大勢力中,高開道是實力最弱的。
但裴元崢明白,這隻是一個借口。
更重要的原因是羅藝與高開道早有舊怨。
羅藝占據涿郡一帶,而高開道則是盤踞在漁陽郡一帶。
雙方地盤接壤,自然衝突不斷。
高開道早年跟隨格謙起義,一路升為將軍。
在格謙戰死後,他重整大軍,轉戰渤海北部一帶。
在大業十二年就已自立為王,號稱“燕王”。
而裴元崢在深知這一點的情況下,還是將羅藝封為了燕王。
其目的,就是讓二人為了這個稱號大打出手。
當然,裴元崢的這個陽謀也是成功了。
他們雙方,在最近幾個月的時間裡,就打了好幾仗。
結果,各有勝負。
但是,對於現在的裴元崢而言,反而倒是不願意先滅了高開道。
高開道的地盤都在渤海北部一帶,東、南兩側都是大海。
北邊乃是契丹部落,西麵便是羅藝的地盤。
這樣一塊地盤,對自己而言,就是獨懸在外的孤島。
若是聯合羅藝,先拿下了高開道,就等於是在為羅藝做嫁衣。
所以,高開道絕對不能先滅。
說到距離,竇建德的地盤倒是與裴元崢控製的五郡最近。
若是成功剿滅,也方便自己掌控。
可是,竇建德的實力也是這三方之中最為強大的。
其擁兵十餘萬,麾下也有不少猛將。
僅論河北大地,他的地盤才是最大的。
真可謂是雄踞河北,虎視中原。
竇建德出身扶風竇氏,世代務農,是一位真正的寒門。
雖然因為出身,他很難獲得各大世家的認可。
但是其重信然諾,自奉甚儉,每獲資財多分與將士,於境內則勸課農桑,使生產有所恢複。
所以竇建德在其勢力範圍內還是得到了一些百姓的愛戴。
先拿他動手,難度可謂最大。
所以,裴元崢還是更希望可以勸降竇建德。
既然高開道和竇建德都不適合率先動手,裴元崢就將目光放到了在北邊的劉武周身上。
劉武周控製著馬邑、雁門二郡全境以及樓煩、定襄二郡的大部分區域,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山西北部區域,與裴元崢的勢力範圍也是相距甚遠。
而且其背靠突厥,有突厥相助,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想到這裡,裴元崢也是頓覺有些為難。
伸出雙手,搓了搓有些疲憊的臉龐。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