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之後。
裴元崢在眾將麵前頒布了帥令。
命王猛為冀州都督兼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總覽河北境內一切軍政事務。
除去留在河北各城的守軍之外,另從大軍之中調撥三萬人,為河北道常駐軍隊,由王猛統一指揮。
特賜名“鎮山軍”。
這三萬人分為左右兩軍,分彆以楊五郎、楊六郎為主將。
而羅成則是被任命為了蕩寇將軍,負責掃清河北境內流寇匪患。
按理來說,具體的將軍封號是需要請示過楊侗,以皇上的名義封賞的。
但裴元崢也懶得麻煩,這樣的雜號將軍,也就先封了。
到時候回洛陽,補一道聖旨也就是了。
這個蕩寇將軍之職責也是彆有深意。
在河北境內,除了那三方勢力,已經沒有什麼流寇匪患了。
有的隻是與幽州軍之間的扯皮之事。
裴元崢與羅藝合作,拿下了這麼多城池。
這其中就有不少城池還沒有分割清楚。
一座城內有你的人,也有我的人。
雙方明裡暗裡,都會有一些不愉快產生。
所以讓羅成去處理這些事,那當然是最好的選擇。
既不會吃虧,也不會與羅藝撕破臉。
除這些人員任免之外,裴元崢也就不管其他的了。
將冀州都督府的人事任免權全部交給了王猛。
反正這位大哥是自己用忠心值抽獎抽出來的,完全不用考慮背叛的問題。
那就索性當個甩手掌櫃,全部交給他就行了。
望著王猛頭頂上升到98的忠心值,裴元崢也是不住地點頭。
為自己這個英明決定感到慶幸。
處理完河北事宜。
裴元崢馬不停蹄,與眾將率領三萬騎兵先行踏上了歸程。
剩餘的軍隊,則由蘇烈與杜如晦統率,後續跟上。
之所以要留下杜如晦,也是這哥們身體實在不行,受不了長途奔襲。
裴元崢思來想去,還是將他留在了後軍之中。
要知道,曆史上,這哥們也就活了四十五歲。
要是不小心照顧著,他是真怕,又來一個壯年去世。
......
與此同時。
遠在千裡之外的李密,正在麵臨艱難的抉擇。
半月之前,他就來了厲陽城下。
與裴元崢一樣,他也采用了圍而不打的策略。
從局勢來看,再過半月,杜伏威的糧草就要耗儘。
到時候,他要麼選擇獻城投降,要麼就隻能出城與自己決一死戰。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比自己強行攻城來得好。
可李密千算萬算,也沒料到,林士弘竟然會出兵。
按理來說,他與林士弘往日無怨,今日無仇。
沒道理一句招呼不打,直接開乾啊。
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就在其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營帳的帳簾被撩開。
之後有一名青年男子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細一看,其相貌堂堂,器宇軒昂。
頭戴一頂青紗方巾,身上未著盔甲,隻是套著一件綠色袍衫。
“魏王,前方探馬來報,林士弘這次出兵不是試探,而是真的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