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眾人來說,聽到荀彧的名字,既是情理之中,卻又是意料之外。
荀彧作為潁川郡太守的半年時間內,頗有政績,理當提拔。
隻是他太過年輕了,突然拔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還是讓很多人始料未及。
不過從他一開始任潁川郡太守之時,就是裴元崢破格提拔。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很受裴元崢看中。
既如此,裴元崢安排一個有能力的自己人坐這個位置,也很是正常。
在念完荀彧的名字之後,魏忠賢頓了頓,又接著道。
“裴宣機,任吏部左侍郎。”
“臣裴宣機領旨謝恩!”
裴宣機很是激動,當即施禮謝恩。
父親說的果然成真了,自己真的被提拔為了吏部侍郎,而且是左侍郎。
隋唐之時,對於六部侍郎並沒有劃分左右。
但此次宣旨,則是特意點出了左侍郎。
說明朝廷此次是有意將侍郎之職做出區分。
隋唐之時,以左為尊。
左侍郎雖與右侍郎平級,但地位卻是在右侍郎之上。
可裴宣機馬上想到再過一會,父親便會請辭戶部尚書一職。
心中又是不免酸楚。
他抬起頭,想要看父親一眼。
這才發現,諸多世家子弟皆以一種不服氣的目光盯著自己。
他們仿佛在說他裴宣機能力有限,憑什麼擔此大任。
就憑他父親是裴矩嗎?
這時候,裴宣機才真的明白,父親的擔憂是對的。
對於各大世家而言,左侍郎之位已經沒了,但還有右侍郎之位可爭
至少還有一半的機會。
可是在魏忠賢念完吏部左侍郎之後,並沒有緊接著宣布吏部右侍郎的人選。
而是停了下來。
等待荀彧和裴宣機謝恩之後歸位。
這時候,各大世家才反應過來,吏部右侍郎之位暫缺,並沒有任命。
這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是裴元崢還沒有想好,還想看看各大世家的表現不成?
他們還在思索之時,魏忠賢的聲音再次響起。
這次是僅次於吏部的戶部。
戶部掌管全國的戶口、財政、稅收等等,是國家的錢袋子。
也是極其重要。
“司徒裴矩勞苦功高,繼續擔任戶部尚書。”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裴矩的時機把握的很好,在魏忠賢念完之後,立刻起身。
顫顫巍巍地施禮道“陛下,老臣年老體弱,恐怕要辜負聖恩了。”
他抬起衣袖,掩麵泣聲道“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本該為陛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可老臣年歲大了,精力已大不如前,唯恐誤了陛下大事。”
“所以,老臣隻能請辭戶部尚書之職。”
突然發生的一幕,顯然不在楊侗得預料之中。
他原本以為,自己隻要等待這些任命念完,就可以遠離此地了。
可沒想到突然冒出來一個請辭的,這可如何是好。
他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將目光聚焦到了裴元崢的身上。
“大哥,你怎麼想的,給句話啊?”
“我說了又不算,你在那裝什麼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