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彙報,都如同一顆精心布局的棋子,精準無誤地落入裴元崢預設的棋局之中。
在各郡太守的彙報聲此起彼伏之時,裴元崢始終不動聲色。
他隻是目光平靜地觀察著楊侗的表情。
直到看到楊侗原本略帶倦怠的眼神逐漸變得專注,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裴元崢深知,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
他就是用這種方式,讓楊侗清楚地認識到。
隻有在自己的帶領下,大隋才能打破內憂外患的困局,走向光明的未來。
此時,裴元崢站起身來,身姿挺拔如鬆,眼神堅定而銳利。
他掃視了一圈朝堂,洪亮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
“陛下,如今國家局勢穩定,百姓生活日益富足,這是陛下聖明,也是諸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結果。”
“然而,瓦崗賊寇仍在四處肆虐,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苦不堪言,田園荒蕪,村落殘破。”
“為保我大隋百姓的安寧,為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臣以為,年後應出征瓦崗,徹底鏟除這股賊寇,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說到此處,裴元崢身形微微一轉,向身後的侍從投去一道示意的目光。
侍從心領神會,雙手捧著一份用絲帛精心繪製的作戰計劃,快步上前。
裴元崢雙手穩穩地將作戰計劃托起,身體微微前傾,語氣篤定地說道。
“陛下,臣為此次出征瓦崗賊寇,殫精竭慮,製定了這份詳細的作戰計劃。”
“從兵力的調配部署、行軍的路線規劃,到糧草的籌備運輸,臣都進行了周全的安排。”
他微微一頓,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繼續說道。
“當下,我軍兵強馬壯,將士們訓練有素,士氣高昂。”
“憑借如此精銳之師,定能大獲全勝,將瓦崗賊寇一網打儘。”
楊侗聽完,神色專注,伸手接過作戰計劃。
他緩緩展開絲帛,目光在上麵仔細地審視著,時而微微皺眉思考,時而輕輕點頭。
良久,楊侗抬起頭,臉上露出了認可的神情。
微微點頭,聲音清晰地說道。
“裴愛卿考慮得如此周全,可見用心良苦。此次出征意義重大,朕就全權交予你。”
他的眼神中還懷著一絲期許,“望你早日凱旋,為百姓除害,為我大隋再立赫赫戰功。”
得到楊侗的首肯,裴元崢立刻施禮回應。
“臣定不負陛下重托!哪怕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此刻,朝堂內竟響起一片讚譽之聲。
“裴大帥深謀遠慮,有他掛帥出征,瓦崗賊寇必滅!”
“是啊,有裴大帥在,我大隋何愁不太平!”
這些讚譽聲交織在一起,在大殿內久久回蕩,為這場朝會增添了一份激昂振奮的氛圍。
......
朝會結束後,宮廷宴會在甘露殿舉行。
殿內裝飾得金碧輝煌,紅色燈籠高高掛起,洋溢著節日氛圍。
巨大的宴席上擺滿了珍饈美饌,山珍海味、美酒佳釀應有儘有。
樂師們奏響歡快的樂曲,舞女們身著五彩舞衣,翩翩起舞,輕盈的身姿如蝴蝶般穿梭在殿內。
就在眾人舉杯歡慶時,楊侗一改往日躲著不見的態度,主動召見裴元崢。
裴元崢在太監的引領下,來到楊侗所在的偏殿。
偏殿內布置簡潔而莊重,一張雕花龍椅擺放在中央,周圍是精美的桌椅和裝飾品。
楊侗獨自坐在龍椅上,看到裴元崢進來,立刻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