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起來,日子總是過的很快,第二次施肥耕地之後,荒地算是暫時改造完成。
就在她跟賀璉商量著采購大棚材料時,下雨了。
施肥過後,正需要一場雨,它就來了。
果然,運氣到了,擋都擋不住。
“有先前的經驗,大棚牆體還用泥巴牆,其他的材料就按照咱們剛才商量的采購,明日我把錢帶去餃子館,你順便過去取一趟。”
十畝地的大棚,都選用竹木結構,塑料薄膜,也就是俗稱的塑料布。保溫輔助秸稈編織的草苫,再加上一些零碎的壓膜線,地錨門框等等,一畝地的造價一千塊。
算是比較良心價了。
可惜她手中的錢不夠,若是換上鋼筋骨架,造價得兩千起步了,暫時隻能想想而已。
賀璉合上小本本,把鋼筆彆在胸口的衣兜上,“大娘放心,明日上午我就過去,趁著這幾天下雨,把材料準備完善。
天晴了就能動工,保證在雨季來臨之前,把所有的大棚全都建好,不耽誤秋天育苗。”
“好,那就拜托你了。”
“應該的,”
兩人坐在小方桌旁,又把細節敲定一番,賀璉就離開了。
進入三月天氣,除了早晚涼一點,其他時間已經很暖和了,棚頂的草苫子已經掀開了。
等再過陣子,塑料薄膜也得掀了。
“老板,餃子館用的韭菜已經準備好了,您明日還出攤嗎?要不要再準備些韭菜和小青菜?”
“準備吧,這麼多韭菜餃子館也用不完,老了就不好吃了。”
雖然天氣逐漸轉暖,青菜陸續上市,小青菜和韭菜已經從一塊多一斤降到了四毛。
其實這個價格也很高了,主要是暖棚出產的菜品相好。一天要是賣個一二百斤,也有好幾十塊錢的入賬。
隻不過,跟冬季對比下來,落差太大而已。
收拾好之後,李香琴又帶了一捆韭菜送到廚房,大師傅昨天念叨著要做一鍋韭菜丸子,剛好給他送過去。
這幾天,龍飛一直沒來養豬場,也不知在忙活什麼?就連朗迪,也一副神出鬼沒的樣子來去匆匆。
看著空蕩蕩的廠長辦公室,李香琴壓下心底的擔憂,這陣子她們各自都忙得很,相互都看不到人影。
她還是從賀璉嘴裡聽了一句,說龍飛要擴大規模,也不知進行到哪一步了?
不過,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
包括她自己,不也是忙得腳不沾地,餃子館都好多天沒去了。
回到大棚,又跟劉順詢問了下育苗的問題,就騎著車回了餃子館,先把韭菜送過去。
看到侄女忙碌的身影,李香琴才一拍腦袋,想起自己忘記啥事了。
說好的要去一趟搪瓷廠問一下田水仙的情況,一忙起來,竟然給拋之腦後了。
“瞧我這腦子,還沒老的走不動呢,記性就不好了。”
“大姑事忙,這點小事記不住多正常啊。”
李芳溫和一笑,眼睛亮亮的,就跟璀了星光似的,看的李香琴一愣,這丫頭心情很好啊。
“遇見啥事了這麼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