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之前,李謙工作室突然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客人。
而且還是位客戶,是來送生意的。
對方是一家影視製作公司,手裡有一部馬上要結束拍攝的電視劇,都市情感類,據說,這部電視劇的製片人向公司高層點名要求,希望能讓廖遼來唱主題歌。於是,對方那邊的工作人員就主動聯係了長生唱片,而廖遼的合約雖然已經結束,但長生唱片和廖遼之間的關係卻依舊很和睦,於是,那邊就主動地幫忙,把消息通報給了李謙工作室這邊,然後,雙方取得了聯係,對方很快就帶著劇情大綱來主動登門了。
在李謙、廖遼和齊潔最初的設想中,工作室要打開影視配樂這一塊兒的市場,廖遼或者何潤卿的名氣,就正是其中最重要也最有可能實現的一個道路。
而現在,在工作室開業幾個月之後,終於有第一單生意找上了門。
齊潔很高興。
她不但親自接待了對方的來人,而且態度擺的很端正——作為工作室的總經理,她真的是很迫切的想要為公司接下一些業務訂單,對於這種送上門來的生意,自然不肯放過。
這樣一來,廖遼的演唱是對方的剛需,對方的訂單也是齊潔的剛需,於是,雙方很快就一拍即合,齊潔收下了劇情大綱,初步表示願意接,但具體情況,包括是不是最終會接下,包括接下來整部電視劇的主題歌、片尾曲和插曲,以及配樂,一共需要多少錢,還要視工作室這邊有了最終的決定之後再談。
於是,短短半個小時之後,雙方約定了幾天後再談下一步,對方就告辭而去。而齊潔,則是興奮地趕緊拿著劇情大綱去找正在練歌的廖遼。
廖遼的新專輯,李謙已經給出了三首作品。廖遼正在練,等閒的自然不會有人敢去打擾她,但齊潔當然不顧忌這個,直接推門就進。
聽說工作室因為自己的緣故接到了第一單生意。廖遼也很興奮,但實話說,唱歌,她內行,電視劇電影什麼的。她畢竟還是外行一些,初步的判斷肯定人人都有,但要說以廖遼的水平去評判一部電視劇的劇情大綱好不好,她還自覺沒有那個眼光,粗略看過一遍,就還是聯係了李金龍和孫美美,但兩人都看過之後,卻又意見不一。
李金龍覺得這部電視劇應該還湊合,而且目前對於工作室來講,關鍵是先把第一步邁出去。所以,隻要對方的價格有一定誠意,那就應該接下來,但孫美美卻覺得,這部電視劇的各種線索亂成一團糟,就算將來播了,也肯定沒什麼收視率,而一旦答應下來,這就將是廖遼在電視熒屏的首唱,咱們不能為了急著開展業務。就砸了廖遼這塊金字招牌。
於是,最終還是隻能等李謙來拿主意。
而偏偏,當李謙看過了劇情大綱之後,對這部電視劇的劇情。也是相當的不看好。
都市情感劇嘛,劇情俗套不怕,甚至於越是俗套還就越有人看,隻要把細節把握好了,演員挑好了,俗套的故事一樣可以大紅大紫。但是這部電視劇顯然不適用於這個規律,它不但劇情俗套之極,關鍵是很多地方的邏輯根本無法自洽,人物轉變也顯得極其突兀——實話說,以李謙的經驗來看,這部戲就算拍出來了,估計也很難上衛視這個級彆的電視台,充其量,它也就是能在市級電視台上播一播,甚至於,連市級電視台都不一定上的去。
搞不好,這就是一部拍完了就拉倒、隻能扔到庫房裡吃灰的劇。
但仔細想想,李謙覺得李金龍說的也對,開展業務嘛,總要有第一步才好,失敗都不怕、賠錢都不怕,關鍵是得邁開這一步,所以最終,他還是同意,讓齊潔跟對方商談價錢的問題。
對方的開價還算基本合理,不算高,但30集電視劇配樂加兩首歌,給30萬,對於李謙工作室來說,完全可以接受,因為對方答應,這兩首歌,他們隻要電視劇配樂使用權,也即包括唱片發行權等在內的所有其它權限,都還保留在李謙工作室手裡,即便是電視劇用了,廖遼還是完全可以把它收錄到唱片裡。
於是,一開始雙方洽談的很愉快,但牽涉到付款問題,雙方的談判卻立刻陷入了僵局——對方隻同意預付百分之二十的款項,剩餘款項,則會在電視劇播出之後才支付。
齊潔或許不懂,但李謙秒懂。
如果對方的電視劇賣不出去,那就意味著剩下那百分之八十就永遠不用支付了——這種例子,李謙前世在音樂圈、影視圈混了那麼多年,光聽都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30萬的百分之二十,也即六萬塊錢,想要三十集配樂加廖遼兩首歌——哪怕廖遼那兩首歌白送,這六萬塊都不夠人工費!
於是,雙方一拍兩散。
李謙工作室的第一筆業務,似乎仍舊遙遙無期。
…………
臨近元旦,李謙工作室目前的業務主要有兩條。
第一,是周六周末兩天,由李謙、廖遼和何潤卿組成的豪華監製團隊,為五行吾素的新專輯錄音而忙碌;
第二,則是周一到周五,工作室製作部的全體人員,包括廖遼在內,為廖遼的新專輯而忙碌——練歌、編曲、錄製小樣、錄製伴奏、反複推敲、修改。
對於廖遼的練歌,李謙從頭到尾都幾乎沒有插手。
他為廖遼的新專輯開出的前三首歌,分彆是民謠類的《橄欖樹》,鄉謠類他手裡所剩不多的精品之一的《信天遊》,以及一首搖滾類的經典作品,《狼》。
這三首歌一拿出來,毫無疑問,廖遼很喜歡,而工作室製作部的上上下下,從李金龍到孫美美,再到幾位音樂人,無一不是佩服之極。
孫美美仗著身為女人的優勢,還主動地開老板的玩笑。“要不這張專輯還是老板你來包辦算了,咱們還費那個勁從外頭邀歌乾嘛呀!”
公司內的音樂人,幾乎無一例外的表示讚同。
廖遼的那個性子,當然是順勢起哄。她當然比任何人都想要讓李謙繼續為自己包辦新專輯,但李謙卻毫不猶豫地搖頭拒絕了,自己包辦,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在他看來,李謙工作室要想真正的發展起來。顯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或其他某個人。隻有當這家工作室離開了任何人都能流暢運轉,那才叫真的站穩腳跟了。
所以,哪怕這次到最後廖遼的新專輯還是自己一手包辦的,但該邀歌的,還是要邀歌。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白費的功夫。邀歌的過程,對於工作室來說,同時也是積攢人脈、理順圈內人際關係的一個過程,絕對不能省。
當然。話是這麼說,但其實,李謙早就已經做好了為廖遼包辦這張專輯十首歌的思想準備——他連這十首歌到底選哪些,都已經完全準備好了。
五行吾素周六周末過來錄音,周一到周五則留在華歌唱片那邊練舞、訓練,不會過來,那麼在這五天的時間裡,公司裡唯一的大事,自然就是廖遼的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