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搖晃而放浪。
沒有搖滾樂必備的鼓,卻有中國傳統的樂器古箏。
一個聲音很平靜的起唱,放蕩卻又舒緩——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假如你看我有點累,就請你給我倒碗水。
假如你已經愛上我,就請你吻我的嘴。
…………”
在索尼唱片,在華歌唱片,在信達唱片,在長生唱片……
如果說音樂剛起的時候,大家除了報以一定的期待之外,還並沒有把全副心神都放到音樂聲中去的話,當這歌唱聲起,所有人都不知不覺就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這節奏,你說它是搖滾,它當然是搖滾,但是,卻跟大家此前聽過的搖滾,頗為不同。
如果非要勉強尋找類似的搖滾風格,也隻能說它大約跟四大美人此前的《一無所有》有點近似,都摻雜著一些些的布魯斯的味道。可即便是《一無所有》,也跟這首歌不大一樣。
是很不一樣。
《一無所成》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沉悶的,是壓抑著的,一直到最後幾句,才終於爆發出來,形成一種震撼人心的呐喊,從而讓聽眾獲得一種難以言喻的釋放。
但是這首歌……它從一開始的前奏開始,就帶著一股子遊戲人間的味道。
它搖曳,它放蕩,它灑脫,它甚至……混不吝。
手裡拿著CD盒或者歌詞本的人,下意識地就拿起手裡的東西,盯住了那三個字——
假行僧。
但手裡沒有CD盒也沒有資料本可看的人,卻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有些人,則是忍不住彼此側首,麵麵相覷。
當然,還有很多人。則是深吸一口氣,當時便閉上了眼睛。
節奏不變,歌聲依舊帶著那股子放浪形骸的味道——
“我有這雙腳,我有這雙腿。我有這千山和萬水。
我要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
終於,似乎是高潮到了——
“要愛上我你就彆怕後悔,因為一天我要遠走高飛。
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也不願有人跟隨。”
歌聲裡終於開始注入了一絲力量的味道。但是……很輕。
這一點,一如大家此前都聽過的《一無所有》在高.潮部分那種唱法,並不曾聲嘶力竭,甚至連聲音都不高,但它就是帶著一股子“咬著牙”的味道,讓你瞬間感覺充滿了力量。
但是……它真正“咬著牙”的,其實也就隻有那麼幾個字而已。
要真說力量,它還真是沒多強。
然後,幾乎是不斷氣口的,歌聲就又重新搖晃回了剛開始那種飄飄搖搖的味道——
“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
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古箏再起,飄飄搖搖。
聽到這裡,即便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試聽室裡,做的都肯定是這個圈子裡的大內行,但還是不知不覺就有一種無比新奇的感覺——這搖滾玩兒的!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搖滾不用鼓,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但是不用鼓的搖滾,卻很少能被玩出什麼令人信服的高度來。
而當下這首《假行僧》。才堪堪來到大概是一半的進度,卻已經給人一種“很高級”的感覺了——這可是相當難得的!
當然,音樂,曲調。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和李謙此前的一係列作品,以及那兩首搖滾作品很類似的是,在這首歌裡,歌詞無可爭議地再次成為了整首歌的華彩部分。
簡簡單單的詞,既不控訴,也不批判。甚至連抒情都他媽沒有,但偏偏就讓你感覺這個浪跡天涯的家夥,有點DIAO!
他說: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他還說: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也不願有人跟隨。
寥寥幾句,自成逼格。
這樣明明很簡單,卻又很DIAO的歌詞,在配上那搖曳而放浪的節奏,不知不覺,就讓人心裡騰起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或許讓你皺眉,也或許讓你倒吸一口涼氣。
還或許,讓你目瞪口呆。
這個時候,古箏一收,歌聲再起——
“我隻想看到你長得美,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淚。
我不願相信真的有魔鬼,也不願與任何人作對。
你彆想知道我到底是誰,也彆想看到我的虛偽。”
嘶……
這一次是真真切切的,不少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歌詞寫的……真是……
很混蛋啊!
但這麼混蛋的話,卻偏偏讓人感覺……DIAO爆了!
一直都在閉著眼睛聽歌的周嫫,在聽到這一段剛剛開始的時候,聽到那一句“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就已經忍不住霍然睜開了眼睛。
而當歌聲來到整首歌的最後一句,“也彆想看到我的虛偽”,終於,謝銘遠也是忍不住突然睜開了眼睛。
這一句,簡直絕了!
趙信夫抿著嘴唇,目光銳利,神態嚴肅。
渡邊和一深吸一口氣,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子。
而在華歌唱片,黃曉明搖頭歎息,一臉的享受,黃達仲卻是目光茫然。
“啦啦啦啦啦啦啦……”
…………
在另外的那個時空,提起國內的搖滾樂,則必談崔健,而提起崔健,大家一致公認,他的代表作是《一無所有》,因為那首歌,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國內搖滾樂的啟蒙之作,曆史地位和影響力,當然無與倫比。
但要說到崔健本人搖滾樂的巔峰之作,無數行家卻會首推《假行僧》。
因為這首歌,幾乎可以算是國內搖滾樂中最個性、最另類、最有逼格,貌似最為舒緩、最為平淡。卻又偏偏充滿了抗爭與諷刺的一首作品。
玩的深的人,能看見很多靈魂深處的呐喊,玩得淺的人,也不耽誤你享受他那很DIAO很酷的歌詞與放浪的旋律——簡而言之。所謂雅俗共賞,所謂大巧不工,另外那個時空的搖滾樂發展到三十多年之後,若說最最拔尖的作品,縱然眾說紛紜。但無可爭議的是,這首《假行僧》是絕對有資格位列前三,甚至有資格問鼎第一的大作!
而現在,換了一個時空。
李謙不是這個時空的搖滾先行者,不是搖滾教父,在他之前,搖滾樂興盛過,也衰落過,甚至還出現過如飛翔樂隊這般,曆史地位和音樂成就絲毫都不遜色於崔健的殿堂級大神。而且巧合的是,飛翔樂隊也並不是熱衷於玩重金屬的樂隊,他們的音樂風格,從來都是與暴躁無緣的,可以說,應該算是一種介乎崔健和黑豹樂隊之間的音樂風格。
所以,你真要說《一無所有》和《假行僧》有著多麼令人眼前一亮的力量,那顯然有些誇大了——搖滾樂在國內曾經興盛過好幾年,在那個年代,國內搖滾力量也曾一度達到鼎盛。樂隊一支接著一支的崛起,好的作品一首接著一首的出現。對於喜歡搖滾,尤其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歌迷來說,什麼好的作品沒聽過?
但是。《假行僧》的風格,和它自身的高度,卻仍然足以讓另外這個時空已經欣賞過很多出色搖滾作品的歌迷,初聽之下,一下子就感覺到了那一字一句之中的卓然不群的氣質!
簡單來說,好歌。就是好歌,扔到那裡去,它都差不了!
…………
各大唱片公司的試聽室裡,《假行僧》的播放仍在繼續。
專輯的第二首,是幾乎每一間試聽室裡的每一個人,都已經聽過了無數遍的,《一無所有》。隻是,此時重聽,仍如初聞,一如既往的好聽,一如既往的震撼。
然後,專輯的第三首,是《花房姑娘》。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首崔健的大作。
仍然沒有鼓,這一次,伴奏的主旋律換成了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