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謙忙著為自己第一部電視劇的籌備而東奔西走的時候,7月19日,玫瑰力量的首張專輯《superstar》正式完成了錄製,一方麵這張專輯開始轉入後期製作,另外一方麵,她們三個女孩子卻僅僅隻有幾天的小假期,等到廖遼的MV拍完了,隨後她們就要上陣,開始拍攝自己新專輯的全部十首歌的MV。
7月24日,周一,在整個歌壇的矚目之下,東觀書店銷量排行榜準時發布。
何潤卿的新專輯《愛的代價》既在情理之中、卻又令人多多少少有些吃驚、而且也讓明湖文化這邊再次鬆了口氣、甚至是有些驚喜的,交出了一份穩中有升的漂亮成績。
雖然比起上一周的36992張銷量,這張專輯在本周僅僅隻是微增了不足千張的銷量,但37886張的銷量,還是宣告了何潤卿轉型之後第二張專輯的成功。
而且,以她現如今的地位、影響力,新專輯上市之後的知名度、擴散度,在第二周還能保持銷售曲線的上揚,這本身就代表了專輯本身質量的出眾。
由此,何潤卿的A級江湖地位,徹底坐穩。
遍數整個國內歌壇,僅僅隻有廖遼夠資格比她略高半籌,其餘的那麼多歌手,男男女女,頂天了隻是夠資格跟她相提並論而已。
當然,本周繼續脫穎而出的,並不隻是她自己。
《愛的代價》穩坐頭把交椅,信達唱片近期大紅大紫的新人鄭國風,和他的《冬天的玫瑰》,也在這個酷熱的夏天裡,繼續掀動著整個唱片市場的熱銷狂潮。
繼上周以32741張的銷量排名《愛的代價》之後位居第二名後,在本期的排行榜上,這張已經是上市第五周,卻仍然大熱的專輯,雖然銷量微降,但仍以30093張的驚人銷量,繼續留在單周三萬張的熱銷中,穩居銷量排行榜第二名。
一時間,“暖心小王子”紅到近乎沒有對手。
而在本周,上市第四周的劉明亮,銷量繼續穩步下滑,以21410張的東觀書店銷量,排名第三。與此同時,已經是上市第十周的《女人花》和《巫的眼淚》的銷量,雖然也是穩步下滑,但新一周上市的新專輯中,卻缺乏真正有挑戰力的歌手和作品,所以,她們也是分彆以20314張和19356張的成績,分居第四和第五名。
暑期的唱片市場大戰,如火如荼,但略微叫人吃驚的是,雖然新人鄭國風的突然崛起,似乎是加劇了這種競爭的激烈性,但是他的出現,和熱銷,卻並未就此對其他歌手形成那種絕對壓迫式的空間擠壓,何潤卿的大賣,廖遼和周嫫漂亮的銷量下滑曲線,都說明了,以鄭國風這種現象級的表現,再加上一個強勢的何潤卿,卻仍未能形成對市場真正的製霸——劉明亮雖然姿勢不及當年,但在諸多強手的圍剿下,畢竟還是穩住了自己的基本盤,連續四周下來,光是在東觀書店就拿到了近九萬張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回想當年,不需太久,就在幾年之前,當年的《廖遼》的突然崛起,《濤聲依舊》的所向披靡,都是直接導致了當時同期上市的很多專輯的撲街的。
所以隻能說,如今的國內唱片市場,仍在整體的快速增容之中!
而與唱片市場的如火如荼相比,自去年元旦前後開始,國內的電影市場,卻似乎是開始進入了一波消退狂潮,本該大熱不已的暑期檔,開始遭遇國內電影市場初步放開以來的第二次寒冬——很多國產片的票房都是大幅度低於預期,即便是大咖雲集的作品,即便是國人始終大愛的武俠片,也依然如此,而最近這些年在國內市場中地位越來越穩固的好萊塢大片,也沒能躲過這一波市場的倒退,票房無一例外的大幅度低於預期。
於是,這個夏天很熱鬨。
有的人炮轟院線在排片上更傾向於把好的時間、好的場次和好的影廳排給好萊塢電影,而隻是把垃圾時間、破影廳排給國產片,是屬於不愛國。
有的人開始思辨國內電影市場的這一波倒退,認為此前幾年的發展,都是虛假的繁榮,是建立在國內對文藝作品免稅基礎上的熱錢湧入導致的,甚至有人隱晦地表示,有不少人在借電影市場洗錢。而事實上國內的經濟發展,還沒到可以真正支撐一個每年高達80億票房的市場的程度,老百姓的口袋裡,還沒有那麼多錢來消費電影票。
並且據此,不少相關專家對未來幾年國內的電影票房市場看衰,認為這一波的市場倒退並不會很快停止,將會持續至少五到八年,他們認為大概要到2005年前後,國內的票房市場,才有可能會再次回到每年80億票房的量級。
也有的人,開始怒批近些年電影行業的粗製濫造現象,且認為電影市場的票房下滑,並不是觀眾看不起電影、買不起電影票了,而在於電影整體質量的下滑,但電影質量的下滑,罪責卻並不能簡單地歸咎為是電影人的水準和實力下降了。
相反,這些年電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探索,一直都在進步,隻是隨著票房市場的大漲,明星片酬增長極快,再加上民眾的追星熱潮推波助瀾,使得製片商隻看明星、不看劇本,極大地壓製了電影主創人員在電影製作上的發言權。
拍攝過程中,甚至是在劇本階段,某些明星大牌的話語權甚至會淩駕於導演和編劇之上,而影片拍攝完畢,投資商對剪輯的發言權,也要大於導演。
——總之,電影人對自己的電影做不了主,導致電影越來越難看,導致觀眾不買賬了,但不怪電影人,怪明星,怪投資商!
某位導演在接受采訪時,甚至憤怒地說:“現在的國內,都是一幫不懂電影的人在指導我們拍電影,我們就完全不會拍了!”
風風火火,罵戰迭起。
電影市場的大衰退,已經注定會成為整個暑期,甚至是接下來半年的娛樂圈頭號話題了。
由此,有家媒體直接打出字跡血紅的頭版頭條評論——國民娛樂之怪現狀。
而且這篇文章居然還是連載的,一天一大篇,一天批一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