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手來,還沒等李謙繞出去跟秦渭的左膀右臂衛夫之握手,衛夫之已經主動抬了抬手,算是打招呼,“老弟,我衛夫之。”
他這樣一打招呼,按理說李謙回個禮,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衛夫之雖然也算是名滿江湖,但他畢竟隻是秦渭的美術指導而已,算是跟秦渭搭班子的,放到江湖上,李謙的咖位比他隻有更強而絕對不差。
但此時,李謙卻比較令人吃驚地主動走出座位,還是過去了,態度異常客氣地跟臉上閃過一抹訝異之色的衛夫之握手,“衛老師,久仰久仰。”
衛夫之畢竟是多年的老江湖了,很快就收起臉上心中的訝異,淡然一笑,用力跟李謙一握,“客氣了,我是你的歌迷和粉絲,鐵杆的!”
周圍的人都是場麵化地笑一笑。
胡斐插科打諢,道:“老衛這個話說了等於沒說,這屋子裡都是李謙老弟的粉絲和歌迷哇,教主嘛!”
這一次,大家聞言紛紛哈哈大笑。
也不知道是因為胡斐這話說的好笑,還是因為這話是胡斐說的。
近十幾年的國內電影圈,把政府的力量排除在外的話,秦渭和杜維運是公認藝術成就最高的,趙美成和劉承章是公認最會賺錢、而且還能賺得不落俗套的,但站在這些舉手投足間就能攪動影壇風雲的大人物背後的,則是眾所周知的三位大鱷——周陽華、胡斐,和袁珂。
周陽華的東方傳媒是一家集影視投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電影院線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集團,絕對的業界一霸。
胡斐的華飛影視公司雖然不如東方傳媒那麼大,業務也偏單一,但前者有杜維運擔任藝術總監負責扛旗,後者則是跟秦渭搭檔十幾年!
在過去的十幾年之間,周陽華加杜維運,胡斐加秦渭,以及袁珂加趙美成,是業界最為著名的三對搭檔——他們被譽為典範級彆的資本與電影的結合!
當然,本來或許應該再多一對的。
可惜的是,95年的時候,劉承章跟他的老搭檔鬨翻了,是非對錯,除了他們兩個,彆人實在很難理得清,隻不過在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劉承章離開了他那位老搭檔,實在是有些前途未卜,畢竟這些年來,都是人家的錢在背後撐著,才讓劉承章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但幾年的時間下來,事實證明,對於電影來說,資本雖然是不可或缺的,但資本來自於誰,卻並沒有什麼區彆——反倒是藝術家的獨特的創造力,才是電影市場上更加不可或缺的東西。
因為劉承章跟老搭檔反目成仇之後,很快就拉來各路投資,拍攝了《劍客與和尚》,結果卻反而是實現了自己導演生涯的跨越式發展,一舉從一個票房最高才隻有七千多萬的一線導演,直接晉級頂級導演的行列。
而他的老搭檔,在劉承章出走之後,先後投資了幾部電影,卻收獲不大,其中還很是賠了幾部,漸漸的,在業界的影響力就不如往日了。
而劉承章在《劍客與和尚》大賣之後,一方麵身價陡增,一方麵胃口也更大了,新電影《劍仙》投資巨大,僅靠他原來的金主,顯然難以獨立支撐,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之後,業界三大巨頭之一的胡斐入了資。
眾所周知,胡斐跟周陽華是死對頭,胡斐入資了,就代表著周陽華出局了。
而能夠投資劉承章的新電影,顯然也是讓胡斐的勢力、影響力以及說話做事的底氣,都大大的增加了——去年過去《劍仙》的片場客串鏡頭的時候,李謙跟劉承章、方柏錦秉燭夜話時,劉承章親口說過,胡斐一直都在拉攏他,希望他能夠跟秦渭一樣,在胡斐的華飛影視成立工作室,或者乾脆由胡斐全資收購劉承章個人的那家影視公司。
隻不過,當時劉承章還在舉棋不定。
因為彆管胡斐怎麼看重他,他隻要進入華飛影視的體係,注定了隻能做老二——有秦渭在,劉承章的電影彆說賣了兩億多,就算他賣三億、四億,也不可能蓋過國內電影第一人的秦渭去!
當然,劉承章同意還是不同意的事情,另外說,最主要的是,從胡斐想要把劉承章也納入麾下的架勢,可以看出他現在是多麼的意氣風發。
不客氣的說,儘管在當下的這間屋子裡,坐的沒有普通人,但除了秦渭牌子夠大、李謙是獨立的一套體係之外,就連號稱近十年最優秀的華人演員的明曉敬,也是不敢不給胡斐麵子的!
儘管他看上去頂天了能有一米六,一副又瘦又小的樣子!
但偏偏,能量大得驚人!
大家笑過,李謙回到明曉敬身邊,又隔著桌子跟差不多算是坐在正對麵的劉承章和方柏錦點頭示意,大家是熟人,微微一笑,就算是打過招呼了。
這時,明曉敬才低聲問他:“孩子挺好的吧?嫫嫫的身體恢複個差不多了吧?你們計劃就這麼一直不對外說?”
***
推本書,隔壁老王的《民國之文豪崛起》,我在追。起點書庫裡少有的能把民國風情寫得入滋入味的一本書。而且實話說,老王的文筆也的確夠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