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是掐著兒回來的。零點看書.
他貓著腰溜回座位坐下之後,也就是跟傅學隆和秦晶晶各說了幾句話的功夫,電影就結束了。
大銀幕上,滿屏的血紅顏色,一個童稚的聲音在唱著那首民謠。
“娘,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船……”
甚至,李謙還來得及看到了血紅色的屏幕上自己一臉怔忪的模樣。
現在回頭看,會覺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因為刻意的鍛煉加上化妝,在光著上半身的時候,真的是顯得好雄壯啊!
鼓聲起,一片日食的血紅裡,被紅色給吞噬掉的高粱隨風搖擺。
嗩呐起。
屏幕上,高粱搖擺不定,嗩呐聲聲聲悲亢,字幕滾動出現。
《紅高粱》的首映,結束了。
秦晶晶下意識地扭頭往後排的觀眾席看了一眼。
觀眾們沒給什麼反應。
她縮回身子來,有些忐忑,有些擔心。
但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完全多餘的。
因為很快,當嗩呐聲住,大銀幕徹底暗了下來,幾乎隻有那麼一兩秒鐘的黑暗間隔,隨後,掌聲就響了起來。
而且,越來越響亮。
這個時候,李謙也半轉身往後麵瞄了一眼。
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到。
半分鐘之後,掌聲還在響,燈光已經亮了起來。
約翰·戴斯從第二排過來,一把抓住李謙,眼鏡後麵的目光閃閃發亮,拉住他,小聲道:“站起來,謙,你該站起來,接受掌聲!”
李謙愣了一下,站起身來,下意識地雙手合十,向觀眾席頭致意。
在他身邊,秦晶晶和傅學隆這兩位主創人員微微愣了一下,隨後也都跟著站起來,學著李謙的模樣,站在他兩側,向觀眾席微笑頭。
很多人都知道李謙是四大美人樂隊的主場,但也有很多人事先不知道,隻不過在這一刻,大家剛看電影,當然都知道,他就是那個電影裡的粗壯漢子。
掌聲忽然就又熱烈了許多。
說起來似乎話長,但其實也就是一兩分鐘的事情而已。
放到國內,作為電影導演的李謙,畢竟有了《我的野蠻女友》和《黃飛鴻》兩部大賣的片子,應該可以算是一個相當有分量的導演了,但是在歐洲地區,作為導演,他還屁都不是呢,所以,他不會有什麼大牌導演的待遇。
片子似乎不錯,觀眾們對於這樣一部有些奇特、但充滿了濃鬱的東方風情和奇特而瑰麗的色彩運用的東方電影,也都相當的滿意,但是,鼓掌,起身之後繼續鼓掌,看到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出現在前排,掌聲就更熱烈一些……也就僅此而已了。
大家很快退場。
章子芳滿臉的誠懇與讚賞,道:“李謙,你拍了一部特彆棒的電影!恭喜你!”
一些重要的影評人和記者,約翰·戴斯跟人家談笑風生地送行,走到門口時,他們跟李謙握手,大多都會一臉認真地說一句,“恭喜你,拍了一部很棒的電影!而且,你的表演很出色,還有這位美麗的小姐!”
然後,完事兒了。
等人走個差不多了,約翰·戴斯道:“謙,你讓我驚訝!我甚至都很難相信一部這樣風格的電影,會是出自你之手!我還以為你是一位成熟的商業導演,沒想到你還可以拍出這樣的文藝電影來!不過,這部片子相當的驚人!相信我,你會讓柏林電影節大吃一驚的!”
李謙聳聳肩。
等他走開,秦晶晶過來,問:“這樣……算好嗎?”
聽她話裡的意思是有些失落。
李謙扭頭看看她,“算不錯!基本上是全場起立鼓掌了。至於其它的,等等看吧,看接下來的幾場,和明天的上座率怎麼樣,然後,看看這幫歐洲的電影人會怎麼評價吧!……放輕鬆,彆多想!事先就說了,咱們就是過來混個臉熟,見識見識,本來就沒準備拿獎的!”
秦晶晶深吸一口氣,了頭。
接下來是專訪。
本來李謙是不想要的,但畢竟是入圍柏林電影節了嘛,齊潔心裡是有口怨氣的,好不容易待著機會,她一再勸李謙接受一次采訪,最終無奈,李謙隻好答應讓她幫忙挑選一家報紙,然後大家約好了,等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的首映過了,那邊的人看過了電影,到時候可以找個地方,對他來一次專訪。
當然,除此之外,秦晶晶的任務比他多。
雖然不是這部電影最具話題性的那一個,但作為影片的女主角,她自然是宣傳的重之一,所以雖然電影上映前沒什麼響動,但這邊電影上映了,她的安排就開始了——約翰·戴斯幫她約好了好幾家德國本地報紙和雜誌,再加上還有國內派來報道柏林電影節的媒體也約了拍照和采訪,基本上這邊首映結束了,她就要開始馬不停蹄個兩三天了。
…………
專訪就約在了午飯時間,地是在李謙他們入住酒店附近不遠的一家餐廳。
對方早已等在那裡,看見李謙到了,就站起來打招呼,握手的時候自我介紹道:“謙少你好,我是《東方周報》的記者,林南笙。”
“久仰大名!我跟曹哥我們倆,對你的一些評論都特彆推崇!”
“謝謝!”
大家寒暄畢,坐下。
林南笙看上去應該還不到四十歲,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一看就像是搞文化的人,隻不過他麵相平平無奇,不認識的話,估計不會把他跟當下國內最著名的自由評論家、撰稿人兼著名影評人聯係到一起。
約好了是午飯後開始采訪,但兩人招來服務生了餐,等著餐品來的工夫,林南笙一副閒聊的架勢,卻已經開始問:“其實在采訪之外,在預備的那些所有的問題之外,有件事我一直都蠻好奇的,能給我解答一下嗎?”
李謙笑笑,做了個“請”的姿勢,道:“說說看。”
林南笙問:“你出道不少年頭了,一直都很紅,但你這些年來有一特彆奇怪,我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感覺,你似乎是特彆的對媒體沒有好感!所以,你基本上從不接受采訪,也從來不上任何的電視或者電台節目,對嗎?”
這個問題,有狠。
李謙笑了笑,道:“林兄,咱們在采訪之前談這個話題,合適嗎?”
林南笙愣了一下,然後嗬嗬地笑了起來。
這是在餐廳裡,公眾場合,若是私下場合,隻怕他要哈哈大笑了。
然後,他道:“沒事,你想說什麼儘管說,我就算再生氣,都會憋到把專訪做完了!這可是你這些年來的第一個媒體專訪啊!”
李謙聞言笑了笑,認真地想了片刻,然後才回答道:“沒有好感,其實真的談不上!主要是我覺得我特彆的拙於言辭,再加上我身上的破綻又多,你們一個個又都是快口快刀的,所以,我一般情況下的確是不太願意接受采訪。”
這個話,算得坦誠。
林南笙聞言猶豫了一下,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他還是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屬於你認為的快口快刀的那一類記者,不過麼,今天咱們的采訪隻針對電影,所以,你儘可以放心。”
李謙頭,“好!”
…………
“剛才看片子的時候,我在想,這個年輕人真的是才華橫溢,他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會換一種風格,而且每一種風格都是那麼的獨特!”
“謝謝,過獎了。”
“來到柏林參加電影節,你對自己和自己這部《紅高粱》,有什麼期許嗎?”
“期許的話……也談不上吧?主競賽單元嘛,那當然,該想的也肯定想過,但是,得不得獎這個事兒,我覺得倒是不必執著。”
“所以就是,也想過自己會不會得獎,但對得獎,基本不抱什麼希望,對吧?”
李謙笑,頭,“差不多吧!大概是這個意思。”
林南笙笑起來,“國內電影的好作品,其實還是有的,但是的確,歐洲這邊的三大電影節,無一例外的競爭壓力很大。不過,我還是很看好《紅高粱》可以在柏林電影節有所收獲的。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
“因為你在電影中的造型和表演,無論對中國的歌迷、影迷,還是對歐洲的影迷們來說,都太具有突破性了!”
李謙笑,“我可以把這當成是在稱讚我嗎?”
“當然!這就是稱讚!”
頓了頓,林南笙又加上一句,“這是我在《三國演義》裡的孫策身上,所沒有看到過的表演!所以我想說,或許大家都認為你是一個好的歌手、一個金牌製作人,是一個優秀的導演,但是在我看來,你同樣也是一個優秀的演員!我相信,等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了,會好評如潮的!”
“呃,謝謝!……承你吉言啦!”
…………
吃飯吃了半小時,采訪了一個多小時,等到這一場貌似沒有什麼深度話題挖掘,但其實彼此雙方都很明白為什麼要到即止的采訪結束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半了。
兩人在餐館門口握手作彆,然後李謙轉回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