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白玉京試了兩次,腿軟得有點爬不起來,就索性躺下繼續睡,反正其實最近還是沒有她的戲份可拍的,她那麼早早地就過來片場,而且每周裡都會有三四天的時間來看劇組拍戲,除了對3D拍攝有點好奇之外,其實最主要還是真的像提前熟悉一下,看看所謂的動作捕捉拍攝中,彆的演員是怎麼演的。
她是明湖文化演員裡的大姐大,又是李謙這部新作品裡唯一的一個拿到重要角色的明湖演員,當然要認真點——投資五個億啊!過去這些年,熟悉的人早都看清楚了,李謙對待手下人,是向來大方,但對待自己的片子,卻總是儘量節省的,這一次居然玩那麼大,可想而知他有多看重!
這一個回籠覺睡得特彆舒服,再睜開眼,已經快十點了。
白玉京從容地下床、洗澡,昨天穿來的衣服有的已經被撕爛了,還有的上頭沾了些黃濁斑跡,當然已經不合適穿出門去,於是她乾脆拉開衣櫃,找了條褲子,又揀出來一件白襯衫,隨便穿上了,褲子長,卷起褲腿,襯衫大,直接往腰裡一係——對著鏡子一照,她居然覺得自己這身打扮,襯著高跟鞋,還蠻酷的。
再加上紅潤得有些過分的臉蛋兒,美美噠。
然後,她打開門,就在樓層服務員詫異的眼光中,坦然自如地關了門,坐電梯下到了五樓,這才叫了自己的助理,把李謙房間的那個備份房卡丟給她,叫她在服務員進房間收拾之前,先去把自己丟在那裡的爛衣服、絲襪之類都收走。小助理臨出門前,她又特意叮囑,記得把幾個垃圾桶也都清了。
她的助理雖說已經跟了很久,但此前還從來沒有處理過這種事情,就有點小懵逼,上去打開李謙的房間往屋裡一看,頓時就震撼了。
等到把那幾件被撕爛的衣服、絲襪什麼的收攏起來,她想起白玉京的吩咐,去清理垃圾桶,因為是套房,所以客廳、臥室、洗手間幾個地方看一遍,數著裡麵的東西,她再次被震撼了。
“一,二,三,四,哦,還有這個,我暈……京姐真狠!”
“偷吃就偷吃,還吃那麼狠,老板娘們肯定能察覺的出來啊!”
小助理不無擔心地想。
但轉瞬她又想到,“京姐既然拿下了老板,而且還吃得那麼囂張,看來是要上位啊?難道……”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吃完飯一起回了房間,小助理才終於抓住機會問出了自己的期待,白玉京卻撇撇嘴,“上個屁的位啊!知道他現在納個妾得多少錢嗎?幾十億啦!有那個錢,我寧願他都給我!也不對……我也不缺錢呀!要那麼多錢有什麼用?還得費心打理!我又沒有一個齊潔幫我管這些!大不了……對了,回頭還是要跟齊總報備一聲,免得她說我不打招呼。”
小助理弱弱地問:“這事兒……不是應該跟訊飛的咱們那位老板娘說麼?”
白玉京笑笑,“她是大婦啊,但這種事反倒不必跟她說,跟齊總說就行了。要說大婦,她才是真大婦,手裡攥著所有人!嗨……我跟你說這乾嘛!”
認真想了想,白玉京卻又忍不住跟自己的助理說:“我其實就是喜歡他而已,彆多想,我這輩子已經做好準備不嫁人了!”
末了,又自己低聲的歎息,“也看不上彆的人啦!”
…………
李謙這邊的臨時安排,做助理的跟完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當然是繼續回明湖文化坐班,反正老板在影視城裡隻是拍戲,自己這個負責行政事務的助理就暫時沒什麼用場了。
回去之後,第一件事,找齊總報告一下昨天李謙看資料的事情和他的反應。
齊潔聽完了之後不置可否,隻是表示知道了。
不過最後她還是吩咐秦諾,讓她格外留意一下那個林仙芝此後的舉動,有什麼消息記得及時彙報。她說:“這麼些年來,能讓他格外讚賞都忍不住想出手挖人的導演,可不多。”
此前她答應給《鐘馗正傳》在明湖院線上排片,當然是純粹看順天衛視總經理魏平的麵子,所以吩咐給院線那邊看著排就是了,她自己每天那麼多事,哪裡有心情關心一部老朋友假公濟私砸錢幫自己私生女拍的電影?
但是現在麼,李謙看完了居然認可到這個程度,就說明這個私生女是真有本事的,她當然也要重視起來。
要知道,此前明湖文化影視部這邊想要招一批導演進來,拓展製片能力,增加製片量,不是一個人提議直接挖人,反正明湖文化名氣又大又有錢,要挖人真是不難,但李謙都否決了,還是決定招一批還沒露頭的人,自己培養。
由此可知,他對這個林仙芝、對這部《鐘馗正傳》是有多看好!
於是想了想,等秦諾走了,她就又把辦公室外頭自己的助理杜敏叫過來,吩咐說:“回頭看我的行程,哪天閒了,給我空出一場電影的時間來,我去咱們院線看看這部《鐘馗正傳》。”杜敏當然是趕緊答應下來。
…………
其實近兩三年來,國內電影市場,尤其是國產片,雖然看上去還是那幫此前就已經闖出了赫赫名聲的大導演在各自雄霸一方,但其實類似林仙芝這樣的新人導演,正在紛紛冒頭。
他們出道前的身份五花八門,但肯定都是在其他方麵證明過自己實力的,所以眼見國內電影市場越來越繁榮,就開始有人願意砸錢給他們這樣的新人導演來試水了——失敗的當然很多,但成功的也不是沒有。
他們都是新人,拿不到什麼太大的投資,一部電影的投資多則五六百萬,少則隻有兩三百甚至一兩百萬——對於投資人來說,賠了也不心疼,權當積累經驗,如果一旦賺了,或者哪怕保本,也算是多少有了快敲門磚。
小成本投資,投資人往往是純屬玩票和試探的性質,沒有成係統的宣傳和發行,純粹靠片子本身的質量去市場裡衝殺,當然算得上是大浪淘沙了,可即便如此,拿著幾百萬的資金,愣是有電影最終做到了票房三千多萬!
其中有幾個冒頭的導演,業界幾乎是一致看好,齊潔也覺得很值得挖過來——他們當然是不好明湖文化現在的這批已經是成手的簽約導演相比,但也總比那些沒有太多經驗,來了隻能從學徒開始做起的人要優秀太多。
因為他們已經證明過自己。
更何況,能用低成本拍出賣座的電影的導演,向來都最受投資人青睞——三五百萬的投資,又是證明過自己的人,就意味著風險很小,而兩三千萬的票房,則意味著兩倍以上的純利潤——簡直賺翻了。
有了這種票房傍身的,那當然是一下子就亮眼了!
各方勢力都揮舞著支票本要挖人,自家老板更是信心大漲,毫不猶豫地砸錢收買人心,準備依托著這條衝開的血路殺進去大乾一場。
總之,紛紛擾擾。
其實在李謙曾經經曆過的那個時空,曆史也曾這樣子走過一遍,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李謙和明湖文化一係導演們的刺激,也或者可以解釋為領路,在這個時空裡,不少冒頭的新人導演們明顯是好像一出場就開悟了——凡是賺到了錢的,幾乎都是很認真地試圖把故事講好。
這當然也是應激效應的一種——因為李謙的刺激,因為他和明湖文化一係導演們一部又一部的成功,為國產電影指明了方向,使得後來者可以更迅速也更準確地去把握住市場的脈搏,摸清觀眾的喜好。
而作為一個電視台法製節目的導演和編劇,以不足三百萬的投資,最終拿下了高達3350萬票房的林仙芝,正是這一批冒頭的導演中極為亮眼的一個。
甚至在《鐘馗正傳》的票房剛剛突破1500萬的時候,她就已經成功的談妥了自己下一部電影的投資——她並沒有為自己的這第二部作品爭取太多的投資,整部電影從劇本到預算,全是她一個人弄出來的,整個的製片預算,隻有八百萬!
而事實上,就在她拿著自己的拍攝計劃書去拉投資的時候,影視圈已經有不下於四位的老板和投資人曾經給過她承諾了——下部片子,可以直接給她開出兩千萬的製片預算。
但是,她一個都沒要。
最終,她以極低的導演片酬,爭取到了這部新電影的最終剪輯權,並且爭取到了新電影國內票房的最高不超過5%的票房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