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了道,智慧成就以後,就要起“行”。
光想自己修,不入世,不修菩薩行,那是不對的。
——南懷瑾《圓覺經略說》】
……
不分晝夜,洞主每天都像一隻白日裡的貓一樣。
他一會兒懶洋洋地臥著石床,
一會兒又躺到了院子的床椅上,
過幾個時辰再去瞧,便不知跑何處去了。
而祈願大會的這一天,即便洞主的神色還是一如既往的慵懶,
小晏遊卻是頭一次見到他一整天都沒有睡覺。
“洞主洞主,你明明是假仙境,
不是真仙人嘛,不用搭理他們的願望也可以呀。”
洞主的麵容上掛著溫和的笑容,那份笑意,似乎是蕩儘了所有苦難,才能做到如此輕淺。
“我曾為世間許下承諾:
向我祈願,真摯之心,可得圓滿。”
洞主撫摸著小晏遊亂糟糟的短發說道。
小晏遊倚靠到石床下的台階邊,仰著腦袋思考。
“信仰究竟是什麼呢?
地球上的人們信上帝、信觀音、信如來,可那些都不存在……
這裡的人們信仙人,
可是,洞主你在的呀。”
洞主的目光從小晏遊身上移開,似乎看向遙遠不可視的空虛之地,整個麵容皆沉下去。
“每個人都會為我賦予一個獨屬於他們自己的定義。
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一個三角形或者圓形,那麼我在人們心裡,
就是一個或與眾不同、或出類拔萃的幾何體。”
“嗯……啊!我懂了!”
小晏遊茅塞頓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洞主微微一驚,轉而淺淺地笑起來,安靜地看著小晏遊。
小晏遊的聰穎,深得洞主的欣賞。
無論怎麼個說法去解釋人們心中的信仰,都是不合適的。
人們把這份信仰,當作是方形的也好,圓形的也好,對洞主來說,都不重要。
他愛世人,而這份博愛的起點,並不是因為世人愛他。
洞主的最終目的,隻如他自己曾說的,不過是製造一個借口,做一個冥冥之中,強大又神聖的存在。
庇佑守護,亦或束手坐視,隻為了能讓人們多一個目標去追逐、多帶一份希望活下去。
……
直到陽光完全掩入地平線,
星月漸明,眾獸歸巢,
洞主才從神仙洞中出來,倦倦地窩到床椅上。
小晏遊跟在洞主身旁。
“小遊子,如果是在地球上……
你這個年紀呀,是不是快要初中畢業咯。”
“嗯,好像是,但我不知道。”
小晏遊離開了地球,自然也脫離了原先的教育體係。
他至今為止所獲得的知識,大部分來自地球圖書館和洞主的教授。
此時洞主的心思,小晏遊完全猜不透。
“洞主不要擔心我啦,我覺得啊,現在的我那叫一個——
知識淵博,造詣精深,學貫中西,簡直就是活脫脫的百科全書!”
小晏遊擺出一副傲嬌的神態說道。
“你呀……”洞主帶著寵溺輕輕搖頭,用食指劃蹭過小晏遊的鼻梁,道:
“你還有個特彆——重要的技能,要熟練掌握哦。”
小晏遊撓撓頭,思索起來:“啥技能?”
“逃跑。”
洞主似笑非笑,雙眸注視著小晏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