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無主想要加入當今最強盛的食物道宗門——確食宗。
這是她人生第一次離開瀾晶城。
對於一個尚處於好奇心旺盛年齡的孩子來說,這段長達半年的顛沛行路生活並不枯燥。
相反,路上的所見所聞讓她增長了不少見識。
早早便學會獨立生活的飯無主,早已練就了照顧自己的本領。
想辦法讓自己吃上熱乎的,對她來說從來都不是難題。
每到一處,飯無主便會留意當地能尋到的食材:山間的野菌、溪邊的魚蝦、農戶屋簷下曬著的乾菜……
在一次次就地取材的實踐裡,她漸漸練出了一手絕活——
隻用最簡單的食材,就能做出令人垂涎的美味。
即便是那些被大廚們不視為食材的東西,帶著澀味的野果、不起眼的根莖,經她一番處理,竟也能變成帶著獨特風味的吃食。
然而,飯無主並不清楚確食宗的具體位置。
她每趕一段路,就要找好幾個行客問路。
有人說,確食宗在人煙鼎盛的地方。
因為,擁有煙火氣的食物,才會好吃。
但也有人說,確食宗在深山野嶺、在偏僻的港口。
有山珍海味,才是絕佳的人間美食。
飯無主每次聽信一個方位,就不顧不管地上路了。
一人一狗,走了很遠很遠。
他們從春天走到了夏天,然後進入秋天。
奇特的是,秋天過後,他們並沒有迎來冬天,而是新的夏天。
飯無主過於年幼,正兒八經做生意的遊商不敢讓她做幫工。
而她也不敢去黑灰行業的老板手底下做事。
這樣一來,便是囊中羞澀。
這無人照拂的孩子,被迫做了不少偷食他人蔬菜果園的壞事。
炎炎夏日,一路上豔陽高照,飯無主口渴難耐。
官道旁,放眼望去,全都是西瓜地。
西瓜全熟透了,卻因天氣太熱,無人看守。
飯無主在路旁找了個破舊的木棚,稍加修繕後,就成了方圓三五裡地,唯一的納涼之處。
她把不知主人是誰的西瓜地薅了一遍,在涼亭中擺上新鮮的瓜。
隨後摘了瓜地裡稻草人的帽子,往她自己的頭上一扣。
“西瓜吃不吃咯?超解暑的大西瓜!”
飯無主敞開嗓子叫賣,聲音嘹亮又不失稚嫩。
瞧著,好似她才是瓜地的主人,正在這熟了一片的瓜地旁賣著瓜呢。
不過一會兒,涼亭就來了三三兩兩的趕路人。
瓜是好瓜,新鮮,個頭大,又便宜。
但總有人挑挑揀揀。
有人說:“小老板,你怎麼不把瓜切開呢?
這樣我才知道裡頭紅不紅,熟沒熟透的呀。”
也有人說:“你瞧這日頭,夠毒辣的,帶一整個瓜上路,又重又累,簡直要命!”
於是,飯無主便從她一路收來的“破爛”中,拿出一把刀,把西瓜們都對半切了。
那曾是一把被老打鐵店當作廢料丟棄的破刀。
可經飯無主的養護,這破刀已脫胎換骨,如今,刀口鋒利,刀身亮得能映出人影。
再過一會兒,又來了一波趕路人。
有人說:“我著急趕路呢,老板,你瓜切得這麼大一塊,我不方便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