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點頭:“好!人才不分貴賤,隻有廣納賢才,國家才能興盛。另外,設立科舉特科,選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若有擅長機械製造、醫術等方麵的能人,直接引入朝堂。”
當一位擅長機械製造的匠人通過特科進入朝堂時,劉峰勉勵他:
“好好發揮你的才能,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日後必不負你!”
司法領域,劉峰將大理寺卿喚至跟前。
“趙卿,律法是為了維護正義,不是為了製造恐懼。朕決定重新修訂律法,廢除殘酷刑罰,審訊犯人要重證據,不能屈打成招,你意下如何?”
大理寺卿拱手道:“陛下聖明!如此方能彰顯律法公正。”
一位平民被冤枉入獄,劉峰親自過問。重審還了平民清白後,他當著眾臣麵怒喝:
“孫縣令徇私枉法,草菅人命,革職查辦!朕絕不允許任何一個人被冤枉,律法麵前,人人平等!”
在他的治理下,興修水利,鼓勵農桑。朝堂上,他對官員說:
“百姓是根基,根基穩了,國家才能繁榮。諸位愛卿,與朕同心協力,共創盛世!”
漸漸地,皇朝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街頭巷尾都傳頌著這位賢明君主的事跡。
時光飛逝,劉峰垂垂老矣,躺在龍榻上,望著窗外:
“這一生,總算不負百姓。”
當劉峰在龍榻上咽下最後一口氣,黑暗再度將他吞沒。
再次有意識時,他聽到了刺耳的啼哭——那是他自己的聲音。他努力睜開眼睛,眼前是一對衣衫襤褸、滿臉疲憊的夫婦。
“當家的,這孩子生在這災年,可怎麼養啊?”
婦人將他緊緊摟在懷裡,聲音裡滿是擔憂。
男人歎了口氣,粗糙的手輕輕碰了碰孩子的小臉:
“再難也得養著,好歹是條命。”
就這樣,劉峰開始了他作為乞丐的一生。
嬰兒時期的他,隻能在母親的懷抱裡,感受著四處流浪的顛簸。
餓了就哭,母親就著僅有的一點米湯喂他,有時候實在沒有吃的,隻能哄著:
“乖,再忍忍,等找到好心人,就有吃的了。”
漸漸長大,劉峰開始跟著父母乞討。五歲那年,在城門口,他學著父母的樣子,伸出臟兮兮的小手:
“好心人,給點吃的吧。”
路過的一位富人厭惡地躲開,還嘟囔著:
“臟死了,彆靠近。”
劉峰縮回手,看向父親:“爹,為什麼他們不願意給我們吃的?”
父親摸了摸他的頭,眼神黯淡:
“孩子,這世道,人都是自顧不暇,哪還有多餘的善心。”
一天夜裡,他們在破廟裡落腳。外麵下著大雨,劉峰凍得直發抖:
“娘,我好餓,也好冷。”
母親把身上唯一的薄布披在他身上:
“再熬熬,等天亮了,去集市看看,興許能撿到些剩飯。”
十歲那年,父母終究沒能熬過寒冬。臨死前,父親拉著他的手:
“峰兒,活下去……靠自己……”
劉峰跪在父母身邊,嚎啕大哭:
“爹,娘,你們彆走,留下我一個人怎麼辦?....”
此後,劉峰成了真正的小乞丐。他在街頭流浪,餓了就翻找垃圾桶,困了就找個角落蜷縮著。
有一次,他在垃圾桶裡翻到半個饅頭,剛要吃,卻看到一個比他還小的孩子眼巴巴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