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兄怎會前來?”李炫低聲問道。
秦懷道左右看了看,確定無人跟蹤後才說:“是蜀王派人送信,說你可能中了劉洎圈套。我本想帶兵前來,又怕打草驚蛇,隻好獨自潛入。”
聶隱娘蹙眉:“袁天罡來得也太巧了......”
李炫想起血月鏡中看到的景象,心頭疑雲更濃。鏡中顯示的“棲鳳裡十三巷704室”,正是他送外賣遭遇妖鬼的起始!而那個將他拉入青銅鏡的黑影,與驪山石殿壁畫上的無麵人何其相似!
“先回府再從長計議。”李炫沉聲道,“明日早朝,必有一場惡戰。”
三人剛轉過街角,突然同時停步——前方巷口,一個白衣女子靜靜站立,月光下她的麵容模糊不清,隻有腰間一枚玉佩泛著微光。
“來者何人?”秦懷道手按刀柄。
女子緩步走近,麵容漸漸清晰——竟是楊妃!晉王李治和蜀王李恪的生母!
“李參軍。”楊妃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威嚴,“借一步說話。”
李炫心頭一震。楊妃深夜出宮,必有要事。他示意聶隱娘和秦懷道在外等候,自己跟隨楊妃走入一條僻靜小巷。
“娘娘有何吩咐?”李炫恭敬行禮。
楊妃從袖中取出一物,正是半塊玉璽碎片:“參軍可知這是何物?”
李炫瞳孔微縮——這與他從侯君集處得到的玉璽碎片如出一轍!
“傳國玉璽的碎片?”
楊妃點頭:“不錯。當年隋煬帝自儘前,將玉璽一分為三,分彆藏於大興宮、洛陽宮和江都宮。這一塊,是陛下賜予本宮的定情之物。”
她將碎片遞給李炫:“今日晉王府之事,本宮已有所耳聞。參軍若想查明真相,不妨去洛陽走一遭。”
李炫接過碎片,隻覺掌心一陣灼熱:“娘娘的意思是......”
“洛陽紫微宮中,藏著一麵青銅鏡。”楊妃意味深長地說,“鏡中自有參軍想知道的答案。”
李炫心頭劇震——青銅鏡?莫非就是將他帶來這個時代的那麵鏡子?
楊妃似乎看穿他的心思,輕聲道:“參軍非此世之人,對嗎?”
這句話如晴天霹靂,震得李炫幾乎站立不穩。他強自鎮定:“娘娘何出此言?”
“血月鏡乃上古神器,唯有異世之人才能激發其真正威力。”楊妃目光深邃,“方才鏡中所顯,想必是參軍故鄉景象吧?”
李炫沉默片刻,終於點頭:“娘娘慧眼。不知......”
“本宮不問你來曆。”楊妃打斷他,“隻問你一事——可願助我兒李恪一臂之力?”
李炫想起蜀王胸口的可怖傷口和那句“活不過三個月”,心中一痛:“殿下對臣有知遇之恩,臣萬死不辭。”
“好。”楊妃從懷中取出一枚金印,“這是洛陽行宮的通行令。三日後,陛下會派你前往洛陽查案,屆時......”
她突然住口,警覺地看向巷口。聶隱娘的聲音傳來:“有人來了!”
楊妃迅速將金印塞入李炫手中,低聲道:“記住,無論看到什麼,都不要相信鏡中之人的話!”
說罷,她身形如煙,悄然消失在巷尾。
李炫剛將金印藏好,一隊金吾衛已轉過街角。為首的校尉見到三人,明顯一愣:“李參軍?秦將軍?你們為何在此?”
秦懷道鎮定自若:“本將奉命巡查宵禁,偶遇李參軍,正欲送他回府。”
校尉將信將疑,但礙於秦懷道身份,也不敢多問,行禮後帶隊離開。
回到李府,三人密議至天明。李炫將楊妃所言告知,唯獨隱去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洛陽紫微宮......”聶隱娘若有所思,“傳說那裡是隋煬帝最愛的行宮,藏著無數秘密。”
秦懷道皺眉:“楊妃為何要幫我們?她畢竟是晉王生母......”
“也許正因為她是晉王生母。”李炫分析道,“若晉王被劉洎操控,第一個受害的就是她這個母親。”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三人終於議定計劃:秦懷道負責監視被羈押的劉洎和西域使者;聶隱娘暗中保護蜀王;李炫則準備應對早朝彈劾,同時籌謀洛陽之行。
“對了。”臨彆前,李炫取出蜀王給的龍魂佩,“聶姑娘可識得此物?”
聶隱娘接過玉佩,仔細端詳後驚訝道:“這是楊妃家族的傳家寶,據說能溫養龍氣。蜀王竟將它給了你?”
李炫想起蜀王那句“活不過三個月”,心中一痛:“殿下厚恩,我必不負所托。”
早朝時分,太極殿前氣氛凝重。李炫身著朝服,腰佩幽冥刃,昂首步入大殿。沿途官員紛紛側目,竊竊私語。
“聽說韋禦史要彈劾他......”
“勾結影宗,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噓,小聲點......”
李炫充耳不聞,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片刻後,李世民在太監攙扶下緩步上殿。皇帝麵色蒼白,眼下烏青明顯,顯然傷勢未愈。
“陛下萬歲——”群臣跪拜。
“平身。”李世民聲音虛弱,“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韋挺立刻出列:“臣有本奏!”他高舉一份奏折,“太史丞李炫勾結影宗,意圖謀反,證據確鑿,請陛下明察!”
殿中一片嘩然。李世民眉頭緊鎖:“呈上來。”
太監將奏折呈上禦案。李世民翻閱片刻,麵色越發陰沉:“李炫,韋卿彈劾你與影宗楊炎密信往來,可有此事?”
李炫出列,不卑不亢:“回陛下,臣從未與楊炎有任何往來。此信必是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