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考察團來訪當天,天剛蒙蒙亮,試驗田周圍已經拉起了警戒線。老崔帶著村裡的青壯年守在田埂各處,鐵柱正挨個檢查記錄本,確保每個數據都準確無誤。
"來了!來了!有小轎車!"小玲突然從田埂上蹦起來,指著遠處公路上揚起的塵土。
三輛黑色商務車緩緩駛來,停在試驗田入口處。威廉姆斯帶著考察團從車上下來,他穿著筆挺的西裝,皮鞋擦得鋥亮,在布滿泥土的田埂上顯得格格不入,臉上掛著標準的商務微笑,但眼神卻不斷在麥田裡遊移。
"歡迎來到"丹江一號"試驗基地。"方稷上前握手,臉上帶著得體的微笑。
"方教授,你們的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威廉姆斯伸出手,語氣誠懇,"能在這樣的鹽堿地上取得如此產量,簡直是農業奇跡。"
方稷與他握手,笑容溫和:"科學無國界,我們很樂意與各國同行交流經驗。"
"交流"正式開始。
考察團分成幾組,在馮知微和鐵柱等人的陪同下參觀麥田。威廉姆斯走在最前麵,時不時彎腰撫摸麥穗,讚歎道:"顆粒飽滿,稈莖粗壯,抗倒伏性一定很好。"
他趁人不注意時,手指悄悄撚下一粒麥子,藏進了袖口。
不遠處,另一位加拿大"專家"正蹲在地上,假裝檢查土壤,實則快速將幾株麥穗塞進了隨身攜帶的樣本袋裡。
鐵柱站在田埂上,雙臂抱胸,眯著眼睛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臨走前的"意外"
考察即將結束,威廉姆斯滿意地拍了拍公文包,裡麵已經裝滿了偷偷采集的麥穗和土樣。他正準備上車,鐵柱突然大步走過來,擋在了車前。
"各位專家,落東西了吧?"鐵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威廉姆斯一愣:"什麼?"
鐵柱沒說話,轉身從田邊拎過來一個麻袋,"嘩啦"一聲倒在地上,幾十株麥穗、十幾包土壤樣本,甚至還有幾根被整株拔起的麥苗,全都散落在地上。
考察團的成員臉色瞬間變了。
"這是我們辛苦種的,各位要是真想要,可以直接說嘛。"鐵柱撓撓頭,語氣憨厚,但眼神銳利,"偷偷摸摸的,多不好看。"
現場一片死寂。威廉姆斯的臉漲得通紅,強撐著解釋:"這、這是誤會,我們隻是……"
方稷走過來,拍了拍鐵柱的肩膀,對威廉姆斯笑道:"沒關係,科學研究嘛,樣本共享是常事。這些麥穗各位可以帶走,不過,"他頓了頓,"這些都是二代種,性狀可能不太穩定。"
威廉姆斯咬牙擠出一個笑容:"……謝謝,大可不必。"
回到沈陽的暫住的威廉姆斯狠狠將一疊照片摔在桌上:"一群廢物!連幾株麥子都帶不回來!"
助理小心翼翼地說:"先生,我們的人分析了帶回來的樣本,確實如方稷所說,這些是二代種,抗鹽堿基因已經退化……"
"那就去把原種偷來!"威廉姆斯咆哮,"花多少錢都行!"
他們的計劃開始了。
加拿大方麵通過情報網,開始調查本溪試驗田周邊的村民背景。他們需要找一個"合適"的人,貪財的、懶惰的,或者家裡有困難的。
很快,他們鎖定了一個目標:賴老三村裡出了名的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