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急電傳來時,方稷正在修改安全條例。
"瑞士以"商業機密保護法"為由,拒絕引渡吳鴻光?"他難以置信地抬頭,"那七箱實驗記錄呢?"
負責的警官搖頭:"瑞士當局聲稱"查無此物",....."
方稷突然明白了什麼:"他早就把資料轉移了!"
廣東某漁村的監控照片被放大投影。模糊的畫麵裡,一個戴漁夫帽的男子正在登船。
"楊學成昨晚出現在大亞灣,"趙鐵柱指著地圖,"但公海接應的船掛著巴拿馬國旗。"
王昆鵬突然湊近屏幕:"他拎的箱子!"
放大後的圖像顯示,楊學成手中提著的鋁合金箱,正是吳鴻光實驗室用來運輸原始種子的專用容器。
"立即通知海警!"趙鐵柱抓起電話,又頹然放下,"來不及了......"
方稷盯著那片蔚藍的海域,想起前世看過的一份報告——80年代,某國利用中國野生大豆培育出的抗除草劑品種,反過來專利封鎖中國大豆產業。
"追不回來沒關係。"他沉聲道,"關鍵是怎麼防止下一個吳鴻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農科院禮堂裡,方稷正在給各省技術員培訓:
"從今天起,所有試驗田實行"三隔離"製度——空間隔離、時間隔離、人員隔離。"他敲著黑板,"雲南的野生稻樣本,絕不允許和推廣品種種在同一區域!"
台下有人舉手:"方工,這是不是太......"
"太嚴格?"方稷打斷他,播放了一組照片——某國實驗室裡,中國小麥種子正在被注入病毒,"等我們的農田顆粒無收時,就沒人嫌嚴格了。"
會後,老研究員張衛國悄悄找到方稷:"其實民國時期就有《種苗法》,規定良種出口需農林部特許......"
"現在敵人更狡猾了。"方稷遞過一份文件,"看看這個。"
文件記載著某華僑"捐贈"的土豆種,實際攜帶晚疫病菌,導致東北某縣絕收。
保密室裡。
"種子安全處首任處長,"林副主任親自為他倒茶,"有什麼打算?"
方稷翻開筆記本,裡麵是複雜的編號係統——用縣域氣象站三十年數據作為密碼,隻有掌握完整氣象記錄的人,才能還原原始種質信息。
"還不夠。"方稷拿起鋼筆補充,"加上"雙盲管理"——保管員不知道種子價值,評估員不知道種子位置。"
窗外,秋陽正好。試驗田裡,新一季冬星麥苗正在抽穗。
三個月後,國際農業期刊刊登了瑞士某研究所的論文,宣稱發現"新型抗寒基因"。方稷看著熟悉的電泳圖譜,冷笑一聲將期刊扔進廢紙簍。
"又是我們的成果?"陳雪憤然道。
"不,"方稷打開保險櫃,取出一袋麥種,"他們拿到的,是吳鴻光準備的"禮物"。"
種子袋上貼著標簽:"7as誘變體,抽穗期自毀"
電話突然響起。王昆鵬的聲音帶著興奮:"方工!我們在廣西截獲了一批試圖走私的野生稻!"
"好!"方稷望向窗外的麥浪,"但這隻是開始......"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