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接過名片,指尖觸到了一種特殊的紙張質感,比普通名片厚實,邊緣有細微的凹凸紋理,像是某種防偽標記。他抬頭打量這位不速之客:"陳先生,現在已經很晚了。"
"正因為晚,才方便說話。"陳遠的聲音壓得很低,眼神卻異常明亮,"方博士不請我進去坐坐?"
方稷側身讓開一條縫,同時瞥了眼走廊儘頭,王昆鵬安排的兩名安保人員正警惕地盯著這邊。
他微微搖頭示意無礙,關上門後立刻打開了錄音機的錄音功能。
"陳氏農業集團?"方稷將名片放在茶幾上,"恕我直言,在非洲做農業的華商我基本都有耳聞,但沒聽說過貴公司。"
陳遠笑了笑,從西裝內袋掏出一份文件:"我們在剛果金、讚比亞和這裡有三萬公頃種植園,主要做經濟作物出口。不過..."他停頓一下,"最近兩年開始關注主糧育種。"
方稷翻開文件,裡麵是幾張試驗田照片和產量數據。他瞳孔微縮,那些水稻的穗粒密度和株高明顯優於常規品種。
"這是..."
"我們自己的雜交品係。"陳遠身體前傾,"方博士,我知道貴團隊這次來的目的。但恕我直言,你們選的那塊試驗田位置太差,地下三米就是岩層,根本不適合小麥根係發育。"
方稷放下文件:"陳先生似乎對我們的項目很了解?"
"做生意總要掌握信息。"陳遠從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這裡有我私人農場過去三年的土壤檢測數據,ph值、有機質含量、微量元素分布...比農業部提供的那份詳細得多。"
方稷沒有伸手去接。
"條件是什麼?"方稷直接問道。
陳遠笑了:"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我們隻要求在適當時機...優先獲得貴方的新品種授權。"
雷聲轟然炸響,震得玻璃嗡嗡顫動。
"我需要考慮。"方稷站起身。
陳遠也不糾纏,留下資料走向門口。臨出門前他突然回頭:"對了,明天總統府派來的向導叫馬庫斯,建議你們...彆吃他給的任何東西。"
門關上後,方稷立刻撥通王昆鵬屋裡的電話。
"查查一個叫陳遠的華商。"他盯著那包文件袋,"還有,明天注意一個叫馬庫斯的向導。"
次日清晨,總統府的車隊準時抵達酒店。出乎意料的是,總統本人竟親自前來。
"方博士。"總統伸出手,掌心粗糙得像老農,"感謝你不遠萬裡而來。我為昨天的鬨劇道歉。"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穿著樸素的白袍,與方稷握手時能感覺到他掌心的老繭。
在總統專車的防彈車廂裡,"請原諒我的冒昧。"總統的英語帶著濃重的法語口音,他脫下長袍,露出裡麵的普通襯衫,手腕上戴著一塊老舊的卡西歐手表,"但我的時間不多了。"
老人打開資料數據袋,展示一組數據:過去五年,該國小麥進口量增長了三倍,而本土產量卻下降了60。
"我國有些官員......習慣了舊時代的做事方式。"
方稷點頭表示理解:"我們理解改革的阻力。"
總統也很無奈,"國際糧商控製著種子和農藥價格,而像姆貝基這樣的蛀蟲在中間吸血。"他調出一張照片,一個白人正與姆貝基在遊艇上舉杯,"這是"非洲豐收"背後的實際控製人。"
車子駛入總統府地下通道時:"方博士,我需要你的專業判斷,我們的土地,真的種不出足夠的糧食嗎?"
方稷沉默片刻:"理論上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不一定是小麥,可能彆的作物也有可能,這次團隊裡很多其他作物的專家,大家一起研究會有解決方案的。"
"那就拜托了。"總統緊緊握住他的手,"請為我們找出真相。"
總統沉思片刻:"我會讓秘書送來文件,一張持有可以進入任何農業區域,包括軍事禁區。"他頓了頓,"至於農民......明天會有人帶你們去"債農"村。"
臨到分彆的時候,總統突然抓住方稷的手,力道大得驚人:"方博士,給我一個奇跡。就像你們在西藏那裡創造的那種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