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調查組抵達縣裡的第二天,鄭明帶著兩名組員直奔縣水利局。
他們沒開吉普車,而是騎著縣裡配的"永久牌"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帆布包,看起來和普通辦事員沒什麼兩樣。
水利局的老樓還是五十年代建的,木樓梯踩上去"嘎吱"作響。檔案室在二樓儘頭,鐵門上的綠漆已經剝落,門牌歪歪斜斜地掛著。
檔案員是個戴眼鏡的瘦高個,正伏在桌上抄寫材料,見有人進來,慌忙起身:"同誌,你們是......"
鄭明亮出工作證:"省紀委的,查點資料。"
檔案員扶了扶眼鏡,喉結滾動了一下:"查、查什麼資料?"
"1979年以來的抗旱經費撥付記錄。"
檔案員的手指無意識地搓著衣角:"這個......得王局長簽字......"
鄭明沒說話,從帆布包裡取出一張蓋著紅頭文件的紙,輕輕放在桌上。
《關於調閱抗旱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通知》
省紀發〔1980〕12號
檔案員的臉色變了,轉身去開鐵櫃,鑰匙串嘩啦作響。
賬本很快找了出來,但問題也來了。
鄭明翻開1979年的賬冊,發現關鍵幾頁有塗改痕跡——原本"下撥各公社抗旱經費20萬元"被藍黑墨水劃掉,改成了"5萬元",旁邊補了一行小字:"餘款暫存專項賬戶"。
調查員周振民取出放大鏡,仔細查看墨跡。
"新寫的字顏色更深,紙張也有磨損。"他指著賬頁邊緣,"原記錄應該是一年前寫的,塗改是最近半年內的事。"
鄭明點點頭:"這筆"暫存"的15萬,後來去哪了?"
檔案員額頭冒汗:"這、這得問會計......"
"會計呢?"
"去年......病退了。"
鄭明合上賬本:"帶我們去會計室。"
會計室的鐵櫃空空如也。
"原始憑證呢?"
檔案員結結巴巴:"按、按規定保存五年後銷毀......"
"可是現在也沒到五年啊?"
周振民突然蹲下身,從廢紙簍裡撿起半張草稿紙,上麵有鉛筆寫的算式,隱約能看出"15萬東風渠"幾個字。
"東風渠是什麼工程?"
檔案員的腿開始發抖:"就、就是縣郊的灌溉渠......"
鄭明把草稿紙夾進筆記本:"走,去縣農機廠家屬院。"
老會計孫炳坤的家在筒子樓三層。
開門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右腿有些跛,見是生人,警惕地問:"找誰?"
"孫炳坤同誌?"鄭明亮明身份,"省紀委的,想了解79年抗旱經費的事。"
老人的手猛地攥緊門框,指節發白。沉默了幾秒,他側身讓開:"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