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三亞的晚風帶著椰林的清香,輕輕拂過育種基地的小院。
張地馬在院子裡支起一張大圓桌,桌上擺滿了海南特色菜,白切文昌雞油亮誘人,清蒸石斑魚鮮香撲鼻,還有一盆冒著熱氣的蓮藕排骨湯。幾盞防風燈掛在葡萄架上,暖黃的光暈籠罩著圍坐在一起的眾人。
"來,都彆客氣!"張地馬用圍裙擦著手,招呼大家入座,"今天這頓可是用了真功夫,雞湯燉了整整六個鐘頭。"
鐵柱第一個衝到桌前,鼻子使勁嗅了嗅:"香!真香!我爹的手藝比無名居國宴的廚師還厲害!"
鄭懷山笑著給每人麵前的茶杯斟滿清茶:"兩位女士不喝酒,咱們今晚以茶代酒。"
方稷拄著拐杖慢慢坐下,環視著滿桌的笑臉。
鄭炫榮和李春旭坐在他對麵,兩位女科學家褪去了工作時的嚴肅,眼角眉梢都帶著輕鬆的笑意。
馮知微正在幫鄭國棟擺餐具。
"我提議,"方稷舉起茶杯,茶湯在燈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敬我們的巾幗英雄!沒有鄭工和李教授的專業指導,播種機不會進展這麼順利。"
鄭炫榮的臉一下子紅了,她推了推眼鏡,連連擺手:"方老師言重了。這是大家共同的成果,要說功勞,您的設計是首功!鐵柱每天扛著機器來回調試,馮博士記錄的數據那麼詳儘,還有鄭老提供的那些實用建議......"
"就是!"李春旭接過話茬,濃重的東北口音裡帶著笑意,"咱就是錦上添花。方老師這設計理念才是真厲害,真正懂農民需要啥。"她說著夾了塊雞肉,滿足地眯起眼睛,"這雞肉燉得真入味!"
鐵柱正狼吞虎咽地扒著飯,聞言抬起頭:"李教授,您不知道,方老師為了設計這個播種機,畫了整整一大本草圖呢!"他用手比劃著,"有這麼厚!"
眾人笑作一團。鄭懷山給張地馬夾了塊魚腹肉:"老張,你也多吃點,這些天辛苦你了。"
夜風漸涼,葡萄葉在頭頂沙沙作響。李春旭突然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說:"其實我有個想法。咱們應該給這台機器起個正式名字,總不能老是"那個播種機"地叫吧?"
鐵柱一聽就來了精神,一拍大腿:"就叫"方稷號"怎麼樣?多氣派!"
"胡鬨!"方稷急得直擺手,差點打翻茶杯,"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怎麼能用我一個人的名字?"
鄭懷山捋著花白的胡子,眼睛在燈光下閃著睿智的光:"我看叫"惠民一號"吧,取"惠及農民"之意。這機器本就是為了讓鄉親們少受點累。"
"好名字!"馮知微第一個讚同,"簡單好記,又點明了初衷。"
鄭炫榮細細品味著這個名字,點點頭:""惠民"二字既樸實又大氣,很貼切。"
"就這麼定了!"李春旭舉起茶杯,"來,為我們"惠民號"乾杯!"
"乾杯!"眾人的茶杯在空中相碰,發出清脆的聲響。
方稷望著眼前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燈光下,每個人的笑臉都那麼生動,鄭炫榮眼角的皺紋裡藏著智慧,李春旭爽朗的笑容中帶著堅韌,鐵柱憨厚的麵容寫滿熱情,馮知微溫婉的眉宇間透著執著。這台小小的播種機,承載著太多人的心血與期望。
夜漸深,但誰都不願離席。
鄭炫榮和李春旭討論著下一步的改進方案,時不時在餐巾紙上畫個簡圖。方稷和鄭懷山坐在一旁,看著滿院子的歡聲笑語,兩位老人的眼中都閃著欣慰的淚光。
在這片星空下,"惠民一號"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它將會載著這群人的夢想,駛向祖國廣袤的田野,為千千萬萬的農民帶去希望。
而今晚的燈火、笑聲與情誼,將永遠銘刻在每個人的記憶裡,成為他們繼續前行的力量。
一個月後,"惠民一號"微型播種機正式投入量產。第一批機器被運往海南各市縣試用,反響熱烈。
基地大院裡停著幾輛嶄新的貨車,工人們正小心翼翼地將"惠民一號"播種機裝車。機器外殼在朝陽下泛著淡藍色的金屬光澤,側麵"惠民一號"四個大字格外醒目。
"輕點輕點!"鐵柱在一旁指揮著,時不時上前搭把手,"這批要運到五指山去,山路顛簸,固定繩得多纏幾道!"
馮知微拿著清單逐一核對:"使用說明書都放進去了嗎?備用零件包每個機器配兩套......"
方稷拄著拐杖站在辦公室門口,看著這熱火朝天的場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時,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
"方稷啊!你們創造了奇跡!"周部長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激動得有些發顫,"第一批試用報告我看了,農民反響太熱烈了!部裡決定在全國推廣這個項目!"
方稷望向窗外,正好看見一個工人正往車上掛橫幅,上麵寫著"科技惠民,助力鄉村振興"。他輕聲說:"這都是團隊的努力......"
"還有個好消息!"周部長打斷他,"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軸承廠接到了大量訂單,許多下崗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老工業基地振興辦專門發來感謝信,說你們這個項目救活了好幾個廠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掛掉電話,方稷慢慢走到院子裡,聽到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軸承廠接到了大量訂單,許多下崗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這讓方稷心裡熱乎乎的。
鄭炫榮和李春旭正在收拾行裝。她們要趕回北京,繼續新的研究項目,接她們的吉普車已經發動,後備箱裡塞滿了圖紙和樣品。
"方老師,"鄭炫榮放下手中的工具箱,緊緊握住方稷的手,"能和您合作是我們的榮幸。"她的眼睛微微發紅,"這是我參與過最有意義的項目。"
李春旭把一疊資料交給馮知微:"這是我整理的材料性能報告,以後有什麼問題隨時聯係。"她轉身拍了拍鐵柱的肩膀,力道大得讓小夥子齜了齜牙:"小夥子,好好乾!農機事業的未來就靠你們年輕人了!"
送彆的時刻總是來得太快。吉普車緩緩駛出基地大門,鄭炫榮從車窗探出頭,用力揮手。鐵柱追著車跑了幾步,直到車子拐過椰樹林再也看不見。
方稷深吸一口氣,拄著拐杖轉身對團隊說:"走,咱們去看看新一批的試驗田。"他的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龐,聲音溫和卻堅定:"惠民號隻是開始,咱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那本已經卷邊的素描本晃了晃,"不光是我,你們在田間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寫下來畫下來!科研就是要集思廣益。"
鐵柱咧著嘴笑了,黝黑的臉龐在陽光下閃著光:"老師,我昨兒個就琢磨著,要是給播種機加個自動計數功能,老鄉們不就能知道一畝地播了多少苗嘛!"他撓撓頭,"就是不知道咋實現......"
馮知微眼睛一亮,立刻翻開記錄本:"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可以參考紡織廠的紗錠計數器原理。"
鄭懷山在後麵聽得直點頭:"年輕人腦子就是活絡!"
張地馬提著保溫壺,笑眯眯地沒接話,不過看著鐵柱的成長,張地馬心裡也很是欣慰。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