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翻到一頁數據:"按照他們的模式,如果推廣到一億畝,全國糧食總產量將減少400億斤!這是什麼概念?夠一億人吃一年!"
周部長眉頭緊鎖:"但是趙老,這個項目的生態價值..."
"彆跟我說那些!"趙教授打斷他,"糧食安全是實打實的事情!60年代饑荒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那時候誰跟你講生態價值?"
老人的眼中閃著淚光:"我親眼見過餓死的人!見過啃樹皮的孩子!我們這一代人拚了命提高糧食產量,為的是什麼?就是不讓我們的人民再挨餓!咱們現在才吃飽飯幾年?就又開始想彆的?又忘了餓肚子的事情了是不是?"
他深吸一口氣,平靜了些許:"是,現在條件好了,我們可以講品質、講生態了。但是底線不能丟!60億畝耕地紅線是生命線,糧食自給率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周部長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趙老,我理解您的擔憂。但是方稷他們的模式也不是全盤否定現有農業,而是一種補充和探索..."
"探索?"趙教授搖搖頭,"周部長,您知道現在國際形勢多複雜嗎?一場疫情、一場戰爭,就可能切斷糧食進口通道。如果我們自己的產量下去了,到時候拿什麼保障14億人的飯碗?"
他指著窗外:"那些講生態的發達國家,哪個不是靠著殖民地時期的積累和現在的國際剝削才能維持?我們中國能走這條路嗎?"
辦公室裡陷入長時間的沉默。周部長起身給趙教授續了杯茶:"趙老,您的擔憂很有道理。但是..."
"沒有但是!"趙教授再次激動起來,"我知道方稷是個好科學家,但他太理想主義了!農業不是實驗室,不能拿國家的糧食安全做賭注!"
他拿出一份報告:"我並非見不得年輕人提出新的方向和建議,但這是我讓團隊做的模擬分析:如果生態種植麵積達到10,糧食自給率將下降5個百分點;如果達到30,我們將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這將直接威脅國家安全!"
周部長仔細翻閱著報告,臉色越來越凝重。
趙教授的語氣緩和了些:"我不是反對生態農業,但不能以犧牲產量為代價。我們可以先在邊遠地區、生態脆弱區試點,但不能動搖主糧產區的基本盤。"
他最後語重心長地說:"周部長,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計,不能有半點閃失啊!"
送走趙教授後,周部長獨自站在窗前,久久不語。一邊是老一輩科學家的諄諄告誡,一邊是新一代科研人員的創新探索;一邊是糧食安全的底線思維,一邊是農業轉型的迫切需求。
這個決定,遠比想象中更加艱難。
他拿起電話,又放下。最終,他撥通了方稷的號碼:"方教授,請你儘快來北京一趟。有些事情,我們需要當麵談談。"
窗外,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正如周部長此刻的心情。他知道,無論最終決定如何,都將在農業發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而這一筆,必須對得起曆史,對得起人民。
方稷接到周部長電話時,四川示範點的學生們正圍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慶祝。辣油在鍋裡翻滾,如同每個人心中湧動的喜悅,這是同學們特意借來的鍋子,就是為了慶祝專門做的一頓慶功飯。
"方教授,您今天不能歇一歇嗎?咱們鍋子已經好了,快來一起吃吧。給您摘了豌豆尖,特意弄了清湯。"李明遠興奮地問,臉頰被辣椒染得通紅。
方稷勉強笑了笑:"我剛剛接到電話,項目還有些細節要落實,我得回北京一趟。"他看了眼手表,"訂最早的航班。"
熱烈的氣氛頓時冷卻了些。張薇敏銳地察覺到什麼:"教授,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常規流程而已。"方稷起身收拾行李,"你們繼續,把我那份也吃了。"
去機場的路上,方稷望著窗外飛逝的田野,心中七上八下。周部長的語氣雖然平靜,但那種公事公辦的調子,與之前熱情支持的態度判若兩人。
飛機攀升時,方稷感到一陣耳鳴。這短短一天裡,心情從巔峰跌入穀底。清晨還在為項目獲批欣喜若狂,此刻卻為未知的變數忐忑不安。
最折磨人的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是技術缺陷?資金不到位?還是......
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如同方稷此刻的心情。他拖著行李箱直奔農科院,已是深夜十一點,但部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推開門的瞬間,方稷愣住了。不僅周部長在,趙教授居然也在——這位農業界的泰鬥正坐在沙發上,神情嚴肅。
"趙老,您..."方稷一時不知該如何問候。他與趙教授雖同屬農口,但研究領域不同,隻在幾次會議上遠遠見過。
周部長起身招呼:"方教授,辛苦你這麼晚趕過來。坐。"
方稷忐忑地坐下,目光在兩位長者之間遊移。周部長親自給他倒了杯茶,這個反常的舉動讓方稷更加不安。
"方教授,"趙教授開門見山,"我看了你的項目報告,有些擔憂不得不提。"
方稷的心沉了下去。原來是他最敬重的前輩在質疑他的項目。
"趙老請講。"方稷坐直身子,手心微微出汗。
趙教授從公文包裡取出那份方稷再熟悉不過的報告,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你的生態種植模式,畝產隻有常規的60。如果大規模推廣,會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什麼影響,你考慮過嗎?"
方稷剛要解釋,趙教授抬手製止:"我知道你要說優質優價。但糧食安全不是市場經濟問題,是戰略安全問題!"
老教授的情緒激動起來:"我們這代人挨過餓,知道糧食意味著什麼。你現在要減少產量,萬一遇到天災人禍,萬一國際形勢有變,我們拿什麼保障14億人的飯碗?"
方稷感到一陣窒息。他有些啞口無言,剛剛穿過來的那些年,不正是大家忍饑挨餓的時候嗎?
周部長適時插話:"方教授,趙老的擔憂很有道理。我們今天請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想法,沒事有什麼話都能說,就咱們三個人。"
辦公室裡安靜得能聽到鐘表的滴答聲。方稷深吸一口氣,知道接下來的每一句話都關係著項目的生死。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