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基地的夜晚,趙老在燈下,戴著老花鏡,仔細閱讀著一封來自國內的電子郵件。寫信的是他曾經帶過的一個得意門生,如今在農業部下屬的一個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正參與推動國內“耕地輪作休耕”製度的試點。
信中的內容,卻讓趙老的眉頭越皺越緊,臉上的皺紋也仿佛更深了。
信中寫道:
“趙老師:
見信好。許久未給您寫信,心中甚是掛念您。聽聞您在非洲的項目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首批小麥喜獲豐收,學生由衷為您感到高興,如果可以真想有機會和老師一起看到這豐收的景象!
學生目前正在華北某省參與耕地輪作休耕的試點工作,主要負責技術指導和效果監測。然而,實際情況…遠比想象中複雜和困難,進展十分不理想,心中苦悶,特向老師傾訴,也盼老師能指點迷津。
我們選定的試點區域,原本計劃推廣‘糧改飼’,引導農民在部分肥力消耗過度的耕地上種植苜蓿等綠肥作物,以養地力。政策也給予了相應的補貼。但當我們近期下去核查時,卻發現情況令人沮喪。
大部分農戶,隻是在田地的邊邊角角、或者最貧瘠的一小塊地上,象征性地種了一點苜蓿。而大片的、核心的土地,依然種的是玉米或小麥!‘補貼照領,莊稼照種’!我們詢問原因,農戶們要麼支支吾吾,要麼就直接說:‘不種糧食吃什麼?苜蓿能當飯吃嗎?’
更讓人無奈的是,當我們找到當地的村支書,希望他能協助做做工作時,村支書也是一臉為難,偷偷告訴我們:‘沒辦法啊!那幾戶帶頭這麼乾的,都是我們村的老戶,論起來還是我家遠房親戚…鄉裡鄉親的,話說重了不行。他們老人觀念轉不過來,總覺得手裡有糧,心裡才不慌。說種那草指苜蓿)是瞎折騰,寧願少拿點補貼,也要種點口糧自己吃著踏實。’
老師,我們反複宣傳休耕養地的長遠好處,講解補貼政策,甚至算經濟賬給他們聽。但效果微乎其微。‘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的觀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對於老一輩的農民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讓它‘閒著’長草,在情感上和習慣上都難以接受。行政命令在人情社會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看到非洲項目在異國他鄉都能成功推進,再對比國內試點遇到的重重阻力,學生深感慚愧也倍感壓力。我們擁有更好的技術條件、更完善的政策支持,卻在改變觀念、推動落實上舉步維艱。不知老師在國外,是否有遇到類似的文化或觀念衝突?又是如何化解的?懇請老師百忙之中,不吝賜教。
祝您身體康健,項目順利!
學生:吳建國敬上”
讀完信,趙老久久沒有說話。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非洲沉沉的夜色,心中五味雜陳。
趙老心裡知道建國遇到的難題,何嘗不是我們整個農業轉型的縮影?在非洲,我們麵對的是相對空白的土地和迫切的生存需求,且項目屬於租地雇傭的關係,反而阻力較小。但在國內…幾千年的農耕文化積澱,那種對土地近乎本能的依賴和‘惜土如金’的觀念,才是最深層次的堡壘啊…)
他想起了基地附近那些村落裡固守傳統的男性,想起了阿依莎們走出家門的艱難,想起了那場因觀念衝突而導致的麥田破壞…文化與觀念的變革,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在中國,都是最緩慢、也最艱難的工程。
趙老回到書桌前,開始給吳建國回信。他沒有給出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而是分享了自己在非洲的見聞和思考,強調了尊重農民主體性、理解其深層顧慮、以及通過示範效應和利益引導逐步轉變觀念的重要性。
信中,趙老寫道:
“…建國,你所言困境,我深有體會。此非一日之寒,解凍也需徐徐圖之。切不可操之過急,更不可簡單歸咎於農民‘落後’。需知,其顧慮源於最樸素的生存智慧…吾等在海外,亦遭遇文化衝突之痛,深感欲速則不達。或可嘗試:遴選開明農戶,建立小型示範田,讓其親眼見休耕後土地恢複之效、計算種飼草之經濟賬;發揮村中年輕、有見識者之作用;將補貼與嚴格驗收更緊密掛鉤…然,核心仍在於溝通與信任之建立…”
寫完信,發送出去。趙老知道,這封信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國內的農業轉型之路,注定道阻且長。但至少,他讓奮戰在一線的學生知道,他並非孤軍奮戰,類似的挑戰遍布四方,而破局的關鍵,往往在於對“人”的深刻理解與尊重,而非僅僅依靠技術或政策。
他再次望向窗外,非洲的曠野寂靜無聲,而遠在萬裡之外的祖國鄉村,那些關於土地的未來之爭,也同樣在寂靜而深刻地進行著。這兩條戰線,看似遙遠,實則血脈相連。
第二天清晨,非洲高原的陽光穿透薄霧,將基地的板房染上一層暖金色。方稷習慣早起,正在宿舍前的空地上活動筋骨,就看到趙老拿著自己的茶缸子,步履略顯沉重地走了過來,眉宇間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思索。
“老方,起得這麼早。”趙老打了聲招呼,聲音比平時低沉些。
“趙老,您也早。看您氣色,昨晚沒休息好?”方稷停下動作,關切地問。
趙老歎了口氣,揚了揚手中的平板:“唉,心裡有事,睡不踏實。昨天收到國內一個學生的郵件,看了心裡堵得慌。”
“哦?國內項目出什麼問題了?”方稷立刻警覺起來,現在任何來自國內的消息都牽動著他們的神經。
兩人信步走到田埂邊,看著眼前長勢良好的第二季麥苗。趙老將吳建國信中的內容,詳細地轉述給了方稷: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遇阻,農民領了補貼卻不按規定種苜蓿,村支書礙於人情無法有效管理,老一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固執觀念……
方稷聽著,臉上的表情從疑惑逐漸變為凝重,最後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