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董平正與孫安纏鬥,見大軍被梁山人馬攪亂,就要潰敗,心中大急,一不留神,被孫安一劍劈下馬來。
他憑借高強本領和靈活身法,在地上滾了一圈,揮著雙槍就向孫安馬腿砸來。
孫安見狀,猛然一提馬韁,那坐騎人立而起,躲開董平一擊,大劍也順勢劈下。
董平不敢硬接,隻得翻身避開,舞著鐵槍殺入人群,瞬間擊殺了兩名梁山嘍囉。
孫安見狀大怒,舍了戰馬,舉起雙劍,飛身劈下。
董平避無可避,隻得挺槍硬接。
哪知孫安含怒發威,勢大力沉,早把董平劈得單膝跪地,再無餘力擊殺嘍囉泄憤。
孫安得勢不饒人,揮起雙劍窮追猛打,一時逼得董平狼狽不堪,左支右拙。
董平苦撐了十餘招,終是不敵,被孫安打落了雙槍,大劍順勢架在他脖子上。
董平兀自硬氣不服輸,隻孫安根本不慣著他,那劍刃壓迫而去,割破了董平脖頸,鮮血浸出,董平終是妥協,被孫安命人綁了,扔去馬上。
不等孫安高喝,早有嘍囉大呼:“賊將被擒,賊將被擒!!”
眾官軍聞言,頓時看過來,發現自家主將果然被五花大綁丟在馬上,正被孫安抓著,頓時慌亂起來。
酆泰等人趁機再猛衝一番,殺得官兵膽寒,哪裡還能阻擋,當即潰敗。
梁山眾人見狀,一邊高呼投降不殺,一邊追殺外圍官兵。
頓時,不少官兵見逃跑無望,都棄械投降,那外圍的官兵,則是拚命潰逃。
梁山這裡人馬有限,最終還是被官兵逃走千餘人。
除了戰死的,剩下一千餘人全部投降,董平看了,臉色發黑,胸中氣短,堵得心慌,這才知道梁山高手如雲,他自是大意了。
孫安這裡擒了董平,指揮人馬捆綁了俘虜,自是心滿意足退回中軍。
史文恭見了,先是上來恭賀幾人取得頭功,又通知後隊接應,將俘虜、馬匹、衣甲等物先行運回。
他這裡自領人馬衝去董平先鋒大營,將輜重都劫掠一空,自是不在話下。
落荒而逃的千餘官軍,自是不敢停留,隻一溜煙逃到秦明中軍陣前。
秦明聞知董平兵敗,一時驚怒交加,急命大隊人馬趕路,要來親自廝殺。
他自領萬餘人馬疾行,傳令黃信在後紮營,等他那裡交戰後,再退回休整。
半個時辰後,秦明大軍趕來,正對上趕將過來的史文恭等人。
兩邊見麵,各自列陣,強弓射住陣腳,秦明當先出馬怒喝:“是哪個賊寇贏了董平將軍,可敢出來一見?”
這邊史文恭聞言,回頭看了李助和朱武一眼,見二位軍師點頭,於是率先驅馬而出,笑道:“我梁山英雄,個個贏得這名不符實的雙槍將,你又是哪個,可敢與我廝殺麼?”
秦明聞言,火氣上來,催動寶馬,舞起狼牙棒殺出,喝道:“我乃青州指揮司統製秦明,賊人先通名,再來受死!”
史文恭也拍馬衝出,揮動方天畫戟道:“你聽好了,擒拿你的,是梁山馬軍第六營指揮史文恭!”
說罷,再不搭話,隻策馬殺去。
秦明這邊接著史文恭,狼牙棒猛然砸下,毫不留情。
史文恭挺著方天畫戟硬接一招,暗讚秦明勇力。
二人分開,各自調轉馬頭再戰。
秦明一招既出,不能奏效,反而受了大力反彈,隻覺雙臂發麻,心驚史文恭厲害。
二人再次交手,隻來硬碰硬,招式都大開大合,兵器不斷碰撞,火花四濺,鏗鏘有聲。
鬥得二十餘合,秦明用力過猛,後力不濟,慢了手腳。
史文恭正要趁勢將其拿下,哪知這秦明自襯鬥不過史文恭,又有董平敗軍教訓在前,頓時使個虛招,擺脫史文恭,拔馬飛奔回陣。
史文恭打馬去追,隻官軍陣中箭矢鋪天蓋地射來,史文恭前進不得,也自停下。
眼見秦明回陣,將那軍陣布置得嚴密,史文恭這邊人少,也不敢率先衝殺。
秦明見對方雖然人少,但那將領個個雄壯,人人威武,自是不好對付,也忍著暴躁性子,隻指揮五千大軍衝殺而來,他自在後方坐鎮指揮。
這邊李助和朱武見了,對視一眼,李助道:“兵不在多而在精,眾將隻管衝殺,不必顧慮。”
史文恭幾人聞言,頓時再不猶豫,隻帶著馬步軍兵衝殺,先跟官軍廝殺一場。
大戰再次爆發,這次官軍有秦明指揮,又是精銳之軍,自然戰力不俗。
史文恭等人衝殺一陣,一時不能突入後方,隻接著前軍廝殺。
中軍自是李助、朱武指揮調度,左右兩邊,自有孫安、魯智深等人策應,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史文恭這邊隻得二千餘人,但將領勇猛,士兵凶悍,士氣正盛,對上秦明指揮的五千大軍,絲毫不落下風,反而越戰越勇。
秦明見狀,隻得再派出三千官軍助戰,勢必要一舉擊潰史文恭等人。
隻他還未取得戰果,忽聽後隊有傳令兵奔來,告知黃信後軍遭遇襲擊,賊人凶猛,隻怕支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