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元豐九域誌》記載,萊州在北宋時為“中州”,當時登州為“上州”,雖然萊州人口多於登州,但登州因鄰近高麗、遼、女真的特殊區位,級彆更高。
萊州治掖縣,下轄掖縣、萊陽、膠水、即墨四縣。
萊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渥的生產條件,唐朝時便鹽業發達,絲綢貿易活躍。此地土地肥沃,適合種植小麥等糧食,為宋朝提供了不少戰備支持。
再加此地文教興盛,孟子曾在萊州講學,傳授儒家經典,仁宗時出過狀元王俊民。
因此打下萊州,自然十分重要。
林衝打定主意正麵進攻,拿下萊州,也就不搞什麼陰謀詭計,就這麼領著大軍,氣勢洶洶殺到萊州城下。
王師中果如林衝所料,向附近州府求援不成,朝廷一時半會兒又沒法前來搭救,於是隻好在萊州境內招募新兵,協同守城,抵禦梁山。
隻是時間倉促,三天時間,也隻是招募了兩千餘人。
加上原本官軍,總人數來到五千,守城似乎問題不大。
但依然如前麵所說,這些官兵的素質,跟梁山將士是根本沒法比的。
好在是守城用,要是外出野戰,那就根本不堪一擊。
萊州知州楊坎昔日便與王師中要好,自然大力支持好友禦敵。
再說梁山若是打下萊州,他也是擔上了丟城失地的罪責,同樣要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因此他也顧不上要出兵出糧、吃虧過甚的事,隻全力調動全城力量,誓死守衛來州城。
林衝率軍到來,得知消息的王師中、楊坎、兵馬都監楊成等同上城頭,觀察敵情,商討迎敵之策。
隻說這兵馬都監楊成,生得威武雄壯,長得力大無窮,學得一身好武藝,平日裡專愛與手下將領們切磋武藝,打熬筋骨,毫無對手。
久而久之,便生出驕傲之心,不把尋常人放在眼裡。
平日裡出城剿匪,屢戰屢勝,全無敵手,因此隻覺英雄無用武之地,恨不得遇著有本事的人,來場酣暢淋漓的廝殺,作個勢均力敵的對戰,方才痛快。
如今見風頭正盛的梁山人馬前來,頓時生起好勝之心,隻要出城廝殺一場,看看梁山賊寇本領。
因此在兩位知州商討怎麼據城固守之時,提出不同意見,隻要出城廝殺,先打過一場再說。
王師中聞言,勸道:“楊都監不可,賊兵勢大,賊將眾多,個個武藝高強,人人凶殘勇猛,若是不敵,折損了人馬,豈不是更加被動?”
楊成見王師中膽小如鼠模樣,滿臉不屑道:“王知州怎麼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賊人勇猛,難道我萊州將士就孱弱不成?
知州怕不是因不敢與賊人對抗,才輕易丟了登州,如今卻還要坐以待斃麼?”
楊成這話,完全不給王師中麵子。
王師中被嗆得漲紅了臉,想要破口大罵,又不占理,再說得罪了楊成,守城之事又沒個著落。
於是隻得忍住性子道:“楊都監要殺敵報國的心情本官能理解,隻如今不是好時機,我等兵少將寡,出城交戰,本就不智。
若是有個三長兩短,這萊州隻怕堅守不得,若再失了城池,我等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楊成卻道:“臨戰不敢戰,本將萬萬做不到。
若是兩位大人不信任本將,自可帶大隊兵馬守城,本將隻帶一千人出戰。
若是不勝,再撤回城中,一切聽二位大人指揮!”
王師中和楊坎見說,也不好再來勸阻。
他們也想看看,這梁山賊人,究竟實力如何。
萬一楊成真能勝得一場,那自己這邊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說不得有轉機。
想到此處,二位知州大人便點頭應下,讓楊成率兵出戰,先試試梁山幾斤幾兩。
畢竟登州失守,太過突然。先有孫立叛變,在城內攪風攪雨,再有賊人兩麵攻城,加上武將畏敵先逃,官兵毫無防備,因此敗得迅速徹底。
如今準備充分,將士勇猛,未必就會如登州一般不堪。
楊成得了兩位知州允許,頓時帶著手下四名統製官,轉身下了城牆,點起一千精銳,打開城門,過了護城河,在空地上排開陣勢,與梁山大軍對峙。
林衝見狀,迅速調整部署,讓馬軍上前,分列左右,步軍居中,嚴陣以待。
楊成本來信心滿滿,隻要帶著官兵衝陣。
待看了梁山竟然有這許多馬軍,全軍人數又是自己數倍,知道衝陣不是明智之舉,於是改變策略,要來陣前鬥將。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四位統製官得知將軍意圖,頓時要來陣前斬將,立下首功,於是紛紛上前請戰。
楊成對他們表現,自然滿意,於是點頭應允,讓四人猜拳決定由誰先出戰。
四人聞言,當即扯開膀子,猜起拳來,很快決出勝負,名叫黃群的統製官獲得率先出戰的機會,頓時拍馬舞槍,出陣叫戰:“梁山草寇,水窪毛賊,誰敢來與你黃群爺爺大戰三百回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梁山陣中聞言,紛紛大怒,馬軍第十營副指揮彭玘頓時舞起三尖兩刃刀,拍馬出陣罵道:“大膽狂徒,不知天高地厚,看我教你做人!”
話音未落,人已衝出十餘步,直奔這黃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