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率軍南下,因有此前打下的基礎,自然一帆風順,將大軍停靠明州港,隨即兵分兩路,一路穿越明州,經過越州,到達杭州。
一路則直接乘船從杭州灣向西,一路進入錢塘江逆流而上,直達杭州附近。
不僅如此,沿途還派出小股人馬,上岸趕去秀州打探境內消息。
方臘起義發展迅速,波及甚廣,不隻是處於占領區的州府百姓遭了無妄之災,就是附近州府的人們,也都處於膽戰心驚之中,密切關注局勢,打算隨時跑路。
明州和越州離得較遠,也還沒有淪陷,但是李俊等人,已經將消息都散播開去,先行引起兩地恐慌。
如此一來,他們穿州過府,轉運人口貨物,也就沒了許多阻撓。
其中最大的阻力,不是明州官府,而是掌控此地海貿事業的楊氏家族。
楊氏家族是明州大族,崛起多年。通過經營海外貿易和沿海運輸,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勢力。
楊氏家族擁有龐大船隊,往來於中國沿海地區以及日本、高麗等海外國家。
主要從事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的貿易,同時也參與了一些海上運輸和漁業活動。
此外,楊氏家族與當地官員和士紳保持密切聯係,通過捐贈財物、參與公益事業等方式,提高了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因此,他們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梁山水師停駐明州港,最大的威脅就是他們。
李俊深知商人重利,再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因此在充分向楊氏家族展示了梁山軍威之後,又約見了楊家話事人,坐下來談判了一番買賣。
最終在出讓部分利益的情況下,成功籠絡了這明州地頭蛇。
於是,梁山水師不僅可以安穩停靠明州港,在他們家勢力影響下,梁山人馬就是在明州境內行走,也是十分方便。
甚至是杜興的商務司,也能在此自由貿易,不受阻攔。
當然,這裡隻是作為一個據點,為梁山水軍停靠找一個保障。
為的是遠離即將到來的戰場中心杭州,要不然將船隊停靠杭州灣,更加方便,距離也更近。
至於越州方向和秀州方向的水域,有成貴、翟源、喬正、謝福四兄弟運籌。
成貴、翟源在越州周旋,將杭州受到戰火波及的各類人等,從陸地上轉移到越州安頓,然後再轉運到明州港,運載北上。
喬正、謝福等則在秀州境內運籌,亦是將杭州方向逃難出來的百姓給接收了,等人口接收得差不多了,要采買的貨物準備齊全了,便從秀州沿海登船,北返登州。
李俊趕到時,雙方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得知李俊留了童威駐守明州港,與楊氏家族展開貿易事宜,他與童猛則帶領船隊直奔杭州灣後,頓時趕去相見。
四兄弟齊聚杭州灣錢塘縣安溪鎮,接到李俊後,就在鎮上酒樓設宴,管待李俊和童猛,說知近日情況。
他們因還未分撥營號,隻增加了人手,因此跟李俊三人一樣,還是一個水軍營的編製。
成貴領頭,在水港邊接到李俊,興高采烈道:“兄長這麼快便折返回來,看來一切順利,登州如何?哥哥如何?”
李俊道:“哥哥不僅將登州給掌控得滴水不漏,還與北邊遼國水師做成了大買賣,如今我們南下運來的貨物,都是從北地遼國水師那裡采買來的。
不僅如此,就是山寨急缺的戰馬,有了這條門路,也得到極大緩解,可以說,日後梁山馬軍,不會再缺戰馬了。”
成貴幾人聞言,都歡喜不已。
李俊見狀,笑道:“還有更好的消息告訴幾位兄弟,我水軍阮小二兄弟等人,在蕭軍師指揮下,已經拿下耽羅島,並且幾次大勝高麗兵,為兄這次回去,正趕上阮小七兄弟送俘虜回登州,稟報戰況。
兄弟們看來是準備得差不多了,正好哥哥吩咐,讓你等先來給這些難民做思想工作,若是願意去耽羅島安家立業的,不必再運回登州,直接送去耽羅島,交給蕭軍師就是。”
幾人聞言,紛紛動容。
成貴道:“從此處趕去耽羅島,倒是省事,隻是如何說服這些人,卻是一個考驗。”
李俊道:“賢弟不必擔憂,此事哥哥已有安排,隻需如實告知他們便是。”
李俊說著,將林衝給願意移民去耽羅島的一應待遇說來,幾人聽了,都紛紛點頭。
翟源更是打趣道:“如此優厚的條件,小弟都心動了,若不是擔任了梁山水師職務,小弟都想去那裡安家了。”
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起來。
一行人進入酒樓,一邊飲酒吃肉,一邊互相通報近日消息,等一切交代得差不多了,才各自散去。
李俊帶人迅速行動,成貴兄弟四人,則抓緊時間做難民的思想工作,隻等準備妥當,便直接運送人口去耽羅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