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七佛眼見戰事艱難,遠超自己意料,又擔心傷亡太大,導致軍心不穩,那便要落敗了。
畢竟他手下這些兵馬,可謂是良莠不齊,訓練不足,也從未經曆這般戰事。
打到現在,他不得不繼續鼓舞士氣了,於是,經過一番打動人心的演講,總算是又重新凝聚了士氣。
於是,他派人聯絡韓世忠、厲天閏、司行方等人,讓他們尋機突破包圍,趕入城中相助。
三人收到消息,領兵佯攻一回,見突破不了官兵陣型,就偃旗息鼓,繼續防守各自山頭。
方七佛收到消息,也無可奈何,隻能繼續整兵備戰,迎接童貫下一波進攻。
但是,一連三日,童貫大軍都沒有再全力進攻,隻分派各路人馬,輪流前來騷擾一回,消耗一下方七佛儲備的箭矢、擂木炮石等物。
童貫這邊,集思廣益,商量出一道引蛇出洞的計策。
於是,第二日便大戰起鼓拔營南下,直奔司行方所在山頭,要來先拔出這個據點,再調回圍剿此處的劉鎮大軍,然後再折返向東,滅掉韓世忠和厲天閏。
方七佛打探道官兵動向,又收到司行方求救信號,頓時有些為難,派兵去救,那必定會給官兵可乘之機,若是不救,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也會失去這三路兵馬的軍心。
司行方向他求救,其實是試探一下方七佛的人品和魄力,他們三個已經通過消息,若是方七佛真的敢出城救援,那麼他們便不再觀望,一舉突破包圍圈,攪亂童貫後方。
思考了一夜的方七佛,最終還是決定領兵四萬出城,援救司行方。
司行方收到消息,暗道一聲將軍大義,於是立即傳信韓世忠和厲天閏,讓他們立即行動。
韓世忠和厲天閏已經準備多時,得到消息便趁夜領兵下山,襲擊官兵包圍圈,然後突圍而走,直奔童貫糧草大營。
厲天閏這邊,以馬軍開道,步軍接力,摸黑下山後,身先士卒,帶領大軍直撲王子武大帳。
因他們行動迅速,又打了官軍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一路上無人能擋,很快就逼近王子武所在營帳。
王子武聽得動靜,從睡夢中驚醒,得知賊兵逼近,慌忙披掛上馬,來迎戰厲天閏。
隻是這一次,厲天閏不僅搶占了先機,兵馬也擺布得開,更是充分發揮了馬軍機動性,很快便殺散了攔在身前的、慌亂不堪的官軍,找上了王子武。
王子武建身邊親衛都失去了分寸,馬軍也都沒能迅速集結,沒辦法,隻得領著二百餘親衛,馬步摻雜著截住厲天閏廝殺。
厲天閏吩咐馬軍隻管衝鋒,不必理會王子武。
他自來與其見個高低。
這一次,厲天閏占儘優勢,又是放手一搏,長槍逼得王子武抵擋不住,過得三十餘合,就將他手中大刀擊落。
他正慌亂拔劍抵擋,被策應而來的姚義一箭射中他左肩,厲天閏再順勢趕上,一槍結果了他性命。
可憐善守敢戰的王統軍,就此命殞沙場,魂歸地府。
厲天閏一舉擊殺王子武,自是讓官軍失去膽氣,亂了方寸,頓時被厲天閏大軍切割開來,各個擊破。
到了此時,他們哪裡還能死戰,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都降了,敢戰的都死了。
厲天閏見俘虜了三千餘官兵,頓時分派張儉領一隊兵馬,將這些俘虜迅速轉移前去海邊,交給水軍接收,再折返回來接應。
張儉領命而去,帶著俘虜星夜兼程趕到臨海港口,正遇著費保水軍營到來,於是迅速交割了俘虜,再領兵回頭接應厲天閏。
厲天閏這邊,擊敗了王子武大軍,順勢趕去東南麵,援助韓世忠破敵。
隻是等他趕到時,韓世忠已經成功突圍,領著兵馬直奔童貫糧草大營。
原來他這邊亦是一般動作,一馬當先領兵悍然突圍。
那楊惟忠雖然老成,包圍圈也布置得十分妥當,但是,任你怎麼算無遺策,又怎敵得韓世忠這樣的蓋世猛將?
因此,韓世忠一條鏨金虎頭槍,殺得官兵毫無還手之力,很快便突破外圍防線,亦是直奔楊惟忠。
楊惟忠雖然應對及時,但還是抵擋不住一往無前的韓世忠馬軍衝殺。
韓世忠隻帶五十梁山老兵衝擊楊惟忠大帳,其餘兵馬,都在厲天佑和張韜帶領下,殺入各處,猛攻猛打!
韓世忠心無旁騖,隻盯著楊惟忠。
楊惟忠亦是武力超群之輩,但比起韓世忠來,還是差了不少。
他本來以為山上將領隻是小角色,這些時日以來,根本不敢主動交戰,因此他也就沒有過多在意,隻按照童貫命令,圍困這支義軍。
沒想到今夜賊軍突然發難,而且格外精銳勇猛,官兵根本抵擋不住。
他才知道是自己輕敵了,悔之不及。
見對方主將直奔自己而來,他便拍馬舞刀,要來見識一下這廝是何等人物。
雙方接近,也不搭話,直接廝殺在一處。
隻是楊惟忠接了韓世忠兩招後,便大驚失色,心中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