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梁山頭領、如今的安北軍將領,哪個沒聽過機場林衝那極具感染力的演說?
所以關勝或多或少都學到了不少振奮人心的技巧,如今見李綱在絕境之中,還能激發這些官兵的拚命血性,除了佩服之外,就是來證明自己也可以能說會道,讓這些官兵改變主意。
所以他將這一番話說來,頓時便瓦解了官兵鬥誌,甚至根本不敢拚死,變得畏首畏尾起來。
李綱見狀,大罵道:“關勝匹夫,如何這般厚顏無恥,敢來妖言惑眾?”
他一邊怒不可遏咒罵關勝,一邊還要再來給官兵打氣,企圖讓他們繼續拚命,保留一絲突圍的希望。
隻是不等關勝反唇相譏,官兵中率先發出一聲“不乾了,願意投降”的話語來,李綱聞之如遭雷擊,頓時呆愣當場,不知如何是好。
關勝笑道:“李禦史,上天有好生之德,求生是人的本能,他們想活,是人之常情,你如何能說我是妖言惑眾?
你可能不知道,我安北軍的口碑向來很好,在下隻是實話實說,倒是你逼著他們送死,豈不是很不仗義,莫非是個草菅人命的屠夫不成?”
“你,豎子,你怎麼能這麼說……”李綱氣得麵紅耳赤,卻發不出有力話語反駁關勝。
關勝打斷他道:“事實就是如此,大局已定,李禦史何必固執,枉送了這些青壯官兵性命,留下他們,無論是為朝廷還是安北軍效力,總之都是對我漢家有利的。”
李綱再想反駁,卻不知如何措辭,隻痛苦的閉上眼睛。
過得一會兒,他猛然睜開眼,見手中利劍橫在脖子上,就要以死明誌,舍生報國。
關勝眼疾手快,隨手在士兵手中抓了一杆槍,激射過去,將李綱手中利劍擊飛。
不等李綱再有所動作,他立即衝了過去,直接將李綱擒住了,再命人接收這些投降的官兵。
兩刻鐘後,城外混亂結束,沒戰死的官兵都投降了,關勝命人將俘虜押著,隨他一起入城。
李綱被他抓著,動彈不得,隻得放棄掙紮,也被帶入城中。
到了城內,被時遷等人施放的大火幾乎被城中百姓配合部分官兵撲滅了,但是他們還處在驚魂未定的檔口,就見知州大人領著官兵落荒而逃前來。
他們再看時,就見無數敵軍緊追不舍而來,將軍凶猛,士卒凶悍,根本無人能擋。
他們原本還想助戰,見此情形,都紛紛逃走,回到家中躲避起來。
何栗和賀鑄在官軍保護下,無奈退回州衙。
林衝帶人步步緊逼而來,不僅擊潰了官兵,還磨滅了何栗心氣。
尤其是直到現在,他都沒得到李綱消息,知道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更是心中悲涼。
但他打定主意不投降,勢必跟泰州城共存亡,所以極力組織官兵做著最後的抵抗。
林衝見狀,也不著急,隻將他們驅趕到州衙裡來,順勢控製州衙、府庫,將一眾官吏都抓捕起來,等待發落。
不多時,關勝趕入城來,押著李綱進入州衙。
何栗和賀鑄見李綱被擒,頓時一副欲哭無淚表情。
李綱見狀,十分自責道:“知州大人,是在下的罪過,害你丟了泰州城。”
何栗見說,擺手道:“李禦史不必多說,就算沒有出城偷襲一節,這泰州遲早也要失陷。
你可知這位將軍是誰?”說著,他指著林衝詢問李綱。
李綱聞言,順著他手指方向來打量林衝。
入眼所見,是一個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的彪悍大將,他就在京城為官,對於發生的各類大事還是有所耳聞的,尤其是林衝大鬨東京一事,自然知曉。
根據民間傳聞和官府通緝畫像,他一眼就認出林衝身份,於是脫口而出道:“莫不是梁山泊主林衝林教頭?”
林衝見他一下就認出了自己,笑道:“李禦史果然了得,在下林衝,久仰李禦史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綱見林衝寒暄,非但沒有給好臉色,反而憤怒道:“林教頭,你往日身為禁軍教頭,自當忠君報國。
如何因自身有了不平遭遇,就糾集匪徒,蠱惑百姓,鬨出這麼大陣仗,禍國殃民,禍害地方?”
林衝聞言,麵不改色道:“李禦史若是要跟林衝講道理,那林衝可以明確告訴你沒用。
李禦史但凡能體察民情,重視民意,明辨是非,認清入京朝堂君臣所作所為,地方官吏貪腐凶殘之風,就不會來責罵林衝。”
李綱聞言,不服氣道:“你占山為王,幾次三番打敗朝廷官軍,還不接受詔安,造成多大靡費,損害了多少朝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