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城門前,聞達早等候在此處,他扮作隨從模樣,步行跟隨宗澤。
二人猶如普通行人一般,毫不起眼向東而去。
林衝這邊收到消息,並未露麵,也未派人監視二人行蹤,隻讓他們從容往東,查探究竟。
西邊戰事停滯,那就隻能繼續向北推進。
於是,林衝給許貫忠下達命令,讓北路軍抓緊時間,將戰線推進道燕雲一帶。
許貫忠已經將此前打下的州府經營得差不多了,收到林衝命令,隨即揮師北進,很快便將戰線推進到保州、莫州一帶,並不斷逼近靜戎軍、威戎軍雄州一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杜壆則從東麵北上,打破乾寧軍,猛攻破虜軍。
如此,戰火便燒到了遼國易州、涿州邊境,這自然引起了遼國的注意。
遼國易州和涿州守將頓時做出反應,一麵增兵邊境,嚴陣以待。
一麵派出驛卒,趕去南京留守,向南京留守蕭得裡底報信,請求引起重視,必要時派兵南下,抵抗隨時可能入侵遼國疆土的安北軍。
他們不知道這安北軍是如何冒出來的,但是以當前的趨勢,宋國朝廷根本不能抵擋,隻怕南邊要變天了。
蕭得裡底收到消息,也十分重視。
安北軍的行動,他早有耳聞,也派人打聽過了,知道是宋國境內的一支義軍,實力不俗,意圖不明。
如今實力雄厚,卻不急著向東京發起進攻,奪取天下,反而將戰火燃燒到遼國邊境,很是迷惑其行為。
再有一點,他暗中已經得知,遼國水師統帥耶律寧,跟安北軍交情匪淺,有巨大禮儀往來。
他有心阻止此事,隻力有不濟,因此隻暗中打探消息,上報朝廷。
隻是如今,皇帝陛下正忙著對付金軍,沒空搭理這些小事。
所以他便不再過多乾涉,隻把守好燕京府,協調好南京留守事務。
隻是現在安北軍北上,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不得不提醒皇帝陛下,要做好應對策略。
好在安北軍推進到邊境後,沒有繼續北上的趨勢,而是轉頭搞起了什麼打土豪分田地,大興土木,扶持百業,開辟商埠等事宜。
似乎是要與百姓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蕭得裡底不知安北軍接下來如何行動,隻得命易州、涿州守將做好防備,隨時迎接戰爭到來。
然後,他又派出使者,帶上了情報,繞路趕去東京,彙報給宋國朝廷邊境變故,讓他們務必解決安北軍的隱患,維護雙方的和平契約。
過了幾日,遼國使者抵達東京,說明來意後,朝廷一眾大臣頓時合計出一條策略來,於是紛紛上奏趙佶,可以與遼國加深合作。
比如,對遼國大肆通商,輸送糧食、鐵器、茶葉等物,再增加給遼國的歲幣,請遼國出兵協助,與朝廷南北夾擊安北軍,剪除雙方隱患。
趙佶聽了,覺得有理,於是便命群臣商議出一個可行辦法來,他這裡安排使者北上,與蕭得裡底進行商談。
此事一旦達成,那麼安北軍的末日便到了。
趙佶對安北軍那是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隻得暫時忍耐。
隻要南邊的方臘被剿滅,那麼他有自信,必能北上擊敗安北軍,拿下林衝賊子。
之前安北軍沒有打到遼國邊境,他倒是沒想到這一茬,可以借助遼國的力量,來對付安北軍。
如今安北軍不知天高地厚,一路推進到遼國邊境,那麼就是在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可以與遼國進行合作,一起剿滅安北軍。
這事雖然說出去丟人,自己國內的反賊都不能消滅,反而要借助他國軍隊。
若是遼國趁虛而入,那麼他宋國必定要承擔巨大風險。
不過,他對此也有應對之策。
今日的遼國,可比不得以往。
北麵的金國,可是一個不錯的結盟對象。
若是遼國敢以此為借口,南侵宋土,那麼他不介意跟金國結盟,一起夾擊遼國。
那時候,就彆怪什麼盟約精神,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是真理。
畢竟,他做夢也想收回燕雲十六州,說不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想到這裡,趙佶恨不得安北軍能多堅持一些時日,幫他消耗了遼國邊軍,那他一旦奠定勝局後,便能繼續揮師北上,攻取燕雲十六州。
於是,群臣將可行條例整理出來後,趙佶很爽快的批複了意見,並準備了厚禮,讓遼國使者一並帶回燕京府,商議出兵剿滅安北軍的行動……
喜歡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請大家收藏:()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