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王高不再傲然,反而有些驚懼起來,林衝心裡冷笑,然後回答道:“報仇!”
淡漠的語氣,似乎在說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
王高聞言,不服氣道:“你安北軍先強占我耽羅郡,後擾我全羅道,是徹頭徹尾的侵略者,該報仇的,是我高麗,而不是你安北軍!”
王高有些氣急敗壞,這話也說得十分鏗鏘有力。
林衝不緊不慢道:“我安北軍雖然跟你無仇,但耽羅國自古以來就是我中原附屬,是你高麗強行霸占了去,高星主親至登州哭訴,請求本帥為他討回公道,恢複國號,複仇高麗。
本帥作為他的宗主,自然有義務為其主持公道,這邊是理由,你有何話說?”
“不過是強行尋找的借口罷了,跟以遼國女婿身份向我高麗發兵一樣,都是你的野心作祟罷了。
本王還是那句話,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要我臣服,絕無可能!”
王高還是在極力譴責林衝,拒絕接受威脅,臣服安北軍。
林衝笑道:“大慶王倒是好骨氣,既然這樣,本帥也沒什麼好說的,來人,將其全家老幼監押,隨軍帶去開京,看看那高麗王是何反應!”
林衝話音落下,郭盛親自帶隊,押著王高前去查抄王府,收監其一家老小。
見安北軍來真的,王高終究是有些害怕了,但寧死不屈的人設已經立了起來,他也不好再來反悔,於是硬著頭皮堅持原則。
見一家老小被安北軍拿下後,嚇得失魂落魄,哭泣聲此起彼伏,十分驚恐。
王高隻得儘力安撫,讓他們不必害怕,他會想辦法請陛下相救的。
但是眾人都十分清楚,王高失陷西京,是大罪,陛下不降罪就謝天謝地了,怎麼還會為了解救他們一家而付出代價呢?
雖然王高是陛下的叔父,但大難當前,國家危亡之時,陛下必定不會以私廢公,為了他們一家而遭受安北軍脅迫。
這一點,王高的幾個兒子都看的清楚,埋怨王高為何不選擇妥協,安北軍的口碑,他們是知道的,隻要將家產拿出來,他們便能活命。
甚至選擇投誠的話,還會被善待,說不定富貴也能保住。當初遼國南京留守府的劉彥宗和左企弓二人,主動投降之後,可是保留了原本官職的,家族也沒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還得了不少好處。
雖然自家身為王族,斷然沒有投敵叛國的理由。
但今日成為階下囚,身不由己,而且開京也是岌岌可危,滅國就在眼前,既然無力阻止,當順勢而為,不然真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話雖然十分羞恥,但為了能好好的活下去,幾個兒子還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出來。
王高聽在耳朵裡,又憤怒又失望,沒想到自己的家人,是這麼貪生怕死,不顧氣節廉恥。
於是,他怒喝道:“都給我住口,一群廢物,國家還沒亡呢,就這麼迫不及待賣國求榮了,對得起你們王族的身份嗎?對得起浴血奮戰、傷亡無數的將士嗎?
本王話放在這裡,若是你們都是這樣的軟骨頭,那本王寧願讓你們被安北軍給殺了,也絕不會讓你們投敵叛國,愧對列祖列宗!”
見王高如此說,一家人都驚呆了。
幾個王子都麵麵相覷,把哀求的目光看向梨花帶雨但風韻猶存的母妃李氏身上。
李氏原本選擇沉默,支持丈夫的決定。
但此刻見王高如此決絕,頓時心有不忍,哀怨道:“夫君莫說氣話,孩子們小不懂事,你就彆跟他們一般計較了。
如今我們一家身為階下囚,前途未卜,他們擔心也情有可原。
我支持夫君,就耐心等一段時間,看這賊軍將我等帶去開京作何打算,再來計較如何?”
不得不說,出身大族的李氏,水平確實非比尋常,一番話,既安撫了幾個王子,又讓暴怒的王高找到一個台階下。
話沒說死,但是給雙方都留下了餘地,解決了矛盾,也留下了之後見機行事的口子。
按她這個說法,先支持王高,保全名節,堅守原則。
但若是去了開京,陛下和丞相不願搭救,那孩子們說的話,就不得不認真考慮了。
於是,王高氣哼哼的不再說話,幾個王子也滿臉不服氣的背過身去。
一家人被關入大牢之中,等待隨軍起行,南下開京。
……
林衝這邊,打發了王高,看著沉默不語的庾磬、樸媵、樸郤三人,冷冷道:“幾位如何考慮,不妨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