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永遠都是國家的根本問題。
解決了溫飽,那就該輪到如何保證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了。
見眾人不明所以,林衝道:“所謂民生問題,就是提供基礎生存保障、提高生活質量、完善公共服務、發展權益保障。
這麼說,你們可能有些聽不懂,但是,這卻是我昭國一早就提出的口號,也就是此前說的幼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依、鰥寡孤獨有所保障。
這是《禮記?禮運篇》中“大同社會”的描述,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到這樣的地步。
具體還可以拆分為:解決多餘勞力的謀生問題,平衡收入分配,提供社會保障,解決教育問題,發展醫療衛生,解決住房問題,健全基礎設施,搞好環境衛生,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勞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滿足文化與精神需求!”
林衝事無巨細、鞭辟入裡一番解釋,眾人終於是聽懂了,再次驚歎於林衝的遠見卓識和奇思妙想。
這些政策一旦落實,可以很肯定的說,世上再無一個國家,能威脅昭國的地位。
多麼偉大的誌向,多麼切實的策略,這才是真正的以民為本,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天下有這樣的雄主,是他們這些文官武將之幸,是天下百姓之幸,必然能讓四海臣服,萬國來朝。
他們在林衝的描述中,已經看到了大昭國輝煌的未來。
大同社會,真的很是讓人向往啊!
眾人聽林衝說完,如打了雞血一般,個個都激動的麵紅耳赤,內心震蕩得波濤洶湧。
這是顛覆時代的決定,是亙古未有的認知,也是能創造空前絕後輝煌的大政方針。
此事議了兩個多時辰才結束,眾人心滿意足,下去各司其職,為了大昭國的輝煌未來而奮鬥終身。
內閣大臣和輔臣,原本個個自詡見識超群、謀略無雙,可跟林衝一比,他們猶如井底蛙、池中魚,實在是淺薄得很。
他們的內心不僅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原本以為,昭國蒸蒸日上,隻等他們運籌帷幄,一統天下之後,就算大功告成,可以好好享受享受了。
但是沒想到啊,在大王眼裡,一統天下,隻是剛剛開始啊。
未來,任重而道遠,他們身上的擔子,沉重且長遠。
相比於雄心勃勃的武將,一眾文官們心中很是忐忑,這樣的盛世,要由他們一手締造,果真能做到嗎?
人人心中沒底,但是卻都選擇放手一搏。
一路走到今天,他們早已見慣了大風大浪,再難得事,再聞所未聞的事,他們都有勇氣和信心去做,去嘗試。
在聞煥章帶領下,幾人下去立刻召開了內閣會議,研究部署林衝指示的土地問題和民生問題。
其實,這些事,此前一直在做,隻是沒那麼全麵和規範。
打土豪分田地,治下所有地盤基本都處理得差不多了。
他們要將共有土地落實到生產上來,要定好集體土地經營的方方麵麵,賦稅問題,也需要明文明確規定。
然後就是民生問題,建學校、建醫院、修路、蓋房、解決用水和照明,多餘勞動力轉就業問題,治安綜合治理問題,環境衛生問題。
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他們出台相應的政策,發布可行的政令。
這些事情,必須由上至下,層層推進,直到新生的大昭國,在全新的國策下平安穩定運行,他們才能鬆一口氣。
任重道遠、任重道遠啊!
幾人商議之後,都發出大大的感歎。
除了他們,其餘一些後勤部門,也迅速運轉。
昭國設立欽天監,由公孫勝擔任監正,位同內閣輔臣,為從一品高官。
下麵設監副,下轄天文、漏刻、曆算等科,同時禁止民間私習天文,保證權威性。
火器局也是獨立於工部之外,跟工部平級,直屬昭王管轄。
淩振也成了二品大員,更加乾勁十足。
然後是軍器監,也是一般設置,監正為湯隆,再調撥杜微為監副,一同負責昭國各類軍器研發鍛造,保證軍備充足,裝備精良。
鹽鐵司也是獨立機構,都隻屬於昭王統領,鄒淵、鄒潤叔侄,也成了正二品高官。
織造局也是獨立設置,但品級矮了一級,主官侯建得了個正三品的官職,位同六部侍郎。
副主官潘金蓮,則是成為從三品女官,也算是混出了名堂。
回濟營則改組為太醫院,院正安道全也是正三品高官,負責太醫院一切事務。
不僅要培養太醫和各級各類大夫,還要培養軍醫。
軍醫則設置了醫生和護士兩個崗位,隨軍作戰時,由本部官兵負責指揮協調。
原本負責護衛回濟營的花芳菲,也解放出來,加入軍中,成為馬軍將領,與夫君孫安一起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