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壆原本沒打算一舉打下興慶府,也不曾想楊再興如此莽撞,直接單騎突入城門內。
他為了不讓楊再興有性命之憂,隻得硬著頭皮,揮軍全部壓上,搶占已經被打開的城門。
至於城外的幾萬西夏騎兵,來不及從容擊殺,隻能分彆糾纏。
大隊人馬,紛紛奔入城內,跟西夏軍展開激烈的城門爭奪戰。
昭軍雖然打入城門內,推進卻極為艱難。
西夏軍在芭裡祖仁帶領下,前赴後繼撲向昭軍。
就是楊再興這樣的悍將,也殺得手軟。
源源不絕的西夏軍,不斷撲向城門洞,將昭軍能施展的範圍控製在城門洞範圍,不能擴大作戰麵積。
楊再興、張憲以及隨後趕到的欒廷玉、山士奇等人,紛紛充當排頭兵,各使本事,將西夏軍殺得堆積如山。
但是,擋在麵前的西夏軍,始終不肯後退一步。
杜壆趕到,頓時命將手雷悉數投入西夏軍陣中,先炸開一個可以增加更多人手的範圍,然後再突入城中。
於是乎,在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中,密集的西夏軍陣中頓時傳來哭天搶地之聲,那厚實的陣型,也出現動搖。
不等芭裡祖仁從容指揮士兵補上缺口,楊再興已經一個飛身,撞入人群中,然後左衝右突,殺得西夏軍節節敗退。
身後眾將趁機擠入人群中,沒人殺出一條血路。
終於,更多昭軍士卒跟在主將身後,殺出了城門洞,撲入西夏軍中,大開殺戒。
杜壆最後領兵殺入,指揮大軍分彆攻打緊要目標。
場麵失控了,芭裡祖仁知道,興慶府外城是守不住了。
於是,他當機立斷,舍了城門,領兵退往街巷中,要來借助地利與昭軍巷戰。
嵬名阿吳看得更明白,早指揮大軍舍棄外城,朝內城趕去,死守內城,再遣騎兵從其他城門出城,協助城外大軍咬住昭軍後隊,企圖來一個裡應外合。
隻是,昭軍行動十分迅速。
進入城內後,便化整為零,以鴛鴦陣配合火器、弓弩推進。
這樣一來,芭裡祖仁的巷戰戰術便宣告破產,再也抵擋不得昭軍。
於是,西夏軍悉數撤回內城,將外城留給了凶猛難當的昭軍。
至於城外西夏騎兵,他也不懼,命石寶領兵阻擋,保證出路不被堵死。
然後迅速揮兵搶占其餘城門。
興慶府外城共六道城門,其中,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還有光化門、振武門等小城門,但不是主要目標。
此次,昭軍是從東門攻入城內。
西夏軍在外城難以抵禦,便將外城舍棄了。
杜壆入城後,命楊再興奪取南一門、張憲奪取南二門,再命王寅奪取北一門、呼延灼奪取北二門。
他則領司行方、縻貹等,攻打內城。
石寶在外策應,牽製出城騎兵。
同時,傳令張順,可在黃河上遊準備引水灌城,萬不得已時,可水淹興慶府。
興慶府聚集起這麼多人馬,杜壆原本打算先圍困上幾個月,等城內糧草耗儘,軍民士氣低落,再以火器開道,以步軍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