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軍一路南下,基本上沒遇上什麼阻礙。
大部分國度,都是敗上一場,便開始著手投降事宜。
隻有少部分,誓死抵抗,直至城破成為俘虜。
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抵擋不了昭軍的腳步。
打下卡涅姆王國後,大軍進入東非地區,進攻阿比西尼亞帝國,核心區域為今埃塞俄比亞高原。
該國繼承了古代阿克蘇姆王國的遺產,信仰基督教科普特教派),是東非少有的長期保持獨立的基督教政權,與阿拉伯世界和印度洋貿易圈有聯係。
毫無疑問,他也不能阻擋昭國的兵峰,被一戰而下,也敗亡在昭軍手裡。
接著,是斯瓦希裡城邦,位於東非沿海今肯尼亞、坦桑尼亞沿海,如蒙巴薩、桑給巴爾)。
是由一係列獨立的貿易城邦組成,以阿拉伯—非洲文化融合為特色,主要從事印度洋貿易象牙、黃金、奴隸),與阿拉伯、波斯、印度甚至中國宋代有記載)有貿易往來。
這些城邦,軍事實力更弱,更是不堪一擊。
所以,直接被昭軍橫掃。
然後,進入南非地區。
此時南部非洲今南非、津巴布韋等)尚未形成大型王國,主要以部落聯盟和早期定居農業社會為主。
這打起來就更加簡單,於是,嶽飛等人成功在南非西部沿海,與費保會師。
三軍合兵一處,乘船向西沿海原路返回。
而目標,是去海中尋找一片新大陸。
那裡土地寬廣,人煙稀少,還未形成國度,隻有一些土著居住。
跟外界也沒有任何交流,屬於未被發現的大陸。
大軍出征前,已經廣泛運用上了世界地圖,這自然是林衝憑著記憶,畫出了大概輪廓,交代了各處需要注意的問題。
比如,路線的規劃,海上凶險的額情況,預防敗血症的方法等等,都一一做好了功課。
所以海軍行動,才會如此順利。
當然,海上也遇到了不少狀況,比如暴風雨引發的海嘯、龍卷風,凶險的暗礁、漩渦等。
但費保等人已經在南海摸索出了一套實用方法,麵對遠處不熟悉的海域,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大軍在攻占了歐洲和非洲後,便啟程前去尋找新大陸,也就是後世的澳洲。
此地四麵環海,與其他大陸相隔遙遠,這種天然的地理隔離使其在曆史上極少遭受外部軍事入侵。
作為“單一大陸”,也沒有陸地邊界爭端,無需在邊境防禦上投入大量資源,能更專注於內部發展和國際合作。
幅員遼闊,可以為人類提供極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礦產豐富,鐵礦、鋁土礦、煤炭、黃金、鋰、天然氣等儲量巨大,尤其鐵礦質量高、開采成本低,依托海運可便捷送回國內,支撐了昭國長期繁榮。
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地中海氣候區與溫帶草原區土壤肥沃、降水適中,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如小麥、羊毛、牛羊肉)。
從北部的熱帶草原氣候、東北部的熱帶雨林氣候,到南部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多樣的氣候為農業多樣化如熱帶經濟作物、溫帶糧食作物)提供了天然條件。
擁有大量特有物種如袋鼠、考拉)和自然景觀大堡礁、烏魯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