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之後,過了幾天,出去快一年的金毛犬段景住居然回來了!
劉錡一度以為這家夥不會再回來了呢,卻不想段景住不僅回來了,還帶回來好多寶貝。
首先,是幾匹高大俊美的阿拉伯馬。一匹渾身黝黑,四蹄雪白的“烏雲踏雪”;一匹渾身火紅、額頭一撮白毛的“赤火駒”;一匹渾身青灰間有白色花紋的“菊花青”;還有幾匹灰色、栗色大馬,一看也不是凡品。皇甫端聽說有好馬,跑過來看,也是嘖嘖稱奇!
其次,是好幾大車雪白雪白的鹽,和高純度的硝石。
最後,和段景住一起回來的,還有幾個鷹鼻凹目的男女蕃人。
劉錡很奇怪段景住是如何弄到這些好東西的,雖然段景住離開的時候,劉錡在本錢、職務便利方麵儘量給予支持,按道理也不會有這麼大利潤才是。
安頓好貨物之後,劉錡把段景住叫到後院將府前院書房,打算細細詢問一番。
婢女奉茶之後,段景住坐在椅子上想了好大一會,終於向劉錡拱手一揖,開口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其中關竅甚多,小人須請將爺先行恕罪,才敢詳細敘說!”
劉錡點頭道:“雖想來也不會是什麼正經路數,隻是你既然能回到軍中,足見你仍是一個信守承諾的漢子。但說無妨!”
段景住涕零,起身下拜道:“得將爺如此評說,小人也不枉此行了!”
“行了,起來說話。”劉錡笑道。
段景住起身入座,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將爺可知,我大宋各路均用銅錢流通,唯獨川峽四路用的是鐵錢?我陝西路與川陝四路交界,商貿交易多有往來,由此,鐵錢、銅錢混用也就很正常了。”
劉錡心道,這些事我怎麼會知道?於是隻微微點頭,卻並不言語。
段景住接著說道:“這鐵錢過於沉重,蜀地商人就弄出了一種紙錢,在商戶之間流通,喚作“交子”。後來為了避免作假、拒付,便由官府收管、印發。”
咦,這個倒是知道。交子,世界最早的紙幣嘛!劉錡點點頭,道:“這些本將曉得,你繼續說!”
段景住頓了頓,又說道:“我陝西路乃宋夏邊境,常年互有攻伐,糧草消耗巨大,專靠朝廷運轉,實在是難以為繼。朝廷便推行“入中”之法,鼓勵商人運送糧草到邊關,朝廷再給予高價補償。可這補償官府如用鐵錢充抵,搬運起來實在太重,而且鐵錢在其他路州使用不便,官府保管鐵錢費力不說,也多有損耗。便仿效“交子”,印製一種“便錢公據”,標明錢數,蓋上官府印鑒和防偽暗圖,不但輕便,還節省了銅錢。入中商人拿到這“便錢公據”,便可到榷貨務兌換茶、鹽、礬、香料等鈔引。”
段景住一口氣說了許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了看劉錡,留點時間讓劉錡消化一下。
信息太多,劉錡感覺自己腦袋有點不夠用,梳理了一下,對段景住說道:“接下來呢?”
“這“便錢公據”,是官府在京師準備本錢,印製好後撥付給西北地方官府,用以收買入中商人所運送糧草,並以此作為憑據,在京師可以領到麵值三成的現錢。”段景住說道。
“三成?怎地這麼多?”劉錡聞之眉頭一抬,驚奇地問道。
“如果真是運送糧草,車馬人工搬運費不少,都算進去也並不算多。關鍵是官府拿錢買了省事,說白了也是官府為了穩定邊地糧價。”段景住神秘笑道。
劉錡點點頭道:“邊地按定價從商人手中收購糧食,商人的利潤費用再由京師貼補,以免商人胡亂哄抬糧價,造成軍心不穩。這也的確是個辦法!”
段景住笑道:“可眼下,戰亂不止,盜賊橫行,邊地離京師又有千裡之遙,加上“便錢公據”在京師兌換手續頗為繁雜,許多商人便不願意來回奔波,是以把手中的“便錢公據”降價出售給那些膽大的或者必須回京師的商人。”
“省去時間、回避被劫掠的風險,倒也是個法子。”劉錡道。
“壓價壓的很低哦!最低有五成!”段景住再次神秘笑道。
“這麼低啊!那這一進一出,相差甚遠,商戶也願意賤賣?”劉錡問道。
“沒辦法啊!沒路數的商人拿“便錢公據”入京師兌換鈔引,無人引薦便是麻煩得很,胡亂找人引薦,更是容易被騙。必得找“交引鋪”換取交引,這中間便有好幾成折扣。另外,茶鹽商人無鈔引便拿不到實貨,便也不得不從“交引鋪”裡購買交引,這裡麵便又有加價。”段景住道。
劉錡算是聽明白了,簡單總結道:“明白了,也就是說,“交引鋪”手裡有交引,用交引低價收便錢公據,再用便錢公據去榷貨務足額兌換其發賣的各類鈔引,再把換出來的各類鈔引加價賣給急需用鈔引購買實物貨品的各類商人。一個中間商通吃二頭啊!”
段景住笑道:“確是如此,更何況,如果操作得當,於年底先用鹽鈔茶引低價批發換取糧食絹匹,其中折扣甚大,待的來年正月,隻需一二個月,糧食絹匹的價格便可翻出兩三倍之多。加上前麵說的各個環節的差價,一通操作下來,利潤可達5、6倍之多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錡差一點拍案而起,這時代的錢原來就這麼好掙嗎?想起現代在股市裡圈錢,也不一定有這個來的快啊!
“基本明白了。可說了這麼多,這些又與你何乾?”劉錡問道。
“嘿嘿!”段景住猥瑣地笑道:“這就是我要向將爺請罪的地方了。”
原來,這段景住離開鞏州的時候,去癿桑結那裡帶走了一匹白色小馬,所謂“照夜玉獅子”,打算到汴梁去賣給達官貴人弄點本錢,再想辦法弄點茶葉瓷器往邊境倒賣。
可待他到了汴梁,卻發現無數茶葉商人到處求購茶引而不得,一番打聽,才得知榷貨務發賣的鹽鈔茶引,隻能用“便錢公據”或者西北軍隊裡才有的“現金鈔”兌換,而中原茶商難以弄到“便錢公據”,“現金鈔”就更彆提了。隻有去“交引鋪”才可以高價購買到所需的鈔引,段景住一尋思,覺得這樣販賣,實在不劃算。
一日,段景住正坐在交引鋪邊上茶樓喝茶,無意間看到這個汴梁最大的交引鋪裡前呼後擁的出來一個人,掌櫃畢恭畢敬地在後麵相送。
段景住喚來小二,扔下一小塊銀子,指著那人問道:“小二哥,可知此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