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彥話音剛落,趙構如遭雷擊,城樓上下一片嘩然。眾軍士紛紛交頭接耳,即便苗傅心中有所準備,一時竟也怔怔的說不出話來。
張逵嗓門大,看到士兵們竊竊私語,局麵有所不穩,便大聲催道:“吾等請官家退位,是為了大宋社稷穩固,官家應為國家大局著想,速速頒下退位詔書,以安軍心!”
本來這句話是張逵擔心士兵們不認同逼皇帝退位這件事而說的,畢竟趙構在國家危難之時能挺身而出,樹立義旗,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又是徽宗嫡傳血脈,就算沒有正式的傳位詔書,但麵對徽欽二帝扔下的這個爛攤子,登基為帝於情於理也說得過去。
可聽在趙構的耳朵裡,就絕對是一句威脅意味濃厚的話了!現在我們可是在和你好好說話打商量哦,可你如果再磨磨唧唧,咱們手中的刀可就不認人了!
趙構氣的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朱勝飛來到趙構跟前,低聲說道:“如此大喊大叫,有損官家威嚴,還是我親自下樓去和他們好好談談吧!”
趙構微微搖搖頭道:“如今朕還有什麼顏麵好講,王淵已經被他們殺了,你如果下去,再走什麼閃失,你讓朕再依靠誰?”
朱勝飛流淚道:“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我一把老骨頭死不足惜,隻盼能早些解決此事,護得官家平安!”
趙構仍然遲疑不決,禦史中丞顏岐在一邊說道:“這苗傅扈衛隆裕太後多年,深得信任,不如請隆佑太後出麵勸說一二,或有奇效。”
朱勝飛一聽,頓時點頭稱是,吩咐人趕緊去請,又對趙構說道:“老臣先下樓去和苗傅他們談談,拖延時間,或許太後來了後,事情會有轉機。”
雖然已是三月,可這會天氣依舊寒冷,城樓上隻有一個竹椅可坐,加上又氣又怕,趙構早就凍得瑟瑟發抖了!
趙構哆哆嗦嗦地站起身來,拉著朱勝飛走到一邊,輕聲說道:“這苗傅雖然頭腦簡單,可劉正彥顯然十分難纏。朕恐怕即便是太後出麵,事情也難以善了。目前看來,叛軍暫時還沒有弑君篡位的打算,你我君臣應該保存有用之身,以圖將來!”
皇帝和自己如此傾心交談,讓朱勝飛感激涕零,連聲說是。
趙構看了看周圍,接著說道:“你待會下去之後,如果太後說不動他們退軍回營,你就替朕去和苗傅談,隻要他們能答應朕幾條要求,朕就……”趙構頓了頓,艱難的繼續說道:“朕就答應退位!”
朱勝飛大驚,說道:“官家萬萬不可如此做如此打算!”
趙構苦笑道:“朕如果現在不主動退位,他們就敢把刀架在朕的脖子逼朕,你知道嗎?”
朱勝飛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趙構道:“好了好了,你好好聽朕說。第一、朕雖退位,但他們必須尊朕如尊徽宗皇帝一般,供奉之禮務儘豐厚!二、朕退位之後,旉兒年幼,需太後垂簾聽政,一切軍國事務,由太後下詔後方可施行。三、朕下詔退位後,所有將士須即刻回營,不得在宮中久留。四、嚴禁軍士肆意妄為,燒殺搶掠,禍害百姓。你可聽清了?”
朱勝飛含淚點頭,下樓去了!
果然,儘管隆佑太後頗有威望,苗傅等人雖敬重有加,但對於太後的說情,仍堅決不同意,他們嚎啕大哭,卸甲脫衣,強烈要求隆佑太後主政,否則自己甘願伏法!
王鈞甫、馬吉柔等將紛紛催促道:“天色將晚,請太後早做決定,將士們從早上到現在一口飯都沒吃,如果一再拖延,兵士們亂將起來,到時候天冷夜黑,難以彈壓,恐出大事啊!”
太後無奈,隻好答應。朱勝飛也把趙構的幾點要求說了出來,苗傅本就羞於麵對隆佑太後,這時便趕緊一一答應,退軍祥符寺安營。
趙構於是降詔退位,移駕顯忠寺居住。隻留了十五個小宦官照顧起居,把藍珪、曾擇後來被苗傅派人追上殺死)、高邈、張去為、張旦、陳永錫等人都流放嶺南,其餘宦官均打發出宮。
隆佑太後垂簾聽政。改建炎三年為明受元年,拜苗傅為武當軍節度使,劉正彥為武成軍節度使,其餘軍將各有封賞。
兵變的消息很快傳到太原。劉錡閱罷淡然一笑,他知道這次匆忙謀劃的兵變不久之後便會被迅速彈壓,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這次兵變徹底讓年輕的趙構從心裡忌憚武將擁兵自重,也為今後的北伐埋下了禍根。
劉錡看中的卻是這次兵變的主力——劉晏的“赤心軍”,這部人馬雖人數不算多,隻有幾千,卻是極為精乾,人員多為北地漢人,忠厚勇武,戰力不俗。如果在兵變中白白消耗掉,當真可惜!
於是,一紙命令從太原發出,前往杭州。
吳江!
承宣使、前軍統製張俊獨自坐在帳中,手中捏著一封詔書正在發呆。
王淵死了,王淵居然死了!自己視之如神的王淵居然被劉正彥殺了?
張俊手指死死的抓著詔書,骨節因用力而顯得微微發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起自己十六歲從軍開始就一直跟著王淵了,那個時候王淵自己都還隻是一個都頭。在攻打仁多泉城的時候,要不是王淵一把將自己拉在身後,自己早就被一個西夏騎兵給捅了個透心涼了!從那時起,自己就下定了決心跟著王淵,他去哪兒自己就去哪兒。
後來,他們參加的戰鬥越來越多,王淵有勇有謀,屢立戰功,官越做越大,張俊也跟著步步高升。
當年跟著王淵一起殺敵的老兄弟,如今已經所剩不多了,張俊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一個。雖說王淵比張俊也就大了不到十歲,可在張俊心裡,王淵就和自己的父親一樣。
如今亦父亦兄的王淵突然就這麼死了,還是死在了劉正彥的手裡,張俊想起來就怒不可遏。
自己還清晰地記得,當年劉正彥找到王淵的時候那副落魄的樣子!王淵當時激動的抱著劉正彥痛哭流涕,對自己這個被冤死老上司的兒子疼愛無比,多加照顧,直接向官家舉薦劉正彥入了文職。
大宋以文禦武,以武入文本就極難,加上劉正彥父親劉法的罪名一時難以洗清,升遷難度比較大。即便如此,沒多久劉正彥便從武功大夫升到了威州刺史。
後來劉正彥又想轉入武職,王淵雖然並不讚同,還頗為可惜,卻也還是帶著他四處平亂為其積攢功勞,一路升到了禦營統製。可以說,王淵對劉正彥這個晚輩是極為照顧的。
劉正彥在張俊麵前也流露過委屈,感覺自己沒有張俊這些人升得快,張俊還安慰過他,因為劉正彥文職武職來回轉換多走了彎路,耽誤了時間,讓他不要太著急。
可沒成想,劉正彥這個忘恩負義的,居然能對自己的恩人下如此毒手。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