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彥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
三月二十三日,苗、劉兩人以朝廷名義下詔,封韓世忠為定國軍節度使,張俊為武寧軍節度使。而張浚,則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彬州安置。
苗、劉兩人目的很明確:看你張浚這個“團練副使”的芝麻官,怎麼來指揮韓世忠、張俊兩位節度使?
計策是好計策,可惜使得太晚了,不管用了,韓世忠、張俊都明確表示不接受任命。
而張浚更為狡猾,接到貶職的詔書後,怕大家知道自己被貶,手下將士不聽調度了,謊稱是朝廷召他進臨安任職的詔書,以安軍心。
張浚看到苗劉二人的手段層出不窮,擔心再拖下去,會夜長夢多,保不齊手下將士會被苗劉二人許以高官厚祿而拉攏過去。
於是,三月二十五日,呂頤浩、張浚便將檄文布告天下,命韓世忠部為前軍,張俊部為側翼,劉光世為遊擊,呂頤浩和張浚一同總領中軍。
當天,張俊便兵發平江,劉光世率軍殿後,正式進軍討伐苗、劉叛逆。
苗傅聽說張俊、劉光世在呂頤浩、張浚指揮下發兵,又想出了一個點子。
三月二十八日,又任命張浚為“同知樞密院事”,一下位列呂頤浩之上,想以此籠絡張浚,同時試圖分化張浚和呂頤浩,激化勤王內部矛盾。
五天時間內,張浚從禮部侍郎升到禮部尚書,再被直接貶成了黃州團練副使,又瞬間位列宰執行列,比過山車還“過山車”。
好在勤王部隊已經鐵板一塊,張浚、呂頤浩並不理會。三月二十九日,勤王軍便抵達了吳江。
苗傅聞知後開始害怕了,打算扣押韓妻梁紅玉和兒子韓亮為人質。
這個時候,正好劉正彥和苗傅因為一些原因有些分歧,朱勝非趁劉正彥不在,私下勸苗傅道:“苗太尉萬萬不可如此行事,韓世忠脾氣暴躁,扣押其妻兒恐適得其反。再說,韓世忠無非是擔心妻兒安全,才起兵來救,隻要讓太後出麵把家人送還給韓世忠,就可讓韓世忠感激太後讓他們一家人團聚,而選擇袖手旁觀。”
苗傅本來就頭腦比較簡單,沒有多想就同意了!於是請太後召梁紅玉入宮,封她為“安國夫人”,等朱勝飛借故支開苗傅後,太後趕緊吩咐梁紅玉,讓她趕緊去秀州見韓世忠,命他速來勤王。
劉正彥知道後,大罵苗傅愚蠢,急忙派人帶著詔書去追趕。
梁紅玉母子離宮後,一刻也沒耽擱,直接帶著兒子驅馬出城,一晝夜便到了秀州。
不久,劉正彥派出的使者帶著詔書也到了秀州,沒了後顧之憂的韓世忠笑道:“吾隻知建炎,不知有明受。”斬了來使,燒了詔書,隨即向臨安進兵。
苗傅等聞報後大懼,命苗翊、馬柔吉在皋亭山前的上塘河中插滿鹿角狀枝杈,以此來阻礙勤王軍船隻行駛。
韓世忠火速進軍到皋亭山一帶時,果然戰船被這些障礙物所阻,無法行進,便棄舟登岸與叛軍激戰,張浚、劉光世領軍跟在後麵。
皋亭山下殺聲震天,韓世忠指揮部將馬彥博率軍衝鋒,可地處河道,道路泥濘,馬腳打滑,根本不能馳騁衝殺。
而叛軍這邊人數雖少,但軍士全是號稱“皇家護衛軍”的精銳,能征善戰且武器精良,又搶先占據了險要地形,一時之間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分難解。
韓世忠率軍好不容易衝過了一道防線,突然前麵出現了一隊排列整齊的神臂弩手,正持弓以待,驟然間箭如雨下,勤王軍傷亡慘重,進攻被死死壓住。
韓世忠看到進攻受阻,便翻身下馬,提起大刀,命令道:“今日眾將士當以死報國,戰後如發現有正麵不帶有箭傷者,一律處斬!”
韓世忠治軍嚴明,此令一出,士兵無不拚命搏殺,勤王軍士氣大振。
韓世忠身披重甲,頂著箭雨,親自帶隊衝鋒,他揮舞大刀,手持盾牌,瞠目怒吼,勇猛無敵,所向披靡。一個衝鋒便衝上了叛軍弩手們列隊的土坡,叛軍們嚇得亂了陣腳,根本來不及給弓弩重新上弦,便大喊一聲,紛紛拋下武器四散而逃。
韓世忠趁勢揮軍掩殺,叛軍大敗而逃。張浚、呂頤浩順利進軍臨安北關。
苗傅、劉正彥無法抵擋,見大事已去,匆忙擁護趙構重新登基,並向趙構索要了“丹書鐵券”,也就是所謂的“免死金牌”,便帶著二千精兵打開湧金門落荒而逃。
韓世忠率軍乘勝追擊,尾隨叛軍敗兵一路殺進臨安,進城路上還碰巧擒獲了王世修。
待韓世忠趕到行宮門口,趙構已經親自出來迎接,韓世忠見到趙構安然無恙,跪地痛哭道:“臣救駕來遲,請官家降罪!”
趙構握著韓世忠手,哽咽流淚道:“韓卿救朕於水火,何罪之有!隻是中軍統製吳湛,也是逆賊之一,一直留在朕身邊監視,朕寢食難安,韓卿能為朕除此禍害嗎?”
韓世忠道:“這有何難?”
趙構道:“隻是,卿之部下皆在宮門之外,吳湛帶兵正在宮中保護太後和太子,我擔心一旦再起刀兵,太後太子性命不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世忠大笑道:“官家放心,一切有我!”於是孤身一人來到內宮求見太後。
吳湛聽說苗、劉兩人已經跑了,心中大罵苗、劉不夠哥們,宮外喊殺聲震耳欲聾,顯然勤王兵已經打進臨安了,更加忐忑不安,手裡拿著太後太子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正坐臥不寧時,忽然部下來報韓世忠在外求見太後。吳湛問道:“他帶了多少人來?”部下回答:“僅他一人。”
吳湛放下心來,以為沒事了,於是出門迎接。韓世忠看到吳湛,熱情地伸出雙手,口中笑道:“幸好有吳將軍在此保護太後太子,否則亂兵怕是要衝進來胡作非為了!”
吳湛趕緊伸手去握著韓世忠的手,口裡還在說:“哪裡、哪裡,韓將軍才是討逆功臣,在下佩服之至……哎呀呀……”吳湛話還沒說完,韓世忠驀然翻臉,右手一翻,隻聽“啪”的一聲,吳湛右手中指已經折斷,疼的吳湛怪叫一聲,剛想反抗,韓世忠右手用勁一挽,身影一晃,已將吳湛右手反扣,站在吳湛在身後。左手隨即抽出寶劍,架在吳湛脖子上。大喝一聲:“誰人敢上前一步,某教吳湛人頭落地!”
本來吳湛親兵還想躍躍欲試,結果被韓世忠大眼一瞪,便無人敢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韓世忠押著吳湛走了出去。
趙構恨極吳湛背叛,當日便下詔,將吳湛、王世修斬首示眾。
四月四日,呂頤浩、張浚也進了臨安,百姓夾道歡迎。五日,趙構在苗劉叛亂之後正式出殿受群臣朝賀,詔授韓世忠為武勝軍節度使、禦營左軍都統製,又任命韓世忠為江浙製置使,和劉光世一起追殺苗傅劉正彥。
五月初三,王鈞甫和馬吉柔被部將張翼所殺。五月十二日,劉正彥在蒲城縣被韓世忠生擒。五月二十二日,苗翊被副將江池所殺。
逃到建陽的苗傅,也被當地豪紳詹標抓獲。
自此,苗劉之亂徹底平複。
趙構手書“忠勇”二字,揭旗以賜。授韓世忠檢校少保、武勝軍和昭慶軍雙鎮節度使。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