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考官篇(四)_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0章 考官篇(四)(2 / 2)

他提起朱筆,在卷頭工整地批下一個醒目的“甲上”,並寫下評語:“條陳古今,洞悉利害,立論持中,文理俱優。”

這份卷子,正是陳謹所答。

時間在筆尖沙沙聲中流逝。

陳恪又遇到了幾份讓他眼前一亮的卷子。

一份卷子,字裡行間透著剛直與憂慮。

它大膽抨擊當下海禁政策的弊端——官商勾結、禁令形同虛設、沿海民生凋敝、衛所糜爛無力抗倭。

但同時,它並非一味否定,而是在痛陳之後,隱隱流露出“窮則變、變則通”的求變之意,提出“嚴查私販,重振武備,以威立禁”或“於閩粵擇良港,設市舶司嚴管,以疏代堵”的初步設想。

雖然具體措施仍顯粗糙,但其間的憂國憂民之思與一絲不囿於陳規的靈氣,讓陳恪仿佛看到了另一個“海青天”的影子。

他對海瑞那種近乎偏執的剛直並非全然認同,但那份為民請命、不畏權貴的赤誠風骨,他始終心存敬意。這份卷子,他同樣批了“甲上”,評曰:“痛陳時弊,忠直敢言,亦有變通之思。”

而這正是溫應祿的文章。

另一份卷子則充滿了大膽的想象力與改革熱情。

作者以宏闊的視野,描繪了開海通商後萬國來朝、貨殖繁盛的景象,甚至提出“以商利養水師,以水師護商道”的構想,隱隱觸及了海權思想的邊緣。其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未知海洋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樂觀預言。

陳恪細讀之下,推測作者可能是沿海人士,見聞使然。

他欣賞這份超越時代的見識,但也深知在此時的大明,這樣的藍圖需要何等能力與魄力的人才能支撐。

他批了“甲中上”,評曰:“視野宏闊,具前瞻之識,然實施之艱,猶待深慮。”

這無疑是梁夢龍的手筆。

還有一份卷子,論證同樣偏向開海,但風格迥異。

它少了梁夢龍的浪漫想象,多了幾分剛猛務實。

提出的方案更加具體,甚至涉及如何協調九邊防禦、防止因海貿重心轉移而削弱北防的考量,顯示出作者不僅關注海疆,更有全局的戰略眼光和妥協務實的智慧。

陳恪從中感受到一種熟悉的氣質——像極了實乾派高拱,銳意改革卻並非不知變通。

他也給了“甲上”,評語:“論策務實,兼顧全局,剛健有力。”這便是殷士儋的答卷。

閱卷所內燭火長明,香煙嫋嫋。

十餘名考官如同沉入卷海的舟子,隻有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偶爾的輕咳或疲憊的歎息打破沉寂。

巨大的朱卷山丘仿佛永無削減之日。

陳恪埋首其間,頸椎酸痛,雙目乾澀,但精神卻高度集中。

閱卷所的空氣沉悶凝滯,唯有燭火搖曳的微光與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交織。

陳恪麵前的朱卷換了又換,那份初入考官行列的新奇與使命感,漸漸被一種難以言喻的疲憊與……無奈所取代。

與陳謹的史論通達、溫應祿的痛陳時弊、梁夢龍的前瞻開闊相比,更多的卷子如同沉入深海的石子,激不起半點漣漪。

許多文章,辭藻華麗得近乎浮誇,引經據典堆砌如山,乍看之下花團錦簇,字字珠璣,細究其裡,卻空洞無物。

洋洋灑灑數百言,竟不知所雲為何物,如同一個精心打扮卻腹中空空的草包。

“嗚呼!夫海禁之策,乃祖宗成法,垂範萬世是矣!其利國利民,澤被蒼生是矣!然或有奸商小人,罔顧法紀,私通海寇,禍亂地方是矣!此誠可恨可歎,法所不容是矣!……”

陳恪的指尖重重劃過這份朱卷上的文字,眉頭擰成一個深深的“川”字。

這些“是矣”如同粘膩的蛛網,纏繞在每一句論斷之後,將本可流暢的行文割裂得支離破碎,更添一股令人牙酸的酸腐氣。

他耐著性子又看了幾行,通篇皆是如此!

華麗的辭藻下,翻來覆去不過是些“祖宗成法不容輕變”、“奸商當誅”的車軲轆話,論證單薄,邏輯混亂,偏偏句尾必綴一個生硬無比的“是矣”。

“荒謬!”陳恪心中暗罵一句,一股難以言喻的煩躁感湧上心頭,連帶著太陽穴都突突直跳。

他想起了前世做研究生時,導師批閱他那份自以為是的初稿時,曾流露出的那種混雜著失望、無奈與強忍不耐的神情。

當時的他,還曾暗自腹誹導師耐心不足。

此刻,身處考官之位,他才真正體會到那種感覺。

那就是當你滿懷期待地翻開一份承載著無數心血與未來命運的試卷,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灘裹著華麗糖衣的學術排泄物。

那感覺,豈止是煩躁,簡直是生理性的不適!

啪!”朱筆被重重擱在筆山上,發出一聲輕響。

旁邊正埋首閱卷的一位老翰林聞聲抬頭,渾濁的老眼透過玳瑁眼鏡投來詢問的目光。

陳恪深吸一口氣,強壓下那股想把這卷子揉成一團扔出去的衝動,勉強擠出一個“無事”的眼神,提筆在那份“是矣”連篇的卷頭,批下一個冷冰冰的“下下”,評語隻有兩個字:“空泛,文理不通。”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名黃天,蒼天已死什麼鬼? 我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宗門噩夢:我的修為靠丟人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