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厲兵秣馬謀定待戰
德軍在莫開裡島站穩腳跟後,整座島嶼儼然化作一台全力運轉的龐大戰爭機器,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啟軍事強化進程。
兵營之中,每日晨曦尚未破曉,黑暗依舊籠罩大地之時,士兵們便在教官聲嘶力竭的嚴厲呼喊中,如聞令而動的鋼鐵戰士般猛然起身,迅速投身於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之中。無論是烈日高懸,將訓練場炙烤得仿若溫度極高的蒸籠,地麵被曬得滾燙,士兵們的汗水如雨般灑落,腳下的土地似乎都要被蒸騰起來;還是暴雨傾盆,豆大的雨點如子彈般砸落,地麵瞬間變得泥濘不堪,士兵們在泥水中摸爬滾打,渾身沾滿泥漿,訓練場上始終可見他們身姿矯健、步伐整齊劃一的身影。他們喊著嘹亮的口號,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力量,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仿佛在向即將到來的戰鬥宣誓著自己的忠誠與無畏。
美裔和日裔德軍部隊迅速且深入地融入德軍訓練體係,如同兩股鮮活的血液,為其注入了全新且強大的活力。美裔德軍憑借著自幼耳濡目染以及長期積累的對美式戰術的深入了解,在訓練過程中,為德軍提供了諸多獨到且具有前瞻性的見解。他們與德國本土士兵圍聚在訓練場邊,或是在戰術研討室裡,熱烈地相互切磋,毫無保留地分享著在以往戰場上親身經曆的寶貴經驗與實用技巧。在激烈的討論中,不同文化背景和軍事傳統的思維相互碰撞,激發出智慧的火花,使得德軍原有的戰術體係更加豐富多元,猶如為其披上了一層更加堅固且靈活的戰甲。
日裔德軍則以其堅韌不拔的耐力和在叢林作戰方麵所獨有的精湛技巧,在訓練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他們主動承擔起引領德軍士兵深入探索莫開裡島內部錯綜複雜的茂密叢林區域的重任。在茂密的叢林中,日裔德軍像經驗豐富的向導,帶領著戰友們穿梭於藤蔓交織的樹林間,熟悉每一處隱蔽的山穀、每一條隱秘的溪流以及每一片易於設伏的區域。他們耐心地傳授著如何在叢林中悄無聲息地行動、如何利用自然環境進行偽裝以及如何在複雜地形下迅速判斷方向等實用技能,助力大家為未來可能遭遇的叢林作戰做好充分且周全的準備。
在基地內部,工程師們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蟻,夜以繼日地忙碌著。他們不僅對現有的防禦工事進行全麵且細致的加固與升級,從修複碉堡的每一處裂縫到強化戰壕的每一層壁壘,都做到一絲不苟;還在島嶼的各個關鍵戰略位置,諸如視野開闊的高地、船隻往來頻繁的港口周邊以及連接各區域的交通要道等地,大興土木修建全新的防禦設施。巨大的混凝土攪拌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是戰爭的前奏鼓點,一袋袋水泥被迅速調配使用,在工程師們熟練的操作下,築建起一座座如同堡壘般堅固的碉堡和能夠有效抵禦攻擊的掩體。同時,他們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精密的儀器,在島嶼周邊精心布設了一套全方位、無死角的先進預警係統。山頂上密密麻麻的雷達天線高聳矗立,猶如無數雙警惕的眼睛,不分晝夜地密切監視著周邊海域和空域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一隻飛鳥掠過,或是遠處海麵上泛起的一絲不尋常的漣漪,都休想逃過德軍這敏銳且嚴密的監測網絡。
碼頭之上,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景象。一艘艘運輸船如巨大的鯨魚,在海麵上破浪前行,往來穿梭於莫開裡島與補給基地之間,將海量的武器裝備、種類繁多的彈藥以及豐富的生活物資源源不斷地運抵島上。嶄新的坦克在緩緩卸下時,履帶與碼頭地麵摩擦發出沉重的聲響,它們整齊排列在指定區域,猶如等待出征的鋼鐵巨獸,車身反射著冰冷的金屬光澤,炮管直指天空,仿佛在向世界展示著德軍的強大武力,隨時準備投入戰鬥,碾碎一切敢於阻擋的敵人。一箱箱彈藥被士兵們有條不紊地搬運到彈藥庫,堆積如山的彈藥是戰爭的底氣,每一枚炮彈都承載著毀滅的力量。各種型號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有序排列在機場跑道上,宛如等待檢閱的士兵方陣。地勤人員如同悉心照料孩子的父母,全神貫注地精心維護著這些戰機。他們手持工具,仔細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鬆動,每一處線路是否老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戰機性能的細節,確保戰機時刻保持最佳狀態,能夠在接到命令的瞬間,如離弦之箭般呼嘯升空作戰。
隨著德軍在莫開裡島軍事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進一步加強了對周邊海域的巡邏與偵察力度。由驅逐艦和護衛艦組成的巡邏編隊,猶如忠誠無畏的海上衛士,在島嶼周圍的海域來回遊弋。驅逐艦身形矯健,航速飛快,護衛艦緊密相隨,它們的艦體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屬的光芒。艦載雷達如同犀利的電子眼,一刻不停地掃描著海麵,發出的雷達波如同無形的觸手,探索著每一寸海域。一旦發現任何可疑目標,哪怕隻是海麵上一個微小的異常亮點,巡邏編隊便會立即全速靠近,以雷霆之勢進行嚴密盤查。與此同時,偵察機也如不知疲倦的獵鷹,頻繁劃破長空,朝著火奴魯魯島方向展開細致入微的偵察。飛行員們坐在狹窄但設備精良的機艙內,全神貫注地透過機艙窗戶,如同審視獵物的獵人,仔細觀察著下方的地形地貌,從連綿起伏的山脈到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再到美軍防禦工事的分布和人員的調動情況。他們迅速將獲取到的每一個重要信息,通過先進的通訊設備準確無誤地反饋回基地,為德軍的決策提供了關鍵依據。
此時,美軍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德軍在莫開裡島的一係列動作,意識到一場大戰即將來臨,旋即全力以赴加強火奴魯魯島的防禦。據不完全統計,火奴魯魯島上約駐紮著名美軍,還有近3萬南洋土著部隊。美軍充分整合利用這些兵力,在海灘上展開大規模的防禦工事建設。他們動用重型機械,挖掘出一條條寬闊且深邃的反坦克壕溝,這些壕溝如同大地的巨大裂痕,橫亙在海灘之上,成為阻擋德軍裝甲部隊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他們在海灘上設置了一排排林立的龍牙障礙,尖銳的鋼筋如龍牙般猙獰地指向天空,仿佛在向入侵之敵發出無聲的警告,試圖憑借這些障礙阻擋德軍的登陸行動。防空陣地也進行了大規模擴充,一門門先進的高射炮如威嚴的衛士,整齊排列,防空導彈如同待發的利箭,部署在各個關鍵位置。這些防空武器如林立的長矛直指天空,時刻警惕著可能來襲的敵機,一旦發現目標,便會立即發出怒吼,將其擊落。同時,美軍持續從各地調派援兵,一艘艘運輸船滿載著士兵,如遷徙的候鳥般絡繹不絕地抵達火奴魯魯島。這些士兵一上岸,便迅速按照指揮,投身到防禦工事的建設與緊張的軍事訓練之中,他們深知,即將到來的戰鬥將異常殘酷,必須爭分奪秒做好準備。
雙方都在爭分奪秒、緊鑼密鼓地進行戰前準備,太平洋上的戰雲愈發濃密厚重,仿佛一塊沉甸甸的鉛板,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每一陣海風的吹拂,都仿佛帶著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息,讓人感到壓抑和不安。德軍深知,火奴魯魯島的美軍防禦固若金湯,猶如一座難以攻克的堡壘,若想成功進攻,必須精心策劃,製定出萬無一失的戰略方案。為此,他們組織了多次高級軍事會議,將領們身著筆挺的軍裝,神情嚴肅地圍聚在巨大的作戰地圖前。地圖上,火奴魯魯島的地形、美軍的防禦工事以及德軍的戰略規劃等信息密密麻麻地標注其上。將領們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且緊張的討論,每個人都試圖提出最完美的進攻方案。
最終,一份詳儘且周密的多路進攻計劃在眾人的智慧碰撞中敲定。第一路進攻部隊,由美裔德軍擔任先鋒。鑒於他們對美軍作戰風格和戰術思維較為熟悉,深知美軍的優勢與弱點,他們將在夜色的掩護下,如同鬼魅般悄然行動。乘坐登陸艇從火奴魯魯島西側海灘發起突襲,此處地形相對平坦,雖有美軍精心布置的防禦工事,但美裔德軍憑借對美軍防禦習慣的深入了解,製定了一套獨特的戰術。他們計劃先派出偵察小組,趁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接近美軍防線,用先進的探測設備尋找防禦的薄弱點。而後,突擊隊員們攜帶小型但威力巨大的爆破裝置,如敏捷的獵豹般迅速衝向鐵絲網和雷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地炸開通道,為後續部隊開辟出一條血路。一旦登陸成功,他們將以最快的速度向內陸推進,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占領附近的高地,利用高地的有利地形,建立起堅固的臨時據點。在據點內,他們將迅速布置防禦工事,與後續登陸部隊緊密協同,逐步擴大戰果,像一把楔子一樣,深深插入美軍的防線。
第二路進攻部隊以日裔德軍為核心力量,從火奴魯魯島北部海岸發起進攻。北部地區多山地和叢林,地形複雜,南洋土著部隊在此處的防禦可能相對鬆散。日裔德軍憑借著在叢林作戰方麵的卓越技巧和堅韌不拔的耐力,製定了一套獨特的作戰計劃。他們將借助夜色的掩護和複雜地形的遮蔽,如同幽靈般悄然潛入。先派遣一支精乾的偵察小隊,他們如同叢林中的黑豹,悄無聲息地摸清南洋土著部隊的崗哨分布、防禦設施的位置以及巡邏路線。而後,主力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利用近戰武器和輕便但高效的輕型火炮,發動突然襲擊。他們如疾風驟雨般迅速突破防線,而後沿著山間小道,如靈活的遊蛇般迅速穿插,切斷美軍與南洋土著部隊之間的聯係。通過這種方式,打亂美軍的防禦布局,為後續全麵進攻創造有利條件,如同在敵人的防線中撕開一道大口子。
第三路進攻部隊由德國本土精銳組成,負責正麵佯攻。這一路部隊配備了強大且令人膽寒的火力,包括重型坦克、大口徑火炮等。他們將在黎明時分,當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照亮海麵時,從火奴魯魯島南側海灘展開大規模進攻。重型坦克如鋼鐵巨獸般衝在前方,履帶碾壓著沙灘,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它們用強大的炮火,如憤怒的雷霆,對美軍的防禦工事,如碉堡、掩體等,進行無情的摧毀。同時,部署在海上的艦載火炮也將全力開火,炮彈如雨點般傾瀉在美軍前沿陣地,進行覆蓋式轟炸。這一路佯攻的目的在於製造出強大的聲勢,讓美軍誤以為此處是德軍的主攻方向,從而分散其對西側和北側的防禦力量,為其他兩路部隊的進攻創造有利機會。
空中支援方麵,德軍將出動大量戰鬥機和轟炸機,形成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戰鬥機如同天空中的雄鷹,以其卓越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奪取製空權。它們在空中與美軍的防空力量展開激烈空戰,驅散美軍的戰機,為轟炸機創造安全的投彈環境。轟炸機則如死神的使者,攜帶大量重磅炸彈,對火奴魯魯島美軍的指揮中心、彈藥庫、兵營等關鍵設施進行精確轟炸。炸彈如流星般落下,在目標區域爆炸,掀起巨大的蘑菇雲,試圖徹底打亂美軍的指揮係統和補給線,使其陷入混亂。
後勤保障上,德軍在莫開裡島的碼頭和基地全力運轉,如同人體的心臟和血管,為前線部隊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養分。運輸船如忙碌的工蜂,往返於補給基地與莫開裡島之間,將大量的彈藥、種類豐富的食物以及完備的醫療物資及時運抵。醫療團隊如同戰場上的白衣天使,隨時待命,在前線附近設立臨時醫療站。醫療站內,各種醫療設備一應俱全,醫護人員嚴陣以待,確保受傷士兵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且有效的救治,為戰鬥中的士兵們提供堅實的後盾。
計劃製定完畢,各部隊緊鑼密鼓地進行戰前準備。美裔、日裔德軍以及德國本土精銳部隊紛紛投入到針對性極強的訓練中。他們在模擬的戰場上,反複演練各自的作戰任務和行動路線。美裔德軍著重練習在夜間突襲中的協同作戰和對美軍防禦工事的突破技巧;日裔德軍在叢林中進行高強度的實戰模擬訓練,熟悉如何在複雜地形下迅速穿插和與敵人展開近戰;德國本土精銳部隊則在海灘上進行大規模的火力演練,確保在正麵佯攻中能夠準確有效地打擊敵人。莫開裡島,這座已成為德軍進攻前沿的島嶼,被大戰將至的緊張氛圍所籠罩,每一個士兵都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味。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進攻號角的吹響,一場激烈且殘酷的島嶼攻堅戰已然如箭在弦,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