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統帥部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牆壁上巨大的作戰地圖,標記著東西兩線那如潮水般不斷推進的德軍攻勢,每一個箭頭都似鋒利的刀刃,刺痛著將領們的心。蘇軍在東西兩線的戰場上,正遭受著德軍如猛虎般的猛烈攻擊,局勢已然岌岌可危,恰似狂風中的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在遠東,那50萬日裔德軍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瘋狂突進,所到之處,蘇軍防線如脆弱的紙牌紛紛崩塌。他們憑借鐵路運輸的便利,源源不斷地將兵力、物資投送到前線,宛如一條永不停歇的戰爭傳送帶。第101日裔德軍師團作為先鋒,其戰鬥力不容小覷。g42通用機槍那令人膽寒的咆哮聲,每分鐘1200發的射速,如死神的鐮刀般收割著蘇軍的生命;pak40反坦克炮更是憑借強大的穿甲能力,讓蘇軍的坦克裝甲如紙糊一般。蘇軍第22、23、24步兵師以及地方守備部隊和民兵,儘管拚死抵抗,卻因兵力懸殊和裝備劣勢,傷亡慘重,防線不斷收縮。
在歐洲方向,越過伏爾加河的80萬德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東進攻,目標直指工業重鎮斯大林格勒。德軍的裝甲集群如鋼鐵洪流,碾碎了蘇軍一道道防線。空中,德軍戰機遮天蔽日,像凶狠的禿鷲不斷俯衝轟炸,地麵上,蘇軍陣地被炸得滿目瘡痍。第62、63、64集團軍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苦苦支撐,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每一次抵抗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蘇軍的兵力在持續激戰中銳減,物資補給更是陷入了絕境。遠東地區,鐵路線被日裔德軍控製和破壞,補給列車難以通行,前線部隊彈藥告罄,槍支損壞無法維修,戰士們常常忍饑挨餓,受傷的士兵因缺乏藥品而在痛苦中掙紮。歐洲戰場同樣如此,德軍的封鎖使得蘇軍補給線被切斷,武器裝備和生活物資無法及時送達,士兵們隻能憑借有限的彈藥與敵人浴血奮戰,許多部隊在彈藥耗儘後,不得不與德軍展開殘酷的白刃戰。
蘇軍統帥部的將領們圍坐在會議桌前,麵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焦慮與疲憊。他們深知,蘇聯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若不能迅速做出有效決策,國家將麵臨亡國的滅頂之災。會議室內,氣氛緊張得讓人窒息,每個人都清楚,接下來的決策將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經過長時間激烈的討論與權衡,蘇軍統帥部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膽至極、近乎孤注一擲的決定。鑒於當時導彈技術尚處於發展階段,並不成熟,無法確保原子彈能精準無誤地打擊到歐洲的德軍。但為了從根本上扭轉戰局,打破德軍的鉗形攻勢,他們決定冒險嘗試向歐洲發射原子彈,期望借助原子彈那毀天滅地的巨大威力,對德軍造成重創,打亂其進攻節奏,為蘇軍贏得寶貴的喘息機會。
同時,考慮到日本作為德國的重要盟友,在遠東地區對日裔德軍提供了諸多支持,對蘇聯構成了極大威脅。蘇軍統帥部決定同時向日本本土發射原子彈,以此削弱日本的戰爭能力,切斷其對遠東日裔德軍的支援,進而緩解遠東地區的軍事壓力。
這個決定猶如在黑暗深淵中拋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巨大風險,但在這絕境之下,蘇軍已彆無選擇。原子彈的威力舉世皆知,一旦使用,將帶來難以估量的人道主義災難,不僅會造成無數無辜生命的消逝,還會對環境產生長期的惡劣影響。然而,麵對德軍的瘋狂進攻和蘇聯岌岌可危的局勢,蘇軍統帥部不得不忍痛做出這一艱難抉擇。
他們寄希望於這一冒險行動能夠如同一記重錘,給德軍和日本以沉重打擊,打破當前的困局,為蘇軍創造扭轉戰局的契機。隨後,蘇軍迅速開始組織相關力量,調配原子彈,挑選最精銳、最勇敢的飛行員和技術人員,準備執行這一關乎國家命運的危險任務。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深知這個任務的重大意義和極高的危險性,他們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各項準備工作,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透露出堅定的決心,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出擊的命令,那將是決定蘇聯命運的關鍵時刻。
喜歡1945德軍團長的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1945德軍團長的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