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董卓再生_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2章 董卓再生(1 / 1)

洛陽的冬天來得格外早。才過立冬,凜冽的北風就已經裹挾著黃河的水汽,呼嘯著穿過宮城的每一個角落。太極殿前的銅鶴在風中發出沉悶的嗡鳴,仿佛在預示著一場風暴的來臨。

天色尚未大亮,宮牆上的霜花在晨曦中閃著冷光。值夜的侍衛們搓著手,嗬出的白氣瞬間被北風撕碎。通往太極殿的甬道上,落葉被風卷起,打著旋兒落在匆匆走過的官員們的衣袍上。

這一日的朝會格外壓抑。曹爽身著紫綬金印,昂首闊步地走在最前麵。他的靴子踏在殿前的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每一步都像是刻意踩在群臣的心尖上。身後的文武百官三三兩兩地跟著,彼此交換著不安的眼神。幾位老臣甚至刻意放慢腳步,與這位大將軍保持著距離。

"聽說了嗎?南鄭那邊..."

"噓——慎言!"

斷斷續續的私語聲被北風卷走,隻剩下衣袍摩擦的窸窣聲。

太極殿內,銅爐中的炭火明明燒得正旺,卻驅不散那股滲入骨髓的寒意。侍立的宦官們低眉順眼,連呼吸都放得極輕。殿角的漏壺滴水聲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一滴,又一滴,像是某種不祥的倒計時。

"太後娘娘駕到——"

隨著宦官的尖聲宣告,郭太後在宮女的攙扶下緩步走入大殿。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素色朝服,發髻上隻簪了一支白玉鳳釵,顯得格外莊重。但細心的大臣們發現,太後的眼下有明顯的青黑,顯然已經多日未能安眠。她的手指緊緊攥著扶手,指節都泛了白。

曹爽站在百官之首,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他的目光掃過太後略顯蒼白的臉色,又瞥向殿外——那裡,他的親信將領已經暗中控製了宮門。

"臣等參見太後娘娘——"

百官齊聲行禮,聲音在殿內回蕩。有人偷偷抬眼,看見太後微微顫抖的嘴唇。殿外的北風突然加劇,吹得窗欞咯咯作響,仿佛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奏響序曲。

在隊列末尾,幾個年輕官員交換著驚恐的眼神。他們注意到,今日殿中侍衛的麵孔格外陌生,而本該當值的羽林郎將,此刻卻不見蹤影。最令人不安的是,司馬太傅的席位空空如也——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竟在如此重要的朝會上缺席了。

"臣等參見太後——"

眾臣行禮的聲音還在殿內回蕩,曹爽突然邁出一步,靴底重重地踏在金磚上,發出"咚"的一聲悶響。這聲音在肅靜的朝堂上格外刺耳,幾位年邁的大臣被驚得渾身一顫。

"啟稟太後,臣有本奏!"曹爽的聲音如同炸雷,震得殿內燭火都為之一晃。

殿內瞬間安靜得可怕。郭太後端坐在珠簾之後,手指不自覺地抓緊了鳳椅扶手。她強自鎮定地抬了抬手,腕間的金鐲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大將軍請講。"

曹爽沒有立即開口。他先是環視一周,目光如刀般掃過每一位大臣的臉。那些被他視線觸及的官員,有的低頭避讓,有的強作鎮定,還有的已經冒出了冷汗。他的嘴角慢慢浮現出一絲冷笑,像一隻盯上獵物的猛虎。

"自先帝駕崩以來,太後垂簾聽政已有數載。"曹爽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如今陛下年歲漸長,理當親政。"他故意頓了頓,目光直刺珠簾後的身影,"況且...文帝曾有明訓,後宮不得乾政。臣請太後遷居永寧宮,還政於陛下!"

這番話如同一塊燒紅的烙鐵扔進冰水,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侍中盧毓第一個站了出來,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臣氣得渾身發抖,花白的胡須像被風吹亂的蘆葦:"放肆!"他的聲音嘶啞卻洪亮,"太後執政以來,輔佐陛下並無疏失,何以要遷居永寧宮?此乃大不敬!"

太常王肅更是直接跪地叩首,額頭重重磕在金磚上,"咚"的一聲悶響讓在場所有人都心頭一顫:"太後明鑒!大將軍此舉,與後漢董卓何異?"他的聲音帶著哭腔,抬起頭時,額上已經滲出血絲。

曹爽的臉色瞬間陰沉如墨。他猛地轉身,寬大的朝服帶起一陣冷風,腰間玉帶上的金飾叮當作響:"大膽!"他的手已經按在了劍柄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爾等是要抗旨不遵嗎?"

丁謐見狀立即上前,像條聞到血腥的鬣狗:"盧侍中此言差矣!"他的聲音尖細刺耳,眼睛滴溜溜地轉著,"太後還政乃是遵循祖製,何來不敬之說?"

何晏搖著羽扇緩步而出,臉上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正是。"他的聲音輕柔,卻像毒蛇吐信,"太後若真為社稷著想,就該主動還政,以全名節。"說完還意味深長地看了眼珠簾後的身影。

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些原本想要進言的大臣看到曹爽陰鷙的眼神和按在劍柄上的手,都默默低下了頭。年輕的尚書郎杜預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卻終究沒有勇氣站出來。

珠簾後,郭太後的手指緊緊攥著扶手,指節都泛出了青白色。她環顧四周,看到的是一張張或憤怒、或畏懼、或諂媚的麵孔。她的目光最後落在小皇帝身上——年僅十六歲的曹芳正茫然地看著這一切,顯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終,太後緩緩閉上了眼睛。一滴淚水無聲地滑過她保養得宜的麵頰:"哀家...準奏。"這三個字仿佛用儘了她全部的力氣。

當她再次睜眼時,那雙曾經明亮的眼睛已經沒有了神采:"即日起,哀家遷居永寧宮。望諸位愛卿...好生輔佐陛下。"她的聲音輕得像一陣風,卻重重地砸在每個人心頭。

曹爽得意地笑了,臉上的橫肉堆疊在一起。他轉身對著滿朝文武高聲道:"太後聖明!"聲音洪亮得幾乎要震碎殿頂的琉璃瓦。在他身後,丁謐、何晏等人已經跪倒在地,山呼萬歲。而盧毓、王肅等老臣則麵如死灰,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

太極殿外的漢白玉台階上,盧毓的腳步突然一個踉蹌。這位年近七旬的三朝老臣,往日總是挺得筆直的脊背此刻佝僂得像張拉滿的弓。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攥著朝笏,指節泛白,仿佛這是唯一能支撐他不倒下的東西。

"大魏...大魏要亡啊!"

這聲嘶啞的哭喊從盧毓喉嚨裡擠出來時,渾濁的老淚已經順著他溝壑縱橫的臉頰滾落,滴在紫綬金印的朝服上。身旁的同僚們嚇得臉色煞白,年輕的尚書郎王昶一個箭步上前,顫抖的手掌死死捂住盧毓的嘴。

"盧公慎言!慎言啊!"王昶的聲音帶著哭腔,眼睛驚恐地掃視著四周。幾個侍衛已經向這邊投來疑惑的目光。

王肅快步上前攙住盧毓另一側手臂,這位素來以沉穩著稱的經學大家,此刻眼中也盛滿了絕望。他壓低聲音道:"子家兄,隔牆有耳啊..."話未說完,自己先打了個寒顫。冬日的寒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抽打在幾位老臣臉上,卻不及他們心中寒意的一半。

幾位白發蒼蒼的老臣互相攙扶著走下台階,在滿地枯葉的宮道上拖出長長的影子。盧毓的朝冠不知何時歪了,一縷白發從冠下散落,在風中飄搖。遠處傳來烏鴉的啼叫,像是某種不祥的預兆。

"三十年了..."盧毓突然停下腳步,仰頭望著太極殿高聳的屋簷,"武皇帝當年在銅雀台上..."話到一半又哽住,隻剩下一聲長歎化作白氣消散在寒風裡。

王肅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正看見殿角那隻銅鑄的鴟吻——那是當年曹操親自命人鑄造的。如今鴟吻依舊,而大魏的江山卻...

就在此時,一陣肆意的笑聲從大殿深處傳來,打斷了王肅的思緒。那笑聲如此刺耳,讓幾位老臣不約而同地打了個寒戰。

太極殿內,曹爽正大喇喇地坐在龍椅上,手指貪婪地撫摸著扶手上雕刻的龍紋。他今天特意換上了隻有天子才能穿的絳紗袍,腰間玉帶上的金扣在透過窗欞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大將軍,這...於禮不合啊..."身後的小黃門戰戰兢兢地勸道。

曹爽充耳不聞,反而將整個身子都靠在了龍椅背上,眯起眼睛打量著空蕩蕩的大殿。他的手指劃過扶手上每一道紋路,仿佛在丈量著這個位置的尺寸是否合身。

"傳令下去,"曹爽突然開口,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即日起,禁軍調動需經我手,尚書台奏章一律先送大將軍府過目。"

殿外的北風突然加劇,呼嘯著卷起一地枯葉拍打在朱漆大門上,發出"啪啪"的聲響,像是無數人在遠處鼓掌,又像是為大魏敲響的喪鐘。

一個小太監縮在柱子後麵,驚恐地看著曹爽在龍椅上扭來扭去的身影。他突然想起今早路過太廟時,看見祖廟的簷角不知何時塌了一角。當時隻道是年久失修,現在想來,莫非真是...

這個念頭還沒轉完,就被曹爽一聲厲喝打斷:"愣著乾什麼?還不快去傳令!"小太監嚇得連滾帶爬地退出大殿,在門檻上絆了一跤也顧不上疼。

殿外,最後一片枯葉打著旋兒落在地上。遠處隱約傳來鐘聲,不知是哪個寺廟在做晚課。那悠長的鐘聲飄過宮牆,飄過幾位老臣遠去的背影,最終消散在越來越猛烈的北風裡。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今,風流絕色女兒國 農家子弟科舉路:逆襲命運翰林郎 皇姐你懷孕,關臣弟我什麼事? 頂級高手下山,禍害七姐妹 網遊:從美女工作室到全球巔峰 詭異降臨,君王顯現 農門孤女醫術強,殘疾夫君躺贏了 鄉野神農有靈田 重回九零,我在農村的肆意人生 指揮使,戰姬進化路線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