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隆沉吟片刻:"來人,備筆墨,我要給呂老將軍寫封信。"
武昌城內,呂岱正在軍營中緩慢行走,時不時停下來與士兵交談。他的出現確實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士兵們看到這位傳奇老將,眼中都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老將軍,您說我們能守住武昌嗎?"一名年輕士兵怯生生地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呂岱慈祥地笑了:"孩子,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勝負。但隻要我們堅守信念,就無愧於心。"
這時,呂凱匆匆趕來:"父親,魏軍射來一封書信,指明要您親啟。"
回到軍帳,呂岱展開信紙,慢慢閱讀。信中馬隆言辭懇切,詳細闡述了吳主孫皓的暴政,勸呂岱為了江東百姓著想,投降魏國。
"父親,馬隆說了什麼?"呂凱好奇地問。
呂岱將信遞給兒子:"你自己看吧。"
呂凱讀完後,神色複雜:"父親,馬隆承諾會善待百姓..."
"凱兒,"呂岱打斷道,"你認為為父應該投降嗎?"
呂凱低下頭:"兒子不敢妄言。隻是...孫皓確實暴虐無道..."
呂岱長歎一聲:"孫皓的過失,自有後人評說。但我呂岱侍奉孫吳一輩子,如今已到垂暮之年,豈能在此時改換門庭?"
"可是父親..."
"不必多言。"呂岱堅定地說,"取筆墨來,我要給馬隆回信。"
信中,呂岱婉拒了馬隆的勸降,表示自己期待與他一戰。
半個月後,魏軍的五十架投石機終於準備就緒。攻城前夜,馬隆再次閱讀呂岱的回信,沉默良久。
"將軍,明日是否按計劃攻城?"副將問道。
馬隆收起信件,神色凝重:"傳令全軍,明日拂曉發動總攻。投石機優先發射火油彈,我要讓武昌守軍見識我軍的威力。"
"那呂岱..."
馬隆望向武昌城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敬意:"呂老將軍選擇了他的道路,我們也必須走自己的路。攻城!"
次日拂曉,隨著馬隆一聲令下,五十架投石機同時發射,浸滿猛火油的陶罐如雨點般砸向武昌城牆和城內。頃刻間,整座城市陷入火海。
"父親!魏軍使用了火攻,城內多處起火!"呂凱慌張地衝進大帳。
呂岱卻出奇地平靜:"我聽到了。火勢如何?"
"東門和南門的城樓已經著火,士兵們正在救火,但火勢太大..."
呂岱閉上眼睛,仿佛在傾聽城中的喧囂:"凱兒,傳令下去,打開城門,投降吧。"
呂凱震驚地看著父親:"父親!您說什麼?"
"天命難違。"呂岱緩緩睜開眼,"孫吳已經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沒必要讓更多將士白白送死。你帶領士兵投降吧。"
呂凱如釋重負,卻又擔憂地看著父親:"那您..."
"去吧。"呂岱揮揮手,"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呂凱猶豫片刻,終於轉身離去。就在他剛走出大帳的瞬間,身後傳來一聲悶響。呂凱猛地回頭,隻見父親已倒在地上,脖頸處鮮血汩汩流出。
"父親!"呂凱撲上前去,抱起父親的身體,卻發現老人已經氣絕。呂岱的臉上卻帶著安詳的表情,仿佛終於卸下了重擔。
帳外,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呂凱強忍悲痛,擦乾眼淚,走出大帳。
"傳令全軍..."他的聲音哽咽卻堅定,"放下武器,開城投降。"
當馬隆率軍進入武昌城時,呂凱親自前來迎接。
"呂將軍..."馬隆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將領,欲言又止。
呂凱單膝跪地:"家父已自刎殉國。臨終前命我率軍投降,望馬將軍遵守承諾,善待我軍將士和城中百姓。"
馬隆沉默片刻,親自扶起呂凱:"呂老將軍高義,馬某敬佩。請放心,我必善待降卒和百姓。"
隨著武昌的陷落,江夏其餘各縣紛紛投降。馬隆收編了兩萬江夏水軍,奪取了夏口水寨的三百艘樓船。東吳政權,已然危在旦夕。
在整理呂岱遺物時,馬隆發現了老人留下的一首詩:"九十六年如一夢,吳山楚水儘成空。不求青史留名姓,隻願忠心照蒼穹。"
馬隆將這首詩鄭重收起,下令厚葬呂岱,並親自在墓前祭拜。
"老將軍,您走好。"馬隆低聲說道,隨後轉身離去,繼續他平定江東的征程。
喜歡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請大家收藏:()後三國之曹魏的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