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的深秋,空氣中彌漫著潮濕與燥熱。皇宮大殿內,曹璟正批閱著奏章,眉頭微蹙。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陛下,荊州急報!\"一名侍衛跪在殿門外,雙手呈上竹簡。
曹璟接過竹簡,展開一看,嘴角微微上揚:\"好!宗預老將軍果然不負朕望,荊南四郡已定。\"
身旁的侍郎裴秀連忙拱手:\"恭喜陛下,荊州平定,江東指日可待。\"
曹璟站起身,走到殿外廊下,望著遠處建業城的街景。街道上,魏軍士兵正在維持秩序,吳地百姓小心翼翼地行走著,眼神中既有畏懼,又暗含不滿。
\"裴秀,你看這江東百姓,可曾真心歸順?\"曹璟突然問道。
裴秀沉吟片刻:\"陛下,吳國雖滅,但民心未附。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表麵順從,實則心懷鬼胎。\"
曹璟冷笑一聲:\"朕知道,他們還在等一個機會。\"
正說著,又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報——吳郡急報!司馬師糾集二十萬大軍,號稱要光複吳國!\"
裴秀臉色一變:\"司馬師?他果然逃往吳郡了嗎?\"
曹璟卻大笑起來:\"好!好!朕正愁他不來!\"他轉身對侍從道,\"傳朕旨意,召集諸將即刻入宮議事!\"
不到一個時辰,大殿內已聚集了魏軍主要將領。鐘會、胡遵、文鴦、周處等人分列兩側。十五歲的周處站在武將隊列的末端,眼睛卻一直盯著前方,手心微微出汗。
\"終於又要打仗了。\"周處心想,\"上次滅吳之戰,我不過斬了幾個小卒,積功才到校尉。這次一定要抓住機會!\"
他的目光不自覺地瞟向站在前排的文鴦。文鴦雖隻比他大兩歲,卻已是虎賁狼騎統領,據說戰後就要出任安北將軍了。
\"憑什麼他就能那麼快升遷?\"周處咬了咬牙,\"不就是因為有個好父親嗎?\"
這時,曹璟開口道:\"諸位,司馬師在吳郡糾集二十萬殘兵敗將,意圖反攻。諸位有何良策?\"
鐘會率先出列:\"陛下,臣以為司馬師盤踞三吳之地,那裡山多林密,若貿然進攻,恐陷入持久戰。\"
曹璟點頭:\"士季有何高見?\"
鐘會胸有成竹:\"臣有三策。其一,吳地山越部族眾多,若能拉攏他們,斷司馬師後援;其二,吳地水係縱橫,不利大軍展開,可遣返中軍騎兵,隻留精銳;其三,以淮南軍為主力,步步為營,將司馬師困死在吳地。\"
周處聽得熱血沸騰,拳頭不自覺地握緊。\"若按此計,必有一場惡戰!\"他心中暗想,\"我一定要爭取上前線!\"
曹璟沉思片刻,目光掃過眾將:\"胡遵!\"
老將胡遵出列:\"臣在!\"
\"朕命你為前軍主將,柳隱為副將,陸凱為軍師,率軍十萬先行南下。\"曹璟頓了頓,目光落在武將隊列末端,\"周處!\"
周處渾身一震,連忙出列:\"末將在!\"
\"你隨胡將軍一同出征。\"
周處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末將遵命!\"
曹璟繼續道:\"朕親率二十萬中軍隨後接應。此戰,務必將司馬氏一網打儘!\"
議事結束後,眾將陸續退出大殿。周處快步追上鐘會:\"鐘大人!\"
鐘會回頭,見是周處,微微一笑:\"周校尉有何指教?\"
\"大人方才的戰略實在高明。\"周處誠懇地說,\"末將想請教,此次出征,可有建功之機?\"
鐘會打量了一下這個年輕的將領,笑道:\"周校尉年紀輕輕,卻如此渴望建功立業,難得。吳地多山,山越善戰,若能收服他們,必是大功一件。\"
周處眼睛一亮:\"多謝大人指點!\"
離開皇宮,周處騎馬返回軍營,一路上心潮澎湃。他想起了家鄉義興,想起了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
\"周家那小子,不過是個莽夫罷了。\"——這是義興城裡那些世家子弟常說的話。
\"處兒,你要記住,我們周家雖不是大族,但男兒當以功業為重。\"——這是父親臨終前的囑托。
周處握緊韁繩,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次我一定要立下大功,讓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看看,我周處是不是真英雄!\"
回到軍營,周處立刻召集自己的親兵:\"傳令下去,全軍整備,三日後隨胡將軍出征!\"
親兵們麵麵相覷:\"校尉,我們也要去?\"
\"當然!\"周處昂首道,\"陛下親點我隨軍出征,這是我們的機會!\"
夜深人靜時,周處獨自在帳中擦拭長槍。帳外傳來腳步聲,文鴦掀開帳簾走了進來。
\"聽說你要隨胡將軍出征了?\"文鴦笑道。
周處點點頭,眼中滿是興奮:\"終於有機會上戰場了!\"
文鴦在他身旁坐下:\"小心些,司馬師不是易與之輩。\"
\"哼,你是在擔心我搶了你的功勞嗎?\"周處半開玩笑地說。
文鴦搖頭:\"你我同袍,何來搶功之說?隻是...\"他猶豫了一下,\"我聽說司馬師在吳郡招攬了不少死士,此戰恐怕凶險異常。\"
周處拍拍文鴦的肩膀:\"放心吧!我周處可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這次我一定要立下大功,回去讓義興那些人看看!\"
文鴦看著周處意氣風發的樣子,不禁笑了:\"好!那我就在建業等你凱旋。到時候,我們一起喝酒慶祝!\"
\"一言為定!\"
送走文鴦後,周處站在帳外,望著滿天星鬥。明天就要踏上征途,這將是他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
\"父親,您在天之靈看著吧,兒子一定會讓周家的名字響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