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雞肉做好了,李婉晴盛了一碗雞肉和土豆,讓王秋月喊潭江河過來取,王秋月端著雞肉站在柵欄旁喊:
“譚知青,雞肉好了。”
潭江河快跑出來,接過碗就回去了,屋裡炕桌上擺著兩大碗雞肉,三碗二米飯。
王秋月夾了一塊雞肉吃起來,野雞在山上吃的都是蟲子和山野菜,雞肉是瘦而不柴,越嚼越香。
三人邊吃邊聊,王秋月:
“婉晴,你聽說了嗎?村裡老馬家夫妻,為了二百塊的彩禮,把女兒嫁給個傻子。”
老馬家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馬春,二兒子馬鐵牛,三女兒馬夏,四女兒馬秋,五女兒馬冬。
馬家夫妻非常重男輕女,對兒子言聽計從,對女兒非打即罵,為了給兒子娶媳婦,把大女兒馬春嫁給了一個老鰥夫,彩禮收了一百。
三女兒馬夏嫁給了一個有兩個孩子的二婚男,彩禮一百,他家用這二百塊錢,給兒子娶了一個媳婦王翠花。
王翠花也是個厲害的,嫁進來後,把馬鐵牛拿捏得死死的,婚後生了一個兒子,王翠花更是挺直腰板,拿捏全家。
四女兒馬秋已經十七歲了,有人找到王翠花,願意給二百塊錢彩禮娶馬秋,王翠花當時就同意了。
她回家後,對公婆說了這件事,二百塊錢彩禮,馬家父母當然不會拒絕,過完彩禮第三天,馬秋就被接走了。
三天回門才知道,馬秋嫁的是一個傻子,傻子以前也不傻,是跟人打架打成了傻子。
傻子整天嗬嗬傻笑,什麼也不會乾,倒是不會打老婆,馬秋求父母給她做主,把彩禮退回去,可是馬家父母不肯,直接把馬秋攆回了婆家。
馬秋回去後,就沒再回來過,不知道現在過得怎麼樣?這件事全村傳的沸沸揚揚,馬家為了二百塊錢,把女兒嫁給一個傻子,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笑話。
三人說笑間吃完了晚飯,王秋月和沈珍珠收拾完桌子就回去了,李婉晴把剩下的三隻兔子兩隻雞放到地上,扔了幾個菜葉子在他們嘴邊,回屋擦洗了一下就睡了。
翌日,白天繼續上工,下午李婉晴乾完了分到的兩壟地,回到家把兔子和野雞放到背簍裡,騎著自行車來到縣裡。
她找到毛建剛家戴上口罩拍門,開門的是刀疤臉,他看到李婉晴笑著道:
“你來了,快請進。”
李婉晴走進去,院子裡擺著很多鼓鼓的袋子,好像是大米,應該是剛運來的,準備放到棚子裡,她把背簍放到地上,刀疤臉:
“快進屋,毛哥在屋裡。”
李婉晴走進屋裡,毛哥正坐在椅子上喝茶,看到李婉晴道:
“李知青來了,請坐。”
他這是故意試探李婉晴,又給她倒了一杯茶,李婉晴坐在椅子上:
“毛哥,我是來取錢的。”
毛建剛見她沒有反對自己的稱呼,知道她就是李知青,點頭:
“好,昨天的野豬一共三百二十斤,一塊錢一斤,就是三百二十塊錢。”
他起身拿出鑰匙,打開牆邊的櫃子,拿出一疊大團結遞給李婉晴:
“你數一下。”
李婉晴點了一下數量,數完後放到挎包裡,又指了指外麵:
“我帶來三隻兔子,三隻野雞。”
毛建剛朝外麵喊:
“刀疤臉,兔子和野雞稱了嗎?”
“稱完了,一共是三十塊錢。”
毛建剛又拿出了三十塊錢塊錢遞給李婉晴,李婉晴擺手:
“可不可以給我換成票?”
毛哥從櫃裡拿出很多票,讓李婉晴挑選,有肉票,糖票,糕點票,工業票等。她每種都選了幾張,裝到挎包裡問:
“毛哥,我想問一下,你們這裡有沒有棉花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