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小青子被趙書畫調戲的時候,鄭常夾了麵前的菜肴嘗了嘗。
第一口嘗到的是某種植物的塊莖,口感介於生地瓜和白蘿卜之間。隻是既沒有地瓜的甜味,也沒有蘿卜的辣味。味道像是夾雜了些許青草的味道。
吃下去後倒是順著食道有靈氣散發,是挺舒服的。可舒服和美味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口嘗了嘗某種植物葉子切絲清炒的……青菜?
搞錯了,不是炒的,是燉的。這葉子裡纖維粗的很,老棒菜都沒那麼老,都快趕上桑葉了。切成絲經過燉煮將裡麵的裡麵的纖維儘可能的燉爛,然後才過了一遍油。
味道和茶葉似的,還吃的掉渣,和上一道一樣,吃下去身體舒服,但不好吃。和嚼茶葉似的。
第三口鄭常打算試試看起來像是某種瓜類水果的東西,雖然看起來蒸熟了,應該也不至於難吃吧。
用瓷勺從切開的瓜裡舀下一勺來,不知道是不是蒸過了的原因,瓜肉和果凍一樣,觸感有些奇怪。
將勺子裡的“果凍”送進嘴裡後,鄭常睜大了眼睛,後腦勺好似閃過一道白線特效,同時響起“叮鈴”的一聲。
啥玩意?彈跳甲魚湯嗎?為什麼是鹹口的?還有一絲絲腥味,不是沒有肉嗎,腥味從哪來的?
如果把它當成一道魚湯凍的話,十分可以打五分,可這看起來就是個直接蒸熟的瓜。
這種味道……有點一言難儘了。
連踩三次雷,鄭常臉上也露出了一言難儘的表情。
材料都是不錯的靈材,吃了確實能提升修為滋養體魄什麼的。可自己是吃飯又不是吃藥。
也許是看出了鄭常的表情不對,萍嬤嬤解釋道:“這食材都是靈材,有幫助修煉的功效。為了保留好最大的功效,隻能用固定的辦法烹飪,味道確實有些欠佳了。”
“鄭公子不妨嘗嘗用靈豆磨的豆腐和這道靈蜜花瓣。這兩道滋味會好些。”
萍嬤嬤也算在皇宮裡見過世麵的,好吃好喝的也是見識過的,也會做很多菜。
可惜蘊含靈氣的食材要保留最佳效果,還必須要用特定的方式烹飪。
像飛天樓那種味道特彆好的靈食,原材料中的靈氣物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
宗門弟子首要目標是修行,自然不會浪費食材中的靈氣。想吃好吃的,吃普通食物就好了。
這道靈豆腐,是萍嬤嬤嘗試處理的靈氣食材的試驗品。對修煉的提升的話,真的不如直接吃等量的靈豆。
“好,我嘗嘗。”
鄭常夾了一塊豆腐嘗了一下。
是隻加了薄鹽煮熟,然後掛了層芡汁的老豆腐。可能因為是靈豆做的,沒什麼豆腥味。若是做成釀豆腐,再兩麵煎一下的話,應該會很好吃。
滿分十分應該能拿六分。但已經甩開之前那三道菜許多了。
“老豆腐適合做釀豆腐,煮的話還是嫩豆腐合適一些。”鄭常點評道。
“豆腐還有分老嫩的嗎?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呢。”趙書畫好奇道。
“是做法不同,老豆腐用鹵水點,水分少一點,嫩豆腐用石膏點,水分保留多一些。”鄭常回憶了一下上輩子的知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