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風聽不清楚沈舟的話語,揮手道:“早啊。”
隨即他壓低嗓子,輕聲道:“我看沈兄這幾天待的挺開心的,要不這事就這樣吧,反正我倆該想的辦法都想了,他不會怪罪的。”
福伯一臉的了無生氣,他按照齊王的囑咐,要去江南謀劃一些事情,卻沒想到出師未捷,還不等到目的地,就被人扣在竹山郡。
他早年有習武的機會,但被沈承煜三兩下忽悠去讀書了。
說什麼:“夫天地生人,稟乾坤之靈秀,執卷而明道。”
“文可通天,武拘形骸。”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執卷觀史,猶見古聖揮毫定鼎;佩劍臨風,不過俠客快意恩仇。孰輕孰重,智者自明矣!”
現在看來,這些都不如世子殿下的那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
按照沈承煜所言,福伯若想當官,不說六部尚書,起碼侍郎之位跑不掉。
可他誌不在此,既然拜師投身齊王府,總想著幫師父和小師弟做些什麼。
倒不是說當官有什麼不好,隻是灶台對他來說,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但沈承煜多年以來一直修身養性,從不迷戀朝堂爭鬥,若不是世子在千叟宴上那番說辭,福伯如今應該還在廚房裡顛勺。
周風見對方不搭話,繼續道:“到時候讓沈兄幫你當上明府管家,再穿一身錦服,往門口一站,多威風。”
福伯斜眼道:“我怎麼覺得你是看上李家的閨女了呢,若是我家公子跑了,你師父未必還會認你這個徒弟吧?”
“胡說八道,李姑娘也就是盆骨寬大些,以後能生兒子罷了,我豈會因為女人而放棄兄弟?”
雖然周風說的義正言辭,但滿臉臊紅卻暴露了他的小心思,羞愧著反問道:“你不每天喝老酒喝得也挺開心的?”
福伯無言以對,他確實有辦法能救出沈舟,但還是想看看小師弟能不能憑借自己的手段擺脫困境,俗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
否則他早就扔下周風去府衙了,或者直接向暗中保護殿下的人求援,隻需點燃一根青鸞引,自然會有齊王府的人前來接應。
沈舟沒打算跟這兩個腦子生鏽的憨貨閒聊,自顧自的在後院繼續逛著。
既然明家庫房內有大量的巴豆,也不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件事由不得他不著急,因為明小石已經開始在籌備請柬了,最多還有兩天,就會寄出去。
沈舟雖然不願成親,但也不想壞了姑娘名節,他最近不斷挑釁,就是希望明月能心生厭惡,借此躲過一難,但卻收效甚微。
明家若是大奸大惡之徒,事情會簡單很多,下作的手段他有的是,可惜明小石不僅不是這樣的人,還善名遠傳,不管是修橋補路,亦或是賑災救民,明家從不落人後。
沈舟覺得好人就該有好報,所以在一切還可以挽回的時候,想以比較小的代價,讓明家人認清現實,其他事情都好說,唯獨感情,強扭的瓜不甜。
他也曾以身份壓人,可明家父女卻不信一位世子能混成那副模樣,隻當是推脫之言,沒有放在心上。
沈舟低聲罵了沈凜兩句。
此時一群人圍在明家大堂內,商量著籌備之事,算上寄信和親戚朋友趕路的時間,差不多還有半月。
有男子道:“確定好人數後,酒水茶點可以交給醉仙樓,竹山城也就他家的東西還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