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四年正月十八,紫禁城的天空飄著細雪,如羽毛般輕盈地灑落。雪花紛紛揚揚,給這座古老的宮殿披上了一層銀裝。
在養心殿內,和珅麵色蒼白如紙,毫無血色,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仿佛風中的殘燭。他雙膝跪地,膝蓋與養心殿冰冷的金磚接觸,寒意透過衣物直透骨髓,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和珅的額頭不斷滲出冷汗,這些汗珠在他蒼白的皮膚上顯得格外明顯。然而,還未等它們落到地上,就已經凝結成了一層薄薄的霜花,仿佛他的恐懼和絕望都在這一刻被凍結。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太監尖細而高亢的唱名聲:“皇上駕到——”這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寂靜的宮殿中回蕩,震耳欲聾。和珅的身體猛地一顫,這聲音仿佛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他的心上,讓他的心跳瞬間加速。
隨著這聲呼喊,嘉慶帝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他的腳步踩在積雪上,發出輕微的“嘎吱”聲。他身著龍袍,步伐穩健,龍靴無情地碾過散落在地上的賬冊。
這些賬冊,正是剛剛從和珅府邸抄出來的罪證。它們詳細記錄了和珅貪汙的八億兩白銀的去向,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數字和文字,仿佛是對和珅罪行的無情控訴。
“和珅。”皇帝聲音很輕,“朕一直想問你,貪這麼多銀子,花得完嗎?”
和珅忽然笑了。他抬頭時,脖頸上一顆朱砂痣在燭火下紅得刺眼:“回皇上,奴才貪的不是銀子……”
乾隆二十三年·江寧織造府
曹雪芹放下毛筆,窗外秋雨正急。
案頭攤開的《石頭記》手稿已寫到第七十八回,黛玉葬花的墨跡還未乾透。突然,房門被猛地推開,他堂兄曹頫滿臉驚恐:“快燒稿子!皇上派欽差來查‘淫詞豔曲’了!”
當夜,曹雪芹將手稿交給最信任的侄女曹佳氏:“帶進宮,交給令妃娘娘。”
十七歲的曹佳氏把稿子縫進貼身的褻衣。她不知道,這一去,竟成永訣。
乾隆四十五年·壽康宮
“這就是那本傳說中的禁書嗎?”乾隆緩緩地翻動著手中那已經泛黃的紙頁,每一頁都透露出歲月的痕跡。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其中一頁上,那是黛玉的《葬花吟》,旁邊竟然有著一行朱批:“此乃馬佳氏絕命詩。”
乾隆的手猛地一抖,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擊中。他凝視著那行朱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驚和疑惑。六十歲的皇帝,曆經風雨,卻在這一刻,被這幾個字深深地觸動了。
二十年前,那個曾經讓他心動的馬佳妃,因為一場意外而命喪黃泉。而如今,在這本禁書中,他竟然看到了與馬佳妃臨終前所寫相似的詩句。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其中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乾隆的思緒漸漸飄遠,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個夜晚。馬佳妃的笑容、溫柔的聲音,以及她最後那絕望的眼神,都在他的腦海中不斷閃現。他記得當時她曾說過一些奇怪的話,似乎是在暗示著什麼,但那時的他並沒有在意。
如今,這行朱批再次勾起了他對馬佳妃的回憶,也讓他對這本禁書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和疑問。這本禁書究竟是誰所寫?為何會有這樣的批注?而馬佳妃的死,是否真的隻是一場意外呢?
乾隆決定深入調查這本禁書的來曆,以及其中所隱藏的真相。他相信,隻有解開這個謎團,才能真正了解馬佳妃的內心世界,也才能讓他那被塵封的過去重新浮現。
“皇上?”和珅輕聲提醒。他脖頸上的朱砂痣,恰似當年乾隆點在馬佳氏屍身上的血指印。
乾隆閉了閉眼:“查!這書是誰帶進宮的?”
三日後,曹佳氏的屍體在禦花園枯井中被發現。她十指儘斷,眼窩裡塞著燒焦的書頁。而《石頭記》後四十回真跡,就此消失。
乾隆五十四年·和府密室
“主子,琉璃廠送來件好東西。”管家抬進個樟木箱。
和珅掀開箱蓋,渾身血液瞬間凍結——箱中躺著個穿紅裙的乾屍,胸前壓著本殘缺的書稿。屍身脖頸處,赫然有乾隆禦筆“葬花塚”三字!
“是曹佳氏……”和珅倒退兩步。當年他奉旨處理屍體,卻偷偷留下這具“人皮書”,隻因棺中另藏玄機——曹佳氏右手緊攥的玉佩,刻著“通靈”二字。
此刻,那枚青白玉佩突然滲出鮮血,在地上彙成一行字:
乾隆六十年,葬花塚重開
嘉慶四年·葬花塚
“所以您看,奴才貪的是命。”和珅的笑聲在雪夜裡格外瘮人。他猛地扯開衣領,朱砂痣竟裂開一道血口:“馬佳氏、曹佳氏、奴才……都是皇上欠的債!”
嘉慶帝還未反應過來,殿外突然傳來尖叫。侍衛連滾帶爬衝進來:“皇上!西華門外……地下冒出好多穿紅裙的骷髏!”
紫禁城地動山搖。當年曹佳氏被活埋的枯井處,裂開個八角形地洞,數百具宮女屍骨正源源不斷爬出。她們手腕相連,拚成一行血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我紅樓真本
在後世,人們對和珅的了解往往局限於他作為一個貪得無厭的官員的形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生都在苦苦尋覓《紅樓夢》的後四十回。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前八十回以其細膩的描寫、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人物形象而聞名於世。然而,後四十回的下落卻一直是個謎。許多學者和研究者都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始終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後四十回的真正去向。
而那枚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通靈玉佩”,更是為這個謎團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據說,這枚玉佩是曹雪芹用黛玉葬花處的泥土精心燒製而成,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溝通陰陽兩界。
關於這枚玉佩的傳說有很多版本。有人說,隻要佩戴著這枚玉佩,就能夠與曹雪芹的靈魂對話,了解到《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真相;還有人說,這枚玉佩是打開一個隱藏寶藏的關鍵,裡麵藏有無儘的財富和智慧。
然而,這些傳說都隻是口口相傳,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儘管如此,這枚“通靈玉佩”仍然吸引著無數人的關注和好奇,成為了一個永恒的話題。
而嘉慶帝晚年常對心腹說:“朕燒了和珅府裡所有書稿,唯獨一本《石頭記》……燒到第七十九回時,火裡傳出女子哭聲。”
史載,嘉慶二十五年,皇帝暴斃前,曾喃喃自語:
“原來葬花塚裡葬的不是花……是寫書人的心。”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