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書海尋真_京城尋寶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尋寶記 > 第226章 書海尋真

第226章 書海尋真(1 / 1)

台北的雨季來得悄無聲息。清晨醒來時,窗外已經飄起了綿綿細雨,雨滴打在院子裡的山茶花上,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阿美早已起床,廚房裡飄來地瓜粥的甜香和煎蛋的油香。我伸了個懶腰,新換的床墊柔軟適中,讓人賴床的欲望格外強烈。

"醒了?"阿美端著托盤走進臥室,上麵是一碗冒著熱氣的地瓜粥、一碟煎得金黃的菜脯蛋和幾片烤得恰到好處的吐司,"下雨天,就在床上吃早餐吧。"

我坐起身,接過托盤。地瓜粥熬得濃稠,黃澄澄的地瓜塊幾乎要化在粥裡;菜脯蛋外酥裡嫩,鹹香適口;吐司抹了一層薄薄的花生醬,是迪化街老字號"福元"的手工製品。阿美的廚藝越來越好,已經能做出地道的台灣家常味。

"今天有什麼安排?"她拉開窗簾,雨中的院子顯得格外清新,梅樹的枝葉在風中輕輕搖曳。

"想去重慶南路的書店轉轉,"我喝了口粥,"聽說"三民書局"新進了一批大陸絕版的古籍影印本。"

阿美點點頭:"那我陪你去吧,正好要去永康街取訂做的茶盤。"她頓了頓,"下午林伯伯約我們去他家,記得嗎?"

我這才想起今天是約好見林茂生戰友的日子。那位老人或許掌握著關於失蹤畫作的關鍵線索。但此刻,我更期待的是去逛書店——來台灣這一個月,我迷上了這裡出版的古籍和藝術圖冊,印刷之精良、內容之詳實,遠勝大陸同類出版物,當然了,價格也是好幾倍

雨中的重慶南路彆有一番韻味。行道樹在雨中顯得更加翠綠,騎樓下的書店燈火通明,像一座座知識的燈塔。我們先去了"三民書局",這家老牌書店占據了整整五層樓,古籍區在頂層,安靜得能聽見翻書的沙沙聲。

"這套《故宮文物月刊》合訂本不錯,"阿美從書架上取下一套精裝書,"從1950年創刊到現在的都有,很多早期文章現在都看不到了。"

我翻開其中一冊,裡麵是1965年關於南遷文物的專題報道,附有大量黑白照片。其中一頁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十二個卷軸的清單,編號p1到p12,每個都有簡短的描述。p5標注為"宋徽宗《臘梅山禽圖》",p8則是"馬遠《水圖》"。

"就是這兩幅!"我壓低聲音對阿美說,"老鄰居說的失蹤畫作。"

阿美湊過來看,發絲拂過我的臉頰,帶著淡淡的洗發水香氣。"這裡寫著"1950年重新裝裱","她指著小字備注,"會不會是在裝裱過程中被人調包了?"

我們買下了這套合訂本,又選購了幾本關於青銅器和古陶瓷的專著。結賬時,店員推薦了隔壁的"藝文印書館",說那裡剛到了一批大陸80年代的考古報告影印本,市麵上很難見到。

"藝文印書館"是家不起眼的小店,但裡麵彆有洞天。書架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必須用梯子才能取到高處的書。老板是個戴老花鏡的白發老人,見我們對古籍感興趣,神秘兮兮地從櫃台下拿出一個布包。

"剛收來的好東西,"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布包,裡麵是幾本線裝書,"光緒年間的《西清古鑒》手抄本,雖然是晚清抄的,但比現在通行的版本多了十幾頁內容。"

我和阿美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喜。《西清古鑒》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青銅器圖譜,這套手抄本如果真如老板所說,價值不可估量。老鄰居戴上白手套,仔細檢查了紙張、墨色和裝幀,最後對我點點頭。

"多少錢?"我問老板。

老板推了推老花鏡:"十八萬新台幣,不還價。"

這個價格相當於四萬人民幣,不算便宜,但對於古籍收藏來說也不算高。我正要掏錢,阿美卻攔住了我:"老板,這套書是不是從"集雅齋"流出來的?"

老板臉色一變:"你怎麼知道?"

"最後一頁有個小小的"李"字印章,"阿美指著書的末頁,"李老先生是我外公的朋友,他的藏書都有這個標記。"她語氣突然強硬起來,"李爺爺去年過世了,他的藏書應該由子女繼承,怎麼會流到市麵上?"

老板額頭冒汗,連連擺手:"誤會誤會!這是李家少爺親自拿來賣的,說是家裡放不下..."

最後我們以十二萬新台幣買下了這套書,阿美還讓老板寫了保證書,證明來源合法。走出書店時,雨已經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濕漉漉的街道上,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氣息。

"你怎麼會認識那個李老先生?"我好奇地問。

阿美把書小心地裝進防水袋裡:"他是外公的棋友,以前常來家裡下棋。我小時候總在旁邊看,他就教我認一些古籍的版本和印章。"她的眼神有些黯然,"李爺爺去年走了,他的子女都在美國,把這些"破書"當廢紙賣..."

我握了握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微微的涼意。這些老一輩的外省人,帶著他們的學識和記憶漸漸離去,而年輕一代要麼不了解,要麼不在乎。那些珍貴的古籍字畫,在他們眼中不過是能換錢的物件罷了。

中午我們在"明星咖啡館"吃飯。這家位於武昌街的老店開業於1949年,是當年俄國白俄開的,後來由台灣人接手,保留了很多傳統菜式。我們點了羅宋湯、俄式沙拉和招牌的拿破侖蛋糕,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這裡是我外公最喜歡的地方,"阿美攪動著咖啡,"他說這裡的羅宋湯和他小時候在上海喝的味道一模一樣。"她笑了笑,"雖然我懷疑他根本不記得上海羅宋湯什麼味道——他來台灣時才十歲。"

我嘗了口湯,酸甜適中,牛肉燉得軟爛,確實有老上海的風味。"你外公常跟你講大陸的事嗎?"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剛飛升就重生? 四合院:從列車員開始進部 我當行長後,前妻全家跪求原諒 僵屍戀愛守則 從被嬌妻逼迫傳宗接代開始漁獵滿山 七零鹹魚繼母的養娃日常 生存遊戲:我的san值爆表了! 九幽攜鳳遙登天 假麵騎士:我,景和,打穿極狐 重活一次我要選擇自己的人生